如何高效学习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作者:栗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80586/answer/145982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一、时间安排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所有有伟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在时间有限而课业负担重、任务多的情况下,利用时间的能力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要高效地利用时间,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安排计划。每个人都需要准备一个专门的计划本,把安排计划的事情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并最终养成一种习惯。安排计划最好是分成两层:以天为单位和以周为单位。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确定任务,也就是我必须做什么。确定任务不能等到每天自习的时候再来想,而必须是每节课或每个阶段的课程结束之后在产生了新的任务的同时就把它记录下来。例如,上完一节历史课之后,立刻就记下做本课练习题和复习本课内容的任务。确定了任务之后,在执行之前应排定优先序,也就是确定哪些应该先做,哪些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延后1~2天再做。安排计划还应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做好取舍和分散的工作。如果任务很多,时间有限,哪怕你觉得每一件事情都应该去做,也必须要取舍,把最次优先的事情取消或者延后,同时要对同一科的任务进行分散,绝对不能一个晚自习只做一两科的事情。把发下来的三四张数学卷子一口气做完等做法是最不明智的。学科间的转换可以避免大脑疲劳,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效。
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点就是合理高效地利用课堂的时间。很多同学觉得课堂的时间不重要,但是仔细想一想,每天的自习时间不过两个小时,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课堂上,如果课堂的时间不能很好地利用,那就相当于用别人五分之一的时间去和别人竞争,能够比别人做得好才是怪事。上课走神、上这科的课做那科的事、思维不活跃地被老师拖着走,都是不可取的。如果重难点的讲解被错过,就需要用课外时间去补救;如果课堂上不能够现学现记,课外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复习,这等于是剜肉补疮,有百害而无一利。
合理利用时间不等于过度地“开发”时间。我向来是反对熬夜和不吃饭的,也绝对不赞成利用锻炼、休息的时间进行学习。课间就应该出去走走,和同学聊聊天,做做眼保健操和远眺;体育课和体锻课就应该到运动场上去花力气而不是把自己绑在书本上。走路还要看书、上厕所还要复习、边吃方便面边做题这些夸张的做法是根本没有必要的,而且非常损害健康。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劳逸结合,懂得健康积极地生活。
二、学习自主性
是否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是成为一个普通的好学生与做一个佼佼者之间关键的区别。
学习自主性的一个基础性的部分是参考书的使用。现在很多同学在用参考书的问题上走向两种极端:买很多参考书却根本不用;或者见到好的参考书就买,唯恐自己做得题不够多。使用参考书所取得的积极效果不是靠数字换来的,有只用一本参考书甚至不用参考书也可以笑傲群雄的人,也有每科四五本参考书仍然苦苦挣扎的人。我主张,包括老师规定使用的参考书在内,初中每科不超过两本,高中每科不超过三本,否则结果只能是浪费或者搞得自己疲惫不堪。也有的同学使用参考书完全靠心血来潮或者跟风,没有一个固定的计划,每一科参考书的使用,从做题到订正到总结,到回归课本并对知识进行提炼,都应该形成固定的循环。例如,我在历史学科上使用参考书的循环是:学完一课→做导与练选择题→做王后雄选择题→做导与练主观题→做王后雄主观题→看王后雄上的知识总结并向课本上补充笔记→向老师问有疑问的选择题→把重要典型的选择题进行总结。这样,每学完一课我就完成这样一个循环,保证了学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使用参考书还要注意知识的转化,参考书上面的重点难点或者是由题中总结出的知识点应该予以消化理解,并用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转移到笔记本上。有的同学有惰性,只是把知识点勾画出来,觉得自己可以在复习的时候再看,实际上到最后很难找到知识点在哪里,而且到了毕业年级,也根本不可能把以前用过的参考书都找出来看,提炼并转移成笔记的过程虽然看起来很花时间,但其长远功效十分惊人。
自主性学习还要求具有积极思考和怀疑的精神。现在语文、英语等学科的考试已经越来越趋近水平考试,单靠课内知识很难达到高标准。这样,课堂学习就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成为能力培养的过程。而要做到这点,课堂上的积极思考是非常必要的。举例来说,有的同学觉得课内的现代文不会再考试中考到,不加以重视,实际上课内现代文的学习就是一个提高水平的过程,自己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多想想作者这样写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这种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等问题,久而久之,对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提高,考试答主观题的水平也能够得到提高。而怀疑精神则是要求不迷信,不迷信答案、不迷信参考书、不迷信老师、不迷信权威。参考书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事实证明,参考书答案错误或者不严谨的概率相当高。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也并非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科学的,老师讲课出错的概率也并不小。一旦有了疑问,一定不要将信将疑地就这么不了了之,或者完全按照老师所讲、书本所讲去理解记忆,一定要向老师、向工具书进行求证,得出正确的结论。
自主性学习的精髓就在于制订独立学习计划。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可能针对各个不同的个体,而是具有一定广泛性。为了适应自身的特殊情况,需要有自己的独立学习计划。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想要成为优秀的学生,就要努力完成从被老师牵着走到牵着老师走的转化。老师没有强制性要求做的东西,如果是你所需要的,你应该主动选择“做”。这一点大家比较容易做到。而对于更优秀的学生来说,还要有智慧和魄力选择“不做”。因为老师布置的任务可能不适合你的能力水平,或者会影响你自己更重要的计划,这个时候你应该仔细权衡,如果确定你自己的安排更重要,就勇敢选择不做老师的任务。但是再做之前,一定要与你的科任老师进行协商,请他对你的情况进行评估,授予你不做这项任务的权利。如果擅自不做只能不看成是逃避作业的做法。
三、课外积累
这是现在的中学生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尤其是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不容易认识到课外积累的重要性,因为那个时候还可以只凭借课内的知识和水平取得好成绩。但是相信我,到了高中,那些经常进行课外积累的学生和只知道做参考书看课本、只拘泥于课内的学生,在理解能力、总结能力、答题能力、学科把握能力以及思想境界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质的区别!!我所经历的两个试验班,那些能够常常名列前茅的人绝对都是很注重课外积累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人,而那些只把自己局限于狭隘的课内学习的人再刻苦也顶多只能徘徊中上游之间。而很多人长久地陷于这种境地,自己还并不明白,反而变本加厉地把更多的时间投入课内,导致无法从泥潭中脱身。而从长远来讲,考大学不过是人生很小的一个阶段,当今的中国处在结构性人才稀缺的状况下,需要的是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那些视野狭窄、知识缺乏、境界肤浅、只会做题和考试的人,只能无情地被淘汰掉!!!所以那些能够得高分的人千万不要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如果你为了分数和名次放弃课外积累,那在几年、十几年后等待你的只能是没有工作、远离成功的痛苦!!我绝对没有危言耸听,难道我们这几年所见的高分低能的人,所见的找不到工作的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还不够多吗!
课外积累的方式有几种,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课外书籍的阅读。以前我从来是不开夜车的,但是在高二课内任务的挤压下,看课外书籍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也成为“夜生活一族”,以此来保证每天有四十分钟以上看课外书籍的时间。在我所在的班级里,虽然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还是有相当多的同学积极地选择、阅读课外书,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生境界。我所说的课外书,不是什么消遣漫画、情节性的侦探悬疑小说之类的东西,而是真正有价值、有深度,让人能够获得精神上升华、知识上充实的书籍。再有就是阅读报纸和杂志,生活在一个封闭空间里的我们,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新闻时事,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只能落伍于时代,自取灭亡。我和我的同学们,每天都会花相当的时间来阅读《参考消息》《成都商报》等报纸,让我们随时保持在信息的前沿;而《南风窗》《凤凰周刊》等具有深度的杂志也在我们中间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欢迎。这反映出优秀的中学生信息意识的加强。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电视节目。并不是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是浪费时间、荼毒心灵的。知识性的节目可以让人们拓宽视野,时事性的节目可以让人们了解当今世界,纪录片节目可以让人们观察社会,评论性节目可以让人们提升认识能力。只要开动脑筋、培养足够的自治能力,我们身边有相当多的东西可以被利用起来进行课外积累。
这就是我想要说的话了,那些很有耐心、看过第一段还不嫌枯燥而读完全文的人,我衷心希望你们能从中发掘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也祝愿你们能够在未来取得进步。至于那些对于学习经验介绍向来不屑的人,我想你们大概也不会有耐心看到这一段,但我仍然祝愿你们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80586/answer/145982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一、时间安排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所有有伟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在时间有限而课业负担重、任务多的情况下,利用时间的能力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要高效地利用时间,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安排计划。每个人都需要准备一个专门的计划本,把安排计划的事情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并最终养成一种习惯。安排计划最好是分成两层:以天为单位和以周为单位。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确定任务,也就是我必须做什么。确定任务不能等到每天自习的时候再来想,而必须是每节课或每个阶段的课程结束之后在产生了新的任务的同时就把它记录下来。例如,上完一节历史课之后,立刻就记下做本课练习题和复习本课内容的任务。确定了任务之后,在执行之前应排定优先序,也就是确定哪些应该先做,哪些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延后1~2天再做。安排计划还应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做好取舍和分散的工作。如果任务很多,时间有限,哪怕你觉得每一件事情都应该去做,也必须要取舍,把最次优先的事情取消或者延后,同时要对同一科的任务进行分散,绝对不能一个晚自习只做一两科的事情。把发下来的三四张数学卷子一口气做完等做法是最不明智的。学科间的转换可以避免大脑疲劳,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效。
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点就是合理高效地利用课堂的时间。很多同学觉得课堂的时间不重要,但是仔细想一想,每天的自习时间不过两个小时,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课堂上,如果课堂的时间不能很好地利用,那就相当于用别人五分之一的时间去和别人竞争,能够比别人做得好才是怪事。上课走神、上这科的课做那科的事、思维不活跃地被老师拖着走,都是不可取的。如果重难点的讲解被错过,就需要用课外时间去补救;如果课堂上不能够现学现记,课外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复习,这等于是剜肉补疮,有百害而无一利。
合理利用时间不等于过度地“开发”时间。我向来是反对熬夜和不吃饭的,也绝对不赞成利用锻炼、休息的时间进行学习。课间就应该出去走走,和同学聊聊天,做做眼保健操和远眺;体育课和体锻课就应该到运动场上去花力气而不是把自己绑在书本上。走路还要看书、上厕所还要复习、边吃方便面边做题这些夸张的做法是根本没有必要的,而且非常损害健康。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劳逸结合,懂得健康积极地生活。
二、学习自主性
是否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是成为一个普通的好学生与做一个佼佼者之间关键的区别。
学习自主性的一个基础性的部分是参考书的使用。现在很多同学在用参考书的问题上走向两种极端:买很多参考书却根本不用;或者见到好的参考书就买,唯恐自己做得题不够多。使用参考书所取得的积极效果不是靠数字换来的,有只用一本参考书甚至不用参考书也可以笑傲群雄的人,也有每科四五本参考书仍然苦苦挣扎的人。我主张,包括老师规定使用的参考书在内,初中每科不超过两本,高中每科不超过三本,否则结果只能是浪费或者搞得自己疲惫不堪。也有的同学使用参考书完全靠心血来潮或者跟风,没有一个固定的计划,每一科参考书的使用,从做题到订正到总结,到回归课本并对知识进行提炼,都应该形成固定的循环。例如,我在历史学科上使用参考书的循环是:学完一课→做导与练选择题→做王后雄选择题→做导与练主观题→做王后雄主观题→看王后雄上的知识总结并向课本上补充笔记→向老师问有疑问的选择题→把重要典型的选择题进行总结。这样,每学完一课我就完成这样一个循环,保证了学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使用参考书还要注意知识的转化,参考书上面的重点难点或者是由题中总结出的知识点应该予以消化理解,并用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转移到笔记本上。有的同学有惰性,只是把知识点勾画出来,觉得自己可以在复习的时候再看,实际上到最后很难找到知识点在哪里,而且到了毕业年级,也根本不可能把以前用过的参考书都找出来看,提炼并转移成笔记的过程虽然看起来很花时间,但其长远功效十分惊人。
自主性学习还要求具有积极思考和怀疑的精神。现在语文、英语等学科的考试已经越来越趋近水平考试,单靠课内知识很难达到高标准。这样,课堂学习就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成为能力培养的过程。而要做到这点,课堂上的积极思考是非常必要的。举例来说,有的同学觉得课内的现代文不会再考试中考到,不加以重视,实际上课内现代文的学习就是一个提高水平的过程,自己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多想想作者这样写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这种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等问题,久而久之,对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提高,考试答主观题的水平也能够得到提高。而怀疑精神则是要求不迷信,不迷信答案、不迷信参考书、不迷信老师、不迷信权威。参考书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事实证明,参考书答案错误或者不严谨的概率相当高。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也并非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科学的,老师讲课出错的概率也并不小。一旦有了疑问,一定不要将信将疑地就这么不了了之,或者完全按照老师所讲、书本所讲去理解记忆,一定要向老师、向工具书进行求证,得出正确的结论。
自主性学习的精髓就在于制订独立学习计划。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可能针对各个不同的个体,而是具有一定广泛性。为了适应自身的特殊情况,需要有自己的独立学习计划。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想要成为优秀的学生,就要努力完成从被老师牵着走到牵着老师走的转化。老师没有强制性要求做的东西,如果是你所需要的,你应该主动选择“做”。这一点大家比较容易做到。而对于更优秀的学生来说,还要有智慧和魄力选择“不做”。因为老师布置的任务可能不适合你的能力水平,或者会影响你自己更重要的计划,这个时候你应该仔细权衡,如果确定你自己的安排更重要,就勇敢选择不做老师的任务。但是再做之前,一定要与你的科任老师进行协商,请他对你的情况进行评估,授予你不做这项任务的权利。如果擅自不做只能不看成是逃避作业的做法。
三、课外积累
这是现在的中学生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尤其是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不容易认识到课外积累的重要性,因为那个时候还可以只凭借课内的知识和水平取得好成绩。但是相信我,到了高中,那些经常进行课外积累的学生和只知道做参考书看课本、只拘泥于课内的学生,在理解能力、总结能力、答题能力、学科把握能力以及思想境界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质的区别!!我所经历的两个试验班,那些能够常常名列前茅的人绝对都是很注重课外积累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人,而那些只把自己局限于狭隘的课内学习的人再刻苦也顶多只能徘徊中上游之间。而很多人长久地陷于这种境地,自己还并不明白,反而变本加厉地把更多的时间投入课内,导致无法从泥潭中脱身。而从长远来讲,考大学不过是人生很小的一个阶段,当今的中国处在结构性人才稀缺的状况下,需要的是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那些视野狭窄、知识缺乏、境界肤浅、只会做题和考试的人,只能无情地被淘汰掉!!!所以那些能够得高分的人千万不要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如果你为了分数和名次放弃课外积累,那在几年、十几年后等待你的只能是没有工作、远离成功的痛苦!!我绝对没有危言耸听,难道我们这几年所见的高分低能的人,所见的找不到工作的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还不够多吗!
课外积累的方式有几种,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课外书籍的阅读。以前我从来是不开夜车的,但是在高二课内任务的挤压下,看课外书籍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也成为“夜生活一族”,以此来保证每天有四十分钟以上看课外书籍的时间。在我所在的班级里,虽然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还是有相当多的同学积极地选择、阅读课外书,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生境界。我所说的课外书,不是什么消遣漫画、情节性的侦探悬疑小说之类的东西,而是真正有价值、有深度,让人能够获得精神上升华、知识上充实的书籍。再有就是阅读报纸和杂志,生活在一个封闭空间里的我们,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新闻时事,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只能落伍于时代,自取灭亡。我和我的同学们,每天都会花相当的时间来阅读《参考消息》《成都商报》等报纸,让我们随时保持在信息的前沿;而《南风窗》《凤凰周刊》等具有深度的杂志也在我们中间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欢迎。这反映出优秀的中学生信息意识的加强。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电视节目。并不是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是浪费时间、荼毒心灵的。知识性的节目可以让人们拓宽视野,时事性的节目可以让人们了解当今世界,纪录片节目可以让人们观察社会,评论性节目可以让人们提升认识能力。只要开动脑筋、培养足够的自治能力,我们身边有相当多的东西可以被利用起来进行课外积累。
这就是我想要说的话了,那些很有耐心、看过第一段还不嫌枯燥而读完全文的人,我衷心希望你们能从中发掘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也祝愿你们能够在未来取得进步。至于那些对于学习经验介绍向来不屑的人,我想你们大概也不会有耐心看到这一段,但我仍然祝愿你们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们究竟要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应该从一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有选择的进行学习,找到学习中的重点。
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内容却是无限的,所以要学会选择,把握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二是指各学科中的重点内容。重点确定以后,必要时还可以根据本身的系统性,将重点内容再细分为几个专题,在兼顾其他各学科学习的同时,集中一个月或几周的课余时间去攻一个专题,解决一个专题以后,再集中一段时间专攻第二个专题、第三个专题……这种各个击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学习方式,无论对于补差或是提高,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二: 学习要有延续性
你要下决心告诉自己今天是行动的大好日子,今天的行动塑造着你的未来。若要及时行动,不妨从以下几条做起:
无论过去损失了多少时间,经历了多少次失败,都要统统忘记,心中仅存一个念头,那就是:“从现在开始。”过去的事情永不会再来,不要让它们干扰你的现在。
如果你决定今晚就行动,就不要在乎是否停电,是否有其他诱人的事情,是否午间没息好等,这些今晚的理由同样会在明天出现,要想立刻行动就必须剔除这些理由。
第三:积少成多,量变产生质变。
在零碎的时间里,你可以做下面这些事情:
用零星的时间来削铅笔、收拾用具、整理学习环境,用来整理书包,按第二天上课的课程,有次序地整理教科书、笔记本,清理文具等。
较短的零星时间适合读一些短篇的文章或自己感兴趣的报刊,这样可以帮助你开拓知识面。
•背诵诗词、记忆地名、年代和外文单词等。由于学习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整体时间和零星时间的用法也不同。一门较系统的、难度较大的学科,则需要整体时间,而有些内容,诸如背诵诗词、记忆地名、年代和外文单词,就应该多利用零星时间。
把学习中积累的问题,利用零星时间去和学友讨论, 向教授请教,也是充分节约时间的好办法。
学习总是离不开资料,例如书籍、剪报、期刊、科技报告、学习摘录卡等。善于学习的人勤于积累资料,有了资料不勤于加工整理的人是不善于学习的表现。本来资料积累和整理加工是两个独立的阶段,但这两个阶段的工作最好是交替完成,这样可以减轻工作量。利用零星的时间来整理资料是最恰当的了。
第四:做好计划,明确目标。
在安排好宏观的学习计划后,还有必要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拟定一份具体的时间表,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
安排时间表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如果你的兴奋点在白天的话,就可以多安排一些白天时间来学习,晚上多安排一点时间来休息;如果是“夜猫子”,就可以晚上多安排一些学习时间,中午安排一些时间来休息。例如你可以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约十一点半就寝,这段时间除上课、休息等耗时外,还有六个多小时的时间可供自学。加以合理安排,是相当可观的。
第五:提高学习的效率。
时间统计能让你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让你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把自己的时间都记录下来,这根本不算什么困难的事。你可以通过你的记录来了解,每天这一千多分钟我都干了些什么,哪些是有效的学习时间,哪些是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哪些时间是白白浪费掉的。只要能坚持下来,你就会慢慢发现,在一天当中,你的有效学习时间会越来越多,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第一:有选择的进行学习,找到学习中的重点。
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内容却是无限的,所以要学会选择,把握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二是指各学科中的重点内容。重点确定以后,必要时还可以根据本身的系统性,将重点内容再细分为几个专题,在兼顾其他各学科学习的同时,集中一个月或几周的课余时间去攻一个专题,解决一个专题以后,再集中一段时间专攻第二个专题、第三个专题……这种各个击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学习方式,无论对于补差或是提高,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二: 学习要有延续性
你要下决心告诉自己今天是行动的大好日子,今天的行动塑造着你的未来。若要及时行动,不妨从以下几条做起:
无论过去损失了多少时间,经历了多少次失败,都要统统忘记,心中仅存一个念头,那就是:“从现在开始。”过去的事情永不会再来,不要让它们干扰你的现在。
如果你决定今晚就行动,就不要在乎是否停电,是否有其他诱人的事情,是否午间没息好等,这些今晚的理由同样会在明天出现,要想立刻行动就必须剔除这些理由。
第三:积少成多,量变产生质变。
在零碎的时间里,你可以做下面这些事情:
用零星的时间来削铅笔、收拾用具、整理学习环境,用来整理书包,按第二天上课的课程,有次序地整理教科书、笔记本,清理文具等。
较短的零星时间适合读一些短篇的文章或自己感兴趣的报刊,这样可以帮助你开拓知识面。
•背诵诗词、记忆地名、年代和外文单词等。由于学习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整体时间和零星时间的用法也不同。一门较系统的、难度较大的学科,则需要整体时间,而有些内容,诸如背诵诗词、记忆地名、年代和外文单词,就应该多利用零星时间。
把学习中积累的问题,利用零星时间去和学友讨论, 向教授请教,也是充分节约时间的好办法。
学习总是离不开资料,例如书籍、剪报、期刊、科技报告、学习摘录卡等。善于学习的人勤于积累资料,有了资料不勤于加工整理的人是不善于学习的表现。本来资料积累和整理加工是两个独立的阶段,但这两个阶段的工作最好是交替完成,这样可以减轻工作量。利用零星的时间来整理资料是最恰当的了。
第四:做好计划,明确目标。
在安排好宏观的学习计划后,还有必要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拟定一份具体的时间表,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
安排时间表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如果你的兴奋点在白天的话,就可以多安排一些白天时间来学习,晚上多安排一点时间来休息;如果是“夜猫子”,就可以晚上多安排一些学习时间,中午安排一些时间来休息。例如你可以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约十一点半就寝,这段时间除上课、休息等耗时外,还有六个多小时的时间可供自学。加以合理安排,是相当可观的。
第五:提高学习的效率。
时间统计能让你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让你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把自己的时间都记录下来,这根本不算什么困难的事。你可以通过你的记录来了解,每天这一千多分钟我都干了些什么,哪些是有效的学习时间,哪些是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哪些时间是白白浪费掉的。只要能坚持下来,你就会慢慢发现,在一天当中,你的有效学习时间会越来越多,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