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职场中会有无效的努力呢?
第一:方向没有找对,方法有错。
我们知道的,职场不少朋友们,只知低头做事、不知抬头看天,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缺乏方法。比如说做材料吧,一开始没有跟领导去沟通,不知道领导真实的意图是什么,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写,吭哧吭哧写完了后交给领导,领导一看说不对,你写的根本就不对,不是我要表达的意思,OK,又得重新来一次。又比如说开会,会前没有进行沟通,把会议可能出现的问题先过一次,上会后猝不及防来上一炮,搞的大家都蒙圈了。成效为零甚至为负。
第二:能力不足,心态不坚挺。
有一个心理定律叫做达克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以上皆是太复杂了,简单的说就是,优秀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成长的不够充分,不够优秀的人都觉得自己特别优秀,过高的估计了自己。
所以,大部分职场人都会觉得自己优秀,然后在心态上认为自己被不公平了,出现不够坚挺的情况。还有一小部分职场人,知道自己不够优秀、能力也不足,所以,就靠不断重复、不断加班、不断在领导面前展现来表达自己的努力,有一种“勤能补拙”的感觉,我认识的一个人,上班时间没有事,一般到了下班,疯狂的打电话联系、安排工作,尤其在领导开会回到办公室的时刻,是他最忙的状态,一时间给领导的印象是,这个人不错,很努力,很吃苦。好同志,年度优秀。
其实这真的不是个别现象了,智商考验罢了。
第三:环境不和谐,部门墙比较严重,沟通非常痛苦。
对于一个企业也是,管理问题、内部的沟通问题使得一个企业运作举步维艰。对于职场人,大部分的问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不少工作出现无效,是内部争风吃醋的同事使绊子、是其他部门出现了部门墙的问题、是领导出于私心方面不同意等等。
对于这些不可掌控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建议是“尽量努力,尽人事听天命”。一个人去改变一个组织不太可能,尤其是一个员工。相信这句话,做好本份,有能力协调,没能力后退。
别相信那些领导的鬼话,要站在领导角度看问题、要站在企业角度看问题。如果员工都站在领导角度看问题,要领导做什么呢?
鬼话看起来有道理,其实有毒,别信。
数据说话!看一个简单的例子,这里有三个同学,他们都在做汇报。如果你是部门总监的话,你觉得哪个努力更有效?
同样的工作内容,不同的汇报方式,效果完全不同
显然,大家都会选C。因为:
A只是说自己“做了”,做完了没有,做成了啥样,完全不知道。
B说了自己做了这么这么多项目。 问题是这只是说“做完了”,“做成了”什么样子,没有交代。 直接领导可能知道B的价值,再上层的老板,就无感了。
只有C看起来最靠谱。主次分明,并且量化了自己的业绩,还体现出自己的地位。因此如果只看书面汇报的话,C肯定是最好的。
是滴,这就是努力有效化的第一个手段:清晰分工,量化目标。这八个字说起来轻巧,可很多在大企业工作的同学却结结实实的栽在这上边。或者打了太多杂,自己没成绩。或者工作不量化,体现不出价值。
我还记得,最早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某个项目结项。当时客户非常满意,大家一起吃饭。酒过三巡,客户自鸣得意的说:“不把金子往脸上贴,你还真指望皇上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啊!”好吧,那时的我刚出道,觉得这种说法很夸张。不过长期观察,发现还有几分道理。实际上,咨询公司的客户里,有大约1/4是需要外部力量帮自己邀功请赏的。
达成目标需要多个部门配合,找到自己的位置最重要
拆解完,你会发现大部分业务部门都和老板关心的业绩有关。能挂上钩,下一步就是证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功效。这是个巨复杂的问题,因为从上图大家也看到,可能最终业绩的达成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怎么区分各自功劳?这里在设计活动、产品时有很多讲究。大家可以参见我之前这个回答,分享了一个例子,感受一下 接地气的陈老师:做了那么多营销,为什么没有效果?
我做的压根跟业绩没关系怎么办?
答:跟收入没关系,还可以跟成本有关系吗。比如财务、行政、采购、供应链等部门,就可以在这上边做文章。同样的产出下,我帮公司省了多少多少钱。或者说,我帮重点项目提前50天上线,或者说我保障重点项目连续300天无风险运行。减少成本,提升效率,也是提升业绩。
这些是不是听着很耳熟?是滴,想提升这方面能力,得多看新闻联播!这不是开玩笑,大家细细体会新闻联播怎么播报项目成果的:
之前XXX,之后XXX
有了XXX,就能XXX
为了XXX,投入XXX
提前XXX,达成XXX
保障XXX,持续XXX
大概就是这个套路。用多角度证明成绩!
那些找了央视站台的项目,汇报都做的挺经典的
不过这里得注意对员工的影响。比如有些财务部门,一讲到降低成本就先从员工福利上做文章,除了引发无休止的内部骂战以外,也不能帮公司真的省下几分钱。大家使用的时候掌握一个度的问题。
问题四:收入成本都跟我没关系,怎么办??
答:比如数据分析部门,就这么尴尬。每年数据建设花公司那么多钱,可实际上数据部门还是给市场、运营这些辅助部门打辅助。辅助的辅助,结果就是自己的命运全靠老板的心思。老板满意就有一口饭吃,老板不满意就喝西北风去。虽然现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一类的话题大热,可除非是卖数据分析的企业,否则大部分企业投资这块,还是在期待收益的。如果过两年投资不见回报,就真的是风口一过,摔死的猪满地都是。
这时候就需要更复杂处理的方式。大体上讲,需要在各个业务部门里找到盟友,以数据产品、数据模型、数据培训等方式更直接的把数据转化为生产力,让盟友做出业绩表功的时候拉上自己。具体的操作方式太多细节要注意,回来找个数据分析的话题单独分享。
以上就是合规合法的体现自己努力的办法:数据化管理工作。有很多同学没有数据意识,忙着证明自己,往往有什么事都接。有的同学干活只管能不能干完,不管能不能体现业绩。有的同学正想着学知识,直接最难最复杂的工作,各种算法往上堆。最后年底考评的时候才发现无话可写,浪费了自己一年的辛苦,着实可惜。所以,平时有意训练一下自己的数据思维,开年做好工作规划,争取做一个有效的努力,还是有机会的。
1、 工作本身价值不大
这是一个偏客观的原因,即在某个岗位或项目中,即使你认真的完成每一个规定动作,却依然不能为其增值。
以销售导向的公司为例。一个新晋销售一开始被分到什么质量的项目,直接决定了其工作起点的高度,以及最终产出的顺利程度和报酬量级。不得不说,在公司资源有限或分配时存在内部空隙的时候,能不能被分到高质量的项目,一大半要看“命”。
再比如,有些公司的销售客户是按照区域分的,有些区域客户好,有一些就不好,这个其实是没有什么办法的,毕竟那些业绩不好的区域,因为市场占领和公司总业绩的需求,注定有人要去“占坑”。因此在具体进行分配的时候,老板只能做到基于往期员工的业绩能力进行头部分配,后来者只能为了“公平”起见,按照字母序列逐级往下分配,甚至是随机分配。,根本无法“雨露均沾”。此时,恰巧被分到“蛮荒之地”的人,至少当时是一点点办法都没有的。(部队分配基本就是这样)
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体制内”,这一点相信看过《半泽直树》的伙伴们都知道,大机构分配基本都呈现一种“分封制”,在阶层分明、天花板低的稳定运作环境里,基层职级的员工发挥空间极其有限,一旦远离中央系统,后面再想要翻身就很艰难。虽然不能武断的将责任推给狭窄的“晋升通道”,但是作为普通个体来说,难免不会在职权倾轧当中耗费光阴。
2、工作方法存在明显瑕疵
我们都倾向于设计一个极其理想化的公司制度,使得其中每一个部门的职能分配均衡明确,每一个角色都是被需求并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但是,这是一个真空级别的设想。大部分情况下,一个团队当中的工作任务必然有详略主次的差异,有些人的工作重要,有些人的工作不重要,此时,工作方法决定了一个员工的“位份”。
同样举几个例子。有的人在工作中不沟通,只知道一身蛮力埋头苦干,这样做一方面工作很难得到关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无法即时跟进、完整领会上级的指令和预期,又争取不了相关人员配合、向上向下管理无能,最终必定交付不了可靠的工作成果。还有一些人做很多事却不懂思考,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项任务,再加上不主动探究方法是否合理,工作效率极差,日夜加班依然无法推进。
长此以往有可能会诱发极端情况——上级对于个人能力或性格有缺陷,从而非常不招公司待见的员工,假使不好从明面上弄走,就会通过各种手段给其“穿小鞋”,落得一副出力不讨好反而被出局的凄惨相。(说句腹黑的话,你不想走,HR有一万种方式把你弄走……)
努力不加薪的情况的确存在,但是“无效努力”并不存在。无论是工作环境自带的“点儿背”,还是工作方法中的埋下的“雷”,左不过就是这个人“笨”而已,这是另一种“命”,没救。换成用流行的鸡汤文就是:你以为你在努力,其实不过是感动了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雇主会倾向于找“聪明人”的原因,虽然“聪明人”的一个巨大的弊端是“不好管”,但是殊不知“笨”的人是更麻烦的“管不动”,这些人也就是“阻碍”本身。
而“聪明人”应该是这样的——
1、底层基础:优秀的学习能力
国内的职场去判断一个人的工作素质和发展空间,一定程度上就是看其学习能力。一个最简单粗暴的标准是高考的分数:分越高,学习能力就越强。有一段时间,HR在招募同校应届毕业生的时候甚至会问高考成绩,以其作为在同等学力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筹码。
虽然在填鸭式的教育体系下,很多能力被掩盖,但是否能在高考中“搏出位”,至少证明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是否是过关的。现今很多人喜欢鼓吹“读书无用”,但改革开放时期狂热而迷幻的“下海就能赢”的时代已经过去,规则的完善在呼唤标准的回归。为什么很多公司和岗位在招聘时会用学历作为入职的门槛?其实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可测量的、通俗简易的道理。
很多东西,过不了那个“坎儿”,就是没救的。
2、上层建筑:建立成体系的工作导图
我们常告诫大家,需要work smart(聪明的工作),闷头干活的同时,也要“抬头看”,可以说, HR在判定员工工作效率的框架导图就是据此设定的。
每做一项任务决策都问自己4个问题——
目标是什么?
效果是什么?
内容是什么?
对其他部门的支持和产出有何种影响?
如果你不树立这个完整、相互协调的工作系统,你就很难看清你在工作中的位置和价值,从而也就不会树立对你如今所从事的工作和你自身素质的整体判断。由此可见,只有“聪明人”会意识到问题并且找到对症的方法,比如:
学会沟通,你要知道这个事情该怎么做,积极学习并努力寻求帮助;
学会复盘,时时刻刻判别哪里做的还不够好,从而找到避免误漏、优化改进的方式;
学会思变,基于对自身的精准剖析,从而能在因“命不好”而不幸“中招”的时候清醒的识别自己的出境,或者努力的引起注意,或者做出适当的职业变更。
综上所述,升职加薪,这一切都需要有人能“动脑子”,最失落也最可怕的,就是那些踏实勤恳,又不愿意思考的人。这种人在职场中,本身就是不适合的。
就像大熊猫一样,因为没有了进化能力,不能在物竞天择的自然竞争中生存,只能依靠人工驯养维持,不过是一个被淘汰物种。
给自己定一个实际的目标,认识目标的真正价值,然后向着目标前进,每天不停地用目标强行要求自己,压力慢慢的就来了,有压力才有动力。经验是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的,做事的同时多动脑袋去思考,从而更高效的提高效率,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只有认真去思考了某一件事情,然后高效地完成任务,自己才能获得经验。例如现在的年轻人刚进入社会开始工作,大多数不会定目标,反正也是最底层的员工,领导说干什么就干什么,表现得很努力,时间久了可能会升主管经理,往往这样下去会让自己工作越来越吃力,因为自己并没有真正的尽全力,一开始工作就给自己定个目标,两年后要坐上销售总监或技术总监,那么自己每天都会想着各种办法来提高自己,使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目标,这就是定目标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一个头脑灵活的人在工作中会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懂得借力,调用资源,没有人是全能的,总有不会的地方,也不要任何一件事情都全包了,协调能力同样重要。
从起点到成功是很漫长很痛苦的,做一个成功的人难,废掉一个人很简单,不要在意现在年纪多大,能力多大,只要愿意去拼搏,没有什么做不到。不要再日复一日做着同一件事情就让自己很满足现状,不花时间提高自己那么平凡将陪伴你一生。所以行动起来,不要一生碌碌无为,还用平凡可贵来安慰自己。等你真正的赚了钱以后你会发现有钱真的好,至少会让你生活更体面,更有安全感,甚至那些曾经瞧不起你的人都会来巴结你。
不要急着向身边的人证明自己有多优秀,越是着急路就越难走,人生的追求是时间一点一滴的积累,规划自己,有条不絮的往前走,这个世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发自内心的去努力了,回报会是你所想要的,丢掉那些不好的习惯,把心收回来放在去往梦想的路上。不要让手机陪你熬夜了,没事早点睡,有时间多想想赚钱的事情,不要让自己辛苦工作毫无价值,用没用心去努力只有自己知道,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