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汉代三大社会问题及其分别对应措施?

 我来答
的某某某v
2020-12-01 · TA获得超过33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00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11万
展开全部
1.宽衣肥袖是汉代服装区别于其他民族服装的最大特点
日本和服借鉴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而非我们去模仿。
汉代的鞋履也有严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门穿屐。妇女出嫁,应穿木屐,还需在屐上画上彩画,系上五彩的带子。
2.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
3.你说的是术士吧.在那时叫术士.是有地.
4.高祖
惠帝
少帝恭
少帝弘
文帝
景帝
武帝
昭帝 宣帝 │ 元帝 │ B.C.49 │ B.C.33 │
元帝
成帝
哀帝
平帝
孺子婴
(新) 王莽
(西汉) 更始帝
(东汉)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和帝
安帝
北乡侯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弘农王
献帝
5.公元前104年,汉朝编造了《太初历》,载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确会合周期。
这是中国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较差.
十二辰即十时辰,在汉朝后期开始广泛使用,并沿用至今的一种记时方法。用十二时辰记时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2个小时。
在汉代人们习惯将十二辰与十二地支一一对应起来,即习惯说子时、丑时、寅时、卯时……亥时。一般情况下卯时正好日出东方,午时却日上中天,到酉时太阳已开始在西边沉下去了,所以又有日出为卯时,太阳当头是午时,日没则是酉时之说。其实,在汉代以前就有十二辰一说,那时的十二不是计时的,而是对周天的一种划分方法。其方法是沿天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划分为十二等分,并用地平方位的十二地支命名,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与二十八宿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由于二十八宿在天空中的位置随着季节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只有当星宿南高挂在正中天时,十二辰才与地平位中的十二地正好一一对应。但到汉代后期,人们又用十二辰来记时,为了记时时不因二十八宿在夜空中位置的改变而出现差错,所以就规定日出为卯时,日上中天为午时,日没为酉时,且沿用至今。
对到后期用时辰.
6.历史上活动在白山黑水之间的肃慎人、挹娄人、勿吉人、(革末)吉人和女真人,都是满族不同时期的先人(其中十三世纪初,被蒙古族灭亡的金国的女真人是满族的直接族源),到明朝初期,原来就以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为中心,散布在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
诶哟罢了吧I4

2022-06-16 · 超过2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9万
展开全部
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真是又好笑又可气,至今还记忆犹新,特别是“煮书”这件事,我只要一想起来就会笑个不停,小时候的我是多么幼稚啊!居然真的会把书拿去煮。这件事还得从那件事说起。
那时我大约5岁,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我问爸爸:“这本书里讲了些什么呀?我看不懂。”爸爸笑着回答:“这本书讲的是大诗人杜甫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写的诗词。里面还说杜甫小时候常常煮书,把书煮的滚瓜烂熟,最后才成为了大诗人。”我想:如果我也把书拿去煮,然后吃下去,不就也成了大诗人了吗?但是现在暂时不能告诉爸爸妈妈,要等我煮好了在让爸爸妈妈一起品尝,都成为大诗人。要让爸爸妈妈知道,他们的女儿有多聪明!就这样,我一直在等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终于有一天,爸爸妈妈有事要出去,我正好借着这个这个机会,开始“煮书”计划。我拿来一本《唐诗三百首》(用有关诗词的书拿去煮,吃了才会变成大诗人嘛)走进厨房。我拿出一个锅,倒了一些水,然后把书撕烂(这样煮的快),一片一片地放入锅中。接着,把火打开,最后把锅盖盖上。我时常打开锅盖,看书熟了没有,还不时地添上一些水。有时,我还会自言自语:“书啊书,你要快快的煮,煮的滚瓜烂熟,好让我们把你吃了,成为大诗人。”于是,我一直守在那里。直到有一次,我打开锅盖,发现书已经煮成糊状了,这下我可高兴了,马上拿来一个碗和一个勺子,正准备盛书,爸爸妈妈回来了。还记得当时,我还自作聪明地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这是我煮的书,尝尝。”我原以为他们会答应,可没想到他们却生气地问我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给他们听。他们听完后,忍不住哈哈大笑。我很疑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