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乡有哪些有趣的春节习俗?

 我来答
linwey2010
高能答主

2020-07-04 ·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说给你听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4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781万
展开全部
家乡江苏春节,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
一、在苏州有这样一句话:“白荸荠,掘元宝;青橄榄,喝元宝。”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的时候挖出来,称之为“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放两只青橄榄,称之为喝“元宝茶”,寓意着恭喜发财。
二、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商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这样的做法叫做“拜神影子”。他们不 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唯恐把“财气”、“如意”扫出去,因此,只能从外往里扫。
三、江宁人有出街“打鼓神”的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四、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寓意着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五、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的习俗。在夜晚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去出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六、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的习俗,祈求水深保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皮芽子老师

2020-07-05 · 中学老师,专注于义务教育解答问题
皮芽子老师
采纳数:1844 获赞数:486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祭灶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要把灶王爷和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趣闻

  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哪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在送灶时,人们在灶王象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让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槽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灶糖

  灶糖(又称关东糖)是一种麦芽糖又称麻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形的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寒冷,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其掂着虽然很重,但质料十分细腻。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197297f
2020-07-04 · TA获得超过37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784
采纳率:26%
帮助的人:138万
展开全部
每年的春节,我们一家三口都要回去老家过年,因为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和其它亲戚。
除夕晚上的晚餐非常丰富,我吃的津津有味,不过我的肚子已经吃的圆呼呼的,长辈们又给我压岁钱,希望我 健康成长。 吃过团圆饭,我的朋友叫我出去看烟花,不过因为没有到十二点钟所以大人们还没放烟花,我的一个朋友说,我们来玩捉迷藏好不好,一直玩到大人放烟花了我们才去看烟花好不好,我们大家都同意这个观点。游戏开始了,我们石头剪刀布,哦,我居然猜输了,我开始数数了,一,二,三,四,五···这样一直数到一百,啊,我终于数完了,我就喊,我开始抓人了,因为是在晚上玩,所以天非常暗,上次因为有台风严重的袭击各种设施还没完全修好,所以路灯有时亮,有时不亮,不亮的地方几乎看不到眼前的路,但是还好,我对这里的路非常的熟悉,我开始慢慢的观察,哦,我的其中一个朋友躲在大石头后面,就这样我的朋友一个一个的被我找出来了,终于等到了十二点,在人们都开始放烟花了,呯呯,烟花五光十色,好像在天空中跳着那绚丽的舞蹈,啊!天上的星星也跟着烟花动了起来,哇,好漂亮啊!这是我在春节里最有趣的一件事.愿美好的夜景伴随我成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818fe57
2020-07-05 · TA获得超过415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万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482万
展开全部
1. 穿青衣迎春
立春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春旛,施土牛耕人於门外,以示兆民。
——《后汉书礼仪志》
古人相信春季万物生发,天地翠色,故属性上对应的颜色是「青」(青绿)。统治阶级为表示自己与「天」的关联性,所以也把穿青色衣服视作仪式之一。
同理,立夏红色(朱),立秋白色,立冬黑色。
同理,春季对应的方位是「东」。所以天子和文武百官要前往东门之外迎春。
2. 饮梅花酒/椒柏酒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董勋云: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
——《荆楚岁时记》
梅花酒,元日服之却老。
——《四民月令》
椒柏酒即以花椒、柏枝所制之酒。是的你没看错,古时候很流行喝花椒相关饮料。如《楚辞》亦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由此衍生而来又有「屠苏酒」,配料更多些。
梅花酒不确定。立春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梅花尚未开放,应是上一年采摘梅花酿制而成。类似的食谱《山家清供》里有,不详述。
3. 食七菜粥
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
——《荆楚岁时记》
中国上古时代的传说里也有类似《圣经》中创世纪的情节,如「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七菜粥即取七种早春新鲜蔬菜做粥/羹,取迎新去晦之意。
详情我以前写过~参见:【节气手帖】立春:春之七草-蔓玫的专栏
七菜粥如今在日本更为流行,曰「七草」。国内倒是式微了。
4. 食春盘/咬春
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盤。
——《四时宝镜》
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菜盤,相餽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老许愿

2020-07-05 · TA获得超过3.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1万
采纳率:65%
帮助的人:1799万
展开全部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