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几近灭国,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
长平之战爆发的根源是赵国阻碍了秦的统一大业,直接起因是上党之争,让秦赵的矛盾一下子白热化。
其实长平之战也算是秦国张开它那永不满足的欲望之手向六国投出的问路石。虽然“及至始皇,奋六世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其中为秦始皇打下军队强大战力基础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和武王三代,到了秦昭襄王的时候就已经为以后的一统开始向六国征伐了,而且做得有声有色。
秦昭襄王在秦国历史上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君主,他前期的策略主要以分化六国合众关系和消耗六国国力为主,公元前284年乐毅统帅的秦、魏、韩、赵、燕联军攻打齐国一站,就很好的打压了齐国,以至于齐国差点被灭国,因为在当时齐国是唯一一个综合国力都与秦国比肩的国家;到了后期秦昭襄王采用范睢远交近攻策略后,则是以消灭六国有生力量攻城占地为主——长平一战就是很好的例子。
长平之战的胜利也是秦国统一天下进程中的一个意外之喜:当秦军截断上党与韩国之间联系,赵国因利而贪图接受上党这块烫山芋后,秦国便加快了对接纳上党逃亡百姓长平地区的攻势。在这个时候不仅是秦国在看各国的态度,各国也在观察秦国的反应,赵王派郑朱向秦国求和这一举动就是最大的失策,秦国也完全可以判断出他国不会救援赵国的意念。
秦王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一方面用反间计让赵王替换了廉颇,一方面又秘密的更换了自己的主帅,最主要的是他还亲自为此次战役征发援军扩大战果。赵王则是在秦国这一连串的动作中表现的相当配合,他不仅不听劝阻执意任用赵括为将,而且还对赵括大肆赏赐,赵括呢更是挟恩以威,无端自信,临阵换将,惨重埋伏死于乱军之中。结果是赵国以损失45万人的代价为赵王的一意孤行和赵括的狂妄自大买了单。
如果在长平之战胜利的基础上一鼓作气就有可能攻下赵国都城邯郸,秦国挥向六国的第一刀就不会半途而废。虽然后来秦王任用王陵进攻邯郸但受到了魏楚联军的增援,秦军无功而返。所以统一天下的步伐受到了影响,长平之战为诸国敲响了警钟,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共同进攻函谷关,这也是他们灭亡前的最后一次合纵,也以失败告终了,这次最后的失败则为六国的覆灭预示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