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这样缺爱?
为什么你这样缺爱?
缺爱的成因,一般是曾经被人持续性得错误对待,要么是批评、打骂、虐待,要么是忽视、冷漠、孤立。
有些人会说,这些我知道啊,我找到原因了啊,为什么还是没法改变自己呢?
其实认识到这一问题,远不足以帮助自己改变,创伤的处理远远不是那么简单。创伤可以分为单次简单创伤,和复杂系统创伤。缺爱的创伤,并不是单次的,而是长期累加的,过程中自我防御机制变化的复杂性和内心痛苦的深入性,都是造成缺爱的叠加性原因。
缺爱者父母自身可能也有情感障碍,或者处在假性亲密关系之中,所以缺爱的原因往往是跨代的。缺爱包裹的心理创伤导致的诸如自虐、疑心等常见情感关系问题也层出不穷。
Mary Ainsworth和她的同事发展了一个著名的方法“陌生人情境”将幼儿和学步期儿童分为四类。
安全型|安全型儿童才在主要养育者在场时很乐意进行探索活动,会因出现陌生人而产生焦虑,当主要照顾者离开时会感受到悲伤,当照顾者短暂离开后又回来时,儿童会迅速寻求和照顾者接触,而重获接触便可以让儿童安心。从儿童会重新开始探索和游戏的角度来看,这种从过激的紊乱状态中恢复是平稳和完全的。
焦虑回避型 | 分开并不会使他们那么焦虑,但当照看者返回时,不会自发地寻求亲近,有些幼儿并不表现出照顾者和陌生人的偏爱。
焦虑抵抗型 | 当照顾者离开时倾向于高度烦恼,并且表现出比较少探索和游戏,但重聚时不能很快平静,表现出挣扎,僵硬,继续哭闹或生闷气。照顾者的在场和安慰的尝试并不能使他们安心,他们的焦虑和愤怒似乎干扰了他们通过亲近获得安慰。
这两种不安全型呈现出过分防备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来处理情绪激动和矛盾,因为他们似乎不确定照顾者是否会承担调整他们情绪激动的工作(Main & Weston, 1981; Sroufe, 1990)。
紊乱困惑型 | 第四组幼儿则呈现出一系列不定向的行为反应,给人一种紊乱和不定向的印象(Main & Solomon, 1990)。幼儿呈现出冷漠的,兴奋的,不安的,即便是照料者在场都想从情境中逃离的愿望,被称为紊乱困惑型。
普遍认为依恋类型相关的行为基础于儿童采用的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因为情绪调节主要通过儿童的主要养育者的帮助得以获取,儿童的策略无疑就是照顾者对其行为的反射。
安全型儿童的行为基础于和同调的照顾者正向的互动,养育者很少过于情绪唤起,并且能够帮助儿童从自发出现的紊乱的情绪反应中重新平静下来。因此,他们能够在应激状态下保持整合,负性的情绪被幼儿当成是沟通的功能而不是危险(Grossman et al., 1986; Sroufe, 1979, 1996)。
相反,我们推测,由于照顾者的人际和社会的压力以及对儿童的忽视,甚至怨恨,焦虑回避型依恋儿童的情绪激动并没有被照顾者平复。同样地,如果儿童被过分侵入的养育方式过分激起,他们也会过于调整自己的情感,并从可能会激起其情绪的情景中逃离。
焦虑抵抗型儿童则调节不足,他们加强苦恼的表达可能是为了努力引起预期的照顾者回应。这些儿童对威胁的感受逾限很低,会变得过分专著于同照顾者保持接触,但当接触来临时却又显得很挫折(Sroufe, 1996)。
普遍认为紊乱困惑型的照顾者既产生恐惧,又提供安慰,因此,依恋行为系统产生了强烈冲突的动机。并不奇怪,严重忽视,身体或性虐待经常和这种类型相伴随(Cicchetti & Beeghly, 1987; Main &Hesse 1990)。
对陌生情景试验中的儿童的跟进纵向研究:对青春期和年轻成人的AAI( 成人依恋访谈)研究戏剧性地呈现了依恋的稳定性(Georgeet al., 1985)。AAI询问被试童年的依恋关系和对其现在的意义。这个实验依据Main & Goldwyn (1994)的评分系统打分,这个系统将个体分为安全自治型,不安全回避型,不安全专著型,或由于丧失或创伤导致的未解决不定向型,分类根据他们对早期经验的叙述的结构化的特性。(自治的个体清楚地评价依恋关系,把依恋关系看成是极其重要的,不安全的个体则不能很好地整合他们对这些经验的记忆和经验对他们的意义。回避型的人否认和贬低早期的关系,专著型个体在他们现在和父母或其他人的关系里倾向于困惑,生气和被动。两个研究(Hamilton, 1994; Waters, et al., 1995)显示幼儿和成人依恋类型分类68-75%的相关。这证明了依恋类型在整个生命期间的明显的稳定性。用其他的成人依恋的测量方法也有相似的发现(Hazan & Zeifman, 1994)。
有更多的证据显示,依恋关系可能在困难和剥夺的跨代转移上有重要作用。安全型个体的小孩和他们有安全依恋的是其他类型的3到4倍(van Ijzendoorn, 1995)。甚至,在儿童出生前就对父母依恋类型进行的评估的预测性研究中,结果也是如此 (Benoit & Parker, 1994; Fonagy et al.,1991; Radojevic, 1992; Steele et al., 1996; Ward & Carlson,1995) 。这些发现强调了养育质量在儿童依恋类型上的重要性。我们实验室的这些发现说明:除了气质,以及像经验,社会支持,婚姻关系,精神病理,人格这些情景性因素,父母养育的依恋类型也有预测作用(Steele, Steele & Fonagy,准备中)。至于说到依恋类型和人格障碍的联系,我们可以预期在幼儿安全感的决定因素和犯罪行为的长期预测因素有广泛的重叠。
缺爱心理有以下心理特征:
幻想。情感层面不愿意承认眼前的事情是对方帮自己做好的,不想感恩对方,而是倾向于理解为是自己的内心想法促使事情实现了。
lithromantic性向:一个人没有被你追到,存在于你的幻想中的时候,你会觉得非常亲密情感非常浓烈;而一旦被你追到,从你的幻想拉回到现实之后,你会觉得非常讨厌非常想跑开。
伪装。因为现实生活需要别人,所以伪装成正常的社会人,迎合环境,关心别人的想法,但并不真的投入感情。
善变。在不同场合,就变成不同的.人,变化很大,因为都不是内心的自己,而是适应性的产物。
隔离。“与他人之间好像有一层看不见的膜隔着”这种描述比较生动得描述出了隔离的状态。如果在身边的对方如果不说话也没表情,就会觉得对方很可怕很冷漠,那是因为自己无法走进对方的心,与对方的心是隔离的。
脆弱。没有能力面对真正的困难,在接收基于现实能力的批评或者现实挫折的打击的时候,会怀疑自己一无是处。这种自我否定感会进一步把自己往幻想的世界里推,因为在那里自己可以是完美的。
羞愧。自己知道自己内心脆弱不堪,因而羞愧。真心对自己好的人,会觉得内疚难当,所以会排斥对方进一步走进。
嫉妒。对有自主创造性的人非常嫉妒,也可能表现为不屑、讨厌、不屑一顾、攻击、敌对,但是内心是非常嫉妒。如果身边的人比如异性情侣关注这样的人,会表现出极端的愤怒和不安。
掩饰。掩饰自己的问题,喜欢观察他人评点他人,在他人身上找自己的问题,不敢暴露自己。比如需要得到咨询帮助,但是不愿真正按照程序付费咨询,而是希望和咨询师成为朋友关系,来间接获得帮助。
自恋。需要别人不断吹捧自己,喜欢待在被吹捧的人群里。但是自己并不是真心投入,而是感觉像在演戏,内心根本看不起别人。
胆怯。走出幻想,走进现实,就意味着幻想的世界消失了,一切都空了。所以年纪越大,越不敢这样做。现实总是会对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出惩罚,但是即使被现实伤害得伤痕累累,也不敢直面现实。
刺激。表面可能很文静柔弱,但是内心对刺激性需求非常痴迷。包括酗酒、烟瘾、狂欢、纵欲、施虐、受虐等。
安抚。通过引诱别人来吹捧自己、臣服自己,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用以安抚自己的内心空虚。
抑郁。采用刺激的方法失效或疲倦的时候,或者被“发自内心活得很幸福”的他人映衬自己幻想世界的虚弱的时候,就会陷入抑郁、自我否定、没有动力。
失控。面对自恋幻想被打破的时候,一些幼稚的不合场景的言行可能会发生,目的往往是想操纵别人认同自己幻想的世界。比如在恋爱关系里,稍稍发现对方不被自己吸引了,就会有强烈的失控感。
社交恐惧。缺爱者大都诉说自己在高中以前或者包括大学时光,都一心学习,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是进入复杂的宿舍生活或者社会社交圈,面对社交需求和择偶需求时,就变得非常糟糕。往往是因为之前专注于书本,可以给自己逃避社交一个很好的理由,而真正面对社交需求和择偶需求的时候,厌恶与依赖的冲突就无法避免得呈现出来了。
爱情悲剧。对缺爱者而言,如果自己不成长,对方再好,自己都不会满足,生生把对方逼走。开始可能有非常美好的一段经历,不久两个人都带着美好的回忆和深深的疲惫而分开了。另一种爱情悲剧,是对爱情本身的放弃,由于对爱的无能,对分离的恐惧,导致他(她)去反复追寻的对象本身就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人,比如已婚人士;或者根本不爱的人。这让他(她)避开对真爱能力缺失的羞愧、焦虑和自我否定,从而有一种奇妙的安全感。
缺爱的话要尝试从三个方面来调整自己:
一是自我关爱。 对自己多些怜悯疼爱,不要觉得自己是不值得爱的人。
二是自我成长。 要明白索取型的爱,在恋爱关系里是很难长久的。偶尔当当孩子是可以的,但是也要懂得回报和感恩,还要偶尔照顾照顾对方。
三是心理咨询。 通过心理咨询关系,有机会彻底改善早年的依恋关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