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文言文
1. 以—— 在古文中有几种意思
以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39303763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 ======================================================焉: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兼词,同于此,于彼,如风雨兴焉。 4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
疑问副词,哪里,焉用亡郑以陪邻。 =============================================至于“许”、“微”许,有“允诺,答应”的意思,如“安陵君其许寡人”也有“些许,少许”的意思。
微,是些微,少许的意思。这两个字都没有太多意思。
2. 【也在古文中的意思/
①用于句末.1.表判断.《石钟山记》:“此世所以不传~.”2.表疑问或反问,前面常有“安”、“何”等与它相配合.《马说》:“安求其能千里~”3.表感叹.《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4.表祈使,常与“无”、“不”等呼应.《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5.表示陈述或解释.《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②语气助词,用于句中.1.表判断.《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以为神.”2.表陈述或解释.《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3.表语气停顿.《师说》:“师道之不传~久矣,欲人之无惑~难矣.”③语气助词,用在复句的前分句末或并列的句子成分之后,表示停顿和上下文的互相关连,兼有舒缓语气和抒情的作用.《愚公移山》:“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3. “以”字在古文中有多少种用法
"以"字在古文中,就词性而言,有六种,至於语法上的用法,也大致如是。
详见下文。(一)动词1.用。
如:“以礼待之”。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
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2.仰赖、凭藉。
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汉˙王充˙论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3.认为。如:“以为”。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 以可劝。”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窃以自古中兴之主,必有 命代之臣。”
4.可、能够。诗经˙齐风˙猗嗟:“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孟子˙滕文公下:“大 则以王,小则以霸。”5.令、使。
战国策˙秦策一:“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二)介词1.因为、由於。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蚁蝼之穴溃。”
2.按、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3.在、於。
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唐˙柳宗元˙断刑论:“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4.加在前、后、左、右、上、下、往、来、东、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时空和方位的界限。如:“自古以来”、“长安东路以西”。
5.连及。易经˙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三)连词1.而、且。
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 哀以思,其民困。”
2.因此。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3.目的在於。
如:“以免”、“以致於”。书经˙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
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4.与、和。
仪礼˙乡射礼:“各以其耦进,反于射位。”(四)助词置动词后,无义。
如:“得以”、“能以”。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五)副词1.太、甚。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传:“子之报仇,其以甚乎?”2.既、已经。
通“已”。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杜袭传:“吾计以定,卿勿复言。”
3.愈益、更加。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
史记˙卷五˙秦本纪:“及其后世,日以骄淫。”(六)名词1.缘故、理由。
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
’”2.姓。如汉代有以彤。
4. 以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1、因为,由于: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2、而,来。
⑴有好事者船以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3、把,拿,用。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4、以为,认为。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5、凭,靠。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6、按照,依照。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7、根据。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10、在。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
12、为。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13、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5. 而 在古文中的用法
作虚词:一、连词(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又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承接,可译:就、接着、或不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4)表转折,译为:但是,却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5)表假设,译:如果,假如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修饰:作连接状语,不译。
(修饰动词,如何进行那个动作)填然鼓之,兵刃即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7)表因果,译: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禅山记》(8)表目的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译:你、你的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记》三、通:如 译:好像,如同四、固定搭配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语气,相当“罢了”,可以不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是说》2、而后,译为:方,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3、而况,译: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4、既而,表时间一会儿(以上古文字典有)有的没有举例。
我赶时间吃早餐。
6. “于”字在古文中的用法
于⑴对,对于。
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③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⑵在。
例: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③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⑶与,跟,同。
例:①幻者而同于真邪?真者而同于幻邪?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③燕王欲结于君。
④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⑷到。
例: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⑸从,自。例:①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②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⑹在。
方面。
例: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⑺比。例: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③青,取之于蓝,而青而蓝。
(本义项是指后一个“于”。)⑻被。
例:①君幸于赵王。②受制于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⑼受。
例: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前一个“于”。)
⑽向。例:①不拘于时,学于余。
(本义项指后一个“于”。)②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11)给。例: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于是」⑴在这时。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⑶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⑷在这种情况下。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⑸对此。例:于是余有叹焉。
⑹从此。例: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于路」沿路。例: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盘缠,于路投奔人。
不想日却在这里撞见。「于是乎」于是。
例: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7.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例句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