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是什么意思
农历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时,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元宵是什么意思:(名)①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②用糯米粉做成的球形食品。由元宵节的应时食品而得名。
元宵是中国汉族传统小吃之一,属于节日食俗。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历史起源: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元宵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上元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在汉文帝时期,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节日。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上元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上元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