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原文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译文
有些人读书认为过目成诵是才能,是最不成事的。
眼中明白,心下匆匆而过,内心并没有留下太多印象,这样看来看去应付不过来,就像看场中美色,看一眼就过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千百年来过目成诵的人,谁能像孔子一样厉害?读《周易》读到翻来覆去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好几次,不知道他翻阅了千百遍,书里的精理深语,越探究越显露,越钻研越深入,越深入学习越不知道它(知识)的穷尽在哪里。即使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能平稳行自己主张的圣人,也不会放弃勤学苦练读书的功夫。苏东坡读本书都不用读两遍,但是他在翰林院读《阿房宫赋》读到四更天,翰林院的老吏感到很辛苦,东坡却很畅快而丝毫不觉得疲倦。怎么能看了一遍就可以记住于是就结束继续学习呢?只有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这些人平生书不再看第二次,终究没有写出好文章了。
况且过目一遍能背,就会有什么都背的陋习。就好像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是最好,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是最好。值得我们反复的看、背,值得我们欣喜悲泣的就在这几段中罢了。如果一部史记每篇都读,每字都记,难道不是不懂道理愚钝的人吗?更有著作、各种传奇恶曲以及打油诗词,也都观看了不忘,就像破烂厨柜,臭油坏酱都储藏在其中,这种品味低俗的人让人无法忍受。
(这封家书实际上是对“读书一过目成诵”的批驳,从而引导家中子弟与读者树立读书必须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
原文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译文
有些人读书认为过目成诵是才能,是最不成事的。
眼中明白,心下匆匆而过,内心并没有留下太多印象,这样看来看去应付不过来,就像看场中美色,看一眼就过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千百年来过目成诵的人,谁能像孔子一样厉害?读《周易》读到翻来覆去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好几次,不知道他翻阅了千百遍,书里的精理深语,越探究越显露,越钻研越深入,越深入学习越不知道它(知识)的穷尽在哪里。即使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能平稳行自己主张的圣人,也不会放弃勤学苦练读书的功夫。苏东坡读本书都不用读两遍,但是他在翰林院读《阿房宫赋》读到四更天,翰林院的老吏感到很辛苦,东坡却很畅快而丝毫不觉得疲倦。怎么能看了一遍就可以记住于是就结束继续学习呢?只有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这些人平生书不再看第二次,终究没有写出好文章了。
况且过目一遍能背,就会有什么都背的陋习。就好像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是最好,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是最好。值得我们反复的看、背,值得我们欣喜悲泣的就在这几段中罢了。如果一部史记每篇都读,每字都记,难道不是不懂道理愚钝的人吗?更有著作、各种传奇恶曲以及打油诗词,也都观看了不忘,就像破烂厨柜,臭油坏酱都储藏在其中,这种品味低俗的人让人无法忍受。
(这封家书实际上是对“读书一过目成诵”的批驳,从而引导家中子弟与读者树立读书必须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