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相知为用”这两个观点用马哲的观点分析都是错的吗?是错在什么地方具体? 120
请后面的回答者们尽量用简单概括的话帮我分析一下哈,前面的这些是百度百科“知行合一”上的长篇大论,我都看过了啊~...
请后面的回答者们尽量用简单概括的话帮我分析一下哈,前面的这些是百度百科“知行合一”上的长篇大论,我都看过了啊~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从孔夫子直到孙中山,知行关系问题的探讨始终是中国
哲学认识论探讨的主题。从古代《尚书》“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论说,到孟子的知
先行后的知行分离说、荀子的行先知后说,经过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行重知轻和王守
仁“销行以归之”的知行合一等宋明理学道德形而上学的知行观,再到明末清初王夫之
的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的知行统一观以及清代颜元重“习行”轻知识的观点,而后
至魏源、谭嗣同、孙中山等人近代意义上的知行学说,知行关系的讨论是长盛不衰。几
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知
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都被中国哲学家作
过全面的阐述。尽管他们在知行观上意见纷呈,但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特征:一是非常重视“行”,但中国哲学史上的“行”这个概念,或者是纯粹精神或主
观的活动,或者是孤立的人类个体的日常活动以及个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经验。二是注
重“知”对“行”的引导和支配作用,突出了主观能动性。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及至
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新民说”、谭嗣同的“心力说”以及孙中山重视革命理论作
用的“知难行易说”,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知行关系中对主体性及其主观能动性作
用的注意和强调。总的来看,由于受中国传统直观的整体思维和传统哲学伦理化特征的
影响,中国传统知行学说存在着以下两个主要的缺陷:一是中国传统哲学家对“知”和
“行”的理解是直观的、笼统的和经验的,特别是缺乏对概念的逻辑分析和科学抽象,
因而既不可能对认识的内部机制、认识辩证发展过程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也不可能摆
正“知”和“行”的辩证统一关系。二是对知行关系的讨论没有脱离道德领域。“知”
的主要任务是对道德原则的体认,而“行”主要是指躬行践履的道德实践功夫,即重视
人的道德修养功夫。同时这里的人指的是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的单个
人或某一特殊社会阶层的个体活动。其认识论是伦理化的,往往混淆了“求真”与“求
善”、求知方法与道德修养的界限。由上可见,一方面,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行”思
想和强调“知”对“行”的指导作用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认
识论重视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思想也有着某种
相同之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得以中国化的文化契机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中国
传统“知行”观主要是在伦理范围内讨论“知”和“行”的关系,这也就决定了其内涵
有着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实践概念根本的质的区别。
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关于知行范畴及其关系讨论的绵延不竭,决定了在对中国传统
哲学的改造过程中,如果撇开中国认识论中有生命力的“知行”关系学说而另立炉灶,
势必背离中国认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中国人所不熟悉。但是,中国古老的
“知行”学说,如果不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进行改造,也终究走不出“知行”循
环和其伦理化的狭窄视界,从而得不到提升和发展。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方面他
熟知并抓住了中国认识论传统中有活力的东西,即“知行关系”;另一方面它又抓住马
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根本的东西——唯物主义实践观点,并把二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
《实践论》中,毛泽东对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问题进行了系统清理和科学总结,在此基
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理论同中国传统哲学中上述重习行
践履和强调主观能动性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现代知行
合一论”。
哲学认识论探讨的主题。从古代《尚书》“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论说,到孟子的知
先行后的知行分离说、荀子的行先知后说,经过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行重知轻和王守
仁“销行以归之”的知行合一等宋明理学道德形而上学的知行观,再到明末清初王夫之
的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的知行统一观以及清代颜元重“习行”轻知识的观点,而后
至魏源、谭嗣同、孙中山等人近代意义上的知行学说,知行关系的讨论是长盛不衰。几
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知
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都被中国哲学家作
过全面的阐述。尽管他们在知行观上意见纷呈,但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特征:一是非常重视“行”,但中国哲学史上的“行”这个概念,或者是纯粹精神或主
观的活动,或者是孤立的人类个体的日常活动以及个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经验。二是注
重“知”对“行”的引导和支配作用,突出了主观能动性。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及至
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新民说”、谭嗣同的“心力说”以及孙中山重视革命理论作
用的“知难行易说”,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知行关系中对主体性及其主观能动性作
用的注意和强调。总的来看,由于受中国传统直观的整体思维和传统哲学伦理化特征的
影响,中国传统知行学说存在着以下两个主要的缺陷:一是中国传统哲学家对“知”和
“行”的理解是直观的、笼统的和经验的,特别是缺乏对概念的逻辑分析和科学抽象,
因而既不可能对认识的内部机制、认识辩证发展过程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也不可能摆
正“知”和“行”的辩证统一关系。二是对知行关系的讨论没有脱离道德领域。“知”
的主要任务是对道德原则的体认,而“行”主要是指躬行践履的道德实践功夫,即重视
人的道德修养功夫。同时这里的人指的是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的单个
人或某一特殊社会阶层的个体活动。其认识论是伦理化的,往往混淆了“求真”与“求
善”、求知方法与道德修养的界限。由上可见,一方面,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行”思
想和强调“知”对“行”的指导作用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认
识论重视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思想也有着某种
相同之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得以中国化的文化契机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中国
传统“知行”观主要是在伦理范围内讨论“知”和“行”的关系,这也就决定了其内涵
有着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实践概念根本的质的区别。
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关于知行范畴及其关系讨论的绵延不竭,决定了在对中国传统
哲学的改造过程中,如果撇开中国认识论中有生命力的“知行”关系学说而另立炉灶,
势必背离中国认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中国人所不熟悉。但是,中国古老的
“知行”学说,如果不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进行改造,也终究走不出“知行”循
环和其伦理化的狭窄视界,从而得不到提升和发展。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方面他
熟知并抓住了中国认识论传统中有活力的东西,即“知行关系”;另一方面它又抓住马
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根本的东西——唯物主义实践观点,并把二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
《实践论》中,毛泽东对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问题进行了系统清理和科学总结,在此基
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理论同中国传统哲学中上述重习行
践履和强调主观能动性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现代知行
合一论”。
展开全部
唯心主义的实践观
对于实践,历代的哲学家们曾有过各种不同的解释,历史上唯心主义曾这样或那样的谈到实践,但都把实践归结为纯粹精神的活动。中国古代的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认为行之明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近代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把实践看作是精神性的自我产生非我及客观世界的行动。黑格尔虽然正确的看到了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但在黑格尔那里,实践仍只不过是它虚构的绝对理念而已,只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
这个是错误的
自觉的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中国传统哲学不仅指出行是知的目的和基础,而且指出行必须以知为指导。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就是说知和行的关心就好比是眼睛和脚的关系,没有脚,眼睛不能使人朝前走,没有眼睛,脚就不知道该往哪里走。王夫之主张“行听乎知”,也就是说行必须接受知的指导,他认为只有“知之不昧,才能行之不移。”因此,对事物的认识越全面、越准确,行动也就越高明、越切合实际。因为懂得知和行相辅相成的道理,所以中国传统哲学主张,知行并进,相知为用。也就是要把知和行统一起来,使知和行互相促进。
这个是正确的。
对于实践,历代的哲学家们曾有过各种不同的解释,历史上唯心主义曾这样或那样的谈到实践,但都把实践归结为纯粹精神的活动。中国古代的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认为行之明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近代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把实践看作是精神性的自我产生非我及客观世界的行动。黑格尔虽然正确的看到了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但在黑格尔那里,实践仍只不过是它虚构的绝对理念而已,只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
这个是错误的
自觉的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中国传统哲学不仅指出行是知的目的和基础,而且指出行必须以知为指导。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就是说知和行的关心就好比是眼睛和脚的关系,没有脚,眼睛不能使人朝前走,没有眼睛,脚就不知道该往哪里走。王夫之主张“行听乎知”,也就是说行必须接受知的指导,他认为只有“知之不昧,才能行之不移。”因此,对事物的认识越全面、越准确,行动也就越高明、越切合实际。因为懂得知和行相辅相成的道理,所以中国传统哲学主张,知行并进,相知为用。也就是要把知和行统一起来,使知和行互相促进。
这个是正确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