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翻译是什么?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翻译是:以如来所说之身,即法身也。故云非身。然法身亦非有相,即于诸法相上,见其非相,即见如来矣。不是如来法身,舍诸法之外,别有一相状也。此则无相之因,契无相之果。明矣。
出自:《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 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
《金刚经》表达的思想:
金刚经中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教导我们世界上一切都不常住,转眼成空。不要念念计较,要康惠大众。并且要借假修真,得证法身。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常住永乐的功德利益。
五:金刚经中佛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教导我们利益一切众生的善法,我们加以学习,但心尚且不应该贪着我修学了善法,何况去做不如法之事。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正信的功德利益。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翻译如下:
你所能听到的,看到的,尝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想到的,以及这些外在的,内在的,都是不长久的,即不长久就是生灭的,即是生灭的就是虚妄的,这些可用而不可拥有。不要在这些方面下辛苦,当外相消失的时候,内在也随之消失,而留下来的只是妄想。
若能在生活中,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境时,体会到那如如不动的真心,不要在知见上再建立知见。那么我们的本心本来就具足一切,如来不可见,见即非见。而能见与所见具泯时,真见才能现前。这需要修正的功夫,而理解是达不到的。
具体介绍: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你得有你自己的相。相是虚妄的其实就是说的一个空字。这个空是实例存在的。
是说任何事物都是不稳定的不是永恒不变的。他们都是暂时的假合在一起都要经过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最终归于消失。事物在不停的变化发展。
他们都是暂时的假合在一起。都要经过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最终归于消失.事物在不停的变化发展,没有任何东西是固定不变的,所以都是空的。所以爱情,事业,亲人。
等一切你现在看见的认为真实的东西最终会消亡,一切归于空寂.当我们摈除这世界上的外在,专心向里,就会发觉我们的情绪,就能体会我们的思维,见识,这就是照见自我,但着还是很初步的见识。
任何表象,都是虚妄的。如果你能看到这些表象背后的本质,就不会被表象所迷惑,就能看到真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