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的学生普遍都混的很好吗?
噗。。
作为一名北大准毕业生,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怎么样定义混得好呢?如果题主只是单纯的以经济收入或名誉声望的话,或多或少有些肤浅了。个人认为,只要是在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上打拼努力,于精神层面富裕,在日常生活里活得充实而精彩,就算于经济层面有所紧缺倒也无伤大雅,卖猪肉也部分是这个道理呀~
下面正经回答一波,按照题主的意思,以收入或工作待遇为大致标准来回答下这个问题。首先,单单参考就业的难易程度和最初的工资水平,北大毕业生的确有一定的优势,但具体而言还要看毕业生所就读的院系专业。老生常谈的话,计算机专业出身,或者经济、工商管理方向的毕业生,因为平台资源等缘故与其他院校的学生相比会有更明显的优势,但是换做人文社科领域的却不见得如此。且即便是在就业形势良好的院系,也绝对不可能说做到普遍进入世界500强,月薪几万起步的那种水平。不过只要自身肯努力的话,一定程度的物质需求满足还是能做到的。
下面贴一张就业形势图
混得好有很多不一样的定义,可以是在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就职即便是薪水不那么满意。也有可能选择更高的物质条件,虽然付出了精神疲惫或身体过劳的代价,不过大体上北大的毕业生在为未来出路做出选择的时候还是尽可能的遵从了本心的安排。
混得好,或许答主的意思指的是社交广泛、收入极高,又或者手握大权,但这些关键词和很多专业的毕业生是注定没有太大关联的,然而他们也依然价值观自恰,在众多不同的领域砥砺前行,收获了专属自身的人生意义。希望题主能更加全面透彻的定义人生的价值所在,也衷心希望所谓的“混得好”,指代的是活得通透、过得自在~
还有两年毕业的北大同学来回答一下,我觉得还是取决于各人如何定义“好”与“不好”吧。社会地位、收入等不应该成为评判成功的唯一标准。举个例子,曾经那位因卖猪肉而走红网络的“北大屠夫”的新闻,也曾被许多人评价说是北大毕业怎么还沦落至此,但其本人并不这样想,而是乐在其中,最近还出书了。我觉得这份工作做到极致,正如他自己说的“拿笔修志讲究秉笔直书,拿刀卖肉要足斤足两,都是童叟无欺。”将卖猪肉卖到极致,也十分让人敬佩。
我推荐大家去看看校庆时出版的一些有关北大精神的书,和校友的回忆录,真的会感到北大毕业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主见和个性,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不为世俗的评判标准所困,而是花精力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并做到最好。
既然能从北大毕业,算是受过很好的教育,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自制力、毅力等也较强,这样的人取得成功是容易的。我的身边有所谓的学霸,绩点接近满绩,也有人能大一就参加全球商赛得到冠军拿下毕马威的全职offer,也有人创建和领导了公益团体,工作领域从国内到全球各地,还有人长期积极参加任何志愿活动、支教等。但也有小部分高智商、低情商的人,有投机取巧、道德修养不够好的人,也有心理偏激报复社会的人,在哪里都不会根除,这样的人难以成功也是必然的结果。
我还是个在校园内窥望世界的小孩,对毕业后的生活不敢有太多预期,但我真的相信身边的同学,毕业后都能有资本、有选择的权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全身心地投入,不为世俗的偏见所扰。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题主的问题让我想到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在毕业典礼上给我们的讲话,他说,别人都祝福你们成功,而我不想,我只想祝福你们幸福。成功是外在评价,幸福才是人最终的需求。所以其实我们所说的混的好与不好,完全取决于,我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体系,这一点本身就很不容易,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地关注自己,然后有意识地反思,得出自己的情绪、行为等各方面的规律习惯,然后认真地审视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性格、价值观都是怎样的,然后去调研思考自己这样子的性格特征,适合过什么样的生活。
比如我本人是一个生活比较粗糙的人,但我看中的是,生活一定要开心快乐,所以我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不会去做那些挣钱很多但很累的工作,我更看重并且擅长沟通、我喜欢帮助别人,因此公益支教就会是我很喜欢的工作,我做起来也会觉得开心满足,但其实我的收入并不高。所以不同的人会对我混的好不好有不同的评判,但重要的是,我想要什么、我有没有感觉满足、心灵平静。
我以前会觉得,不管干什么,能创造价值,就是有用的,创造的价值越多、混得越好。现在我觉得,所谓的创造了价值,也只是一部分人的价值体系下的价值,所以无所谓多少好坏,只要不是违法乱纪,即便我现在去做一些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事情,也许依旧很有收获,这就够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拙思,祝福你生活幸福。
作为P大的学生,想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没有哪个人不想混得很好吧,但什么是混的好呢?从世俗意义上来讲,这个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依赖于薪资和社会地位的高低。北大文凭+母校几年的培养给予了毕业生们在就业市场中很大的优势。近年来的高校薪资待遇排行榜里,清北学生已经快可以达到毕业即平均月薪过万的水平了。每年秋招、春招季,未名bbs找工作版块的“求offer比较“帖层出不穷,很多同学毕业20w+、30w+的年薪似乎已经稀松平常,很多技术水平高的大牛的薪资更是我等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的人很难想象的。
已经工作有一段年头的P大校友们更是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舞台上,他们甚至可以超脱于把薪资作为“混得如何“的评判标准,他们的贡献、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他们所展现与传承的知识与文化可以直接给出这道问题的答案。在前些日子北大官博发布的《歌唱祖国》视频中,北大空间物理专业的高铭出镜了,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统的唯一女总指挥,高铭主持载人航天各应用系统,圆满完成了神舟二号到七号的应用试验任务。
从每个P大毕业生自己的角度来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除了薪资以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自己对自己是否混的好的评价。我知道一位毕业后回到家乡选调的师姐,在校的时候,我问她未来去哪里工作,她回答我:“要回家选调,你们以后可能就要看到很‘贫困’的我了。”
西部的基层公务员可能并不能像她同学们所投身的互联网与金融行业一样是个高薪的行当,但朋友圈里的师姐恣意洒脱,从她的言语中能看到她对生活与工作的幸福感与认同感。为自己的家乡奉献一份力量,有能力照顾到家中父母,“混“得也还是不错的吧。
谢谢阅读~
答主本科从北大毕业,身边不少优秀同学在各处发光发热,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想说明的是,从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角度来看,北大毕业生确实表现蛮好,稳居前两名。如下图是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这个榜单是根据对近百所高校的调查,计算得出近五年的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
其次,结合身边的同学而言,大家出路真的都蛮不错。有些本科毕业前往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得以在开阔眼界的同时领略国外先进的学科知识。一部分在国内读硕士后走上不错的工作岗位,另有一部分同学在本科毕业后便迈入职场。就工作类型而言,除了大家通常熟知的计算机、金融类岗位外,很多其他岗位上北大的同学们发光发热。例如,2018年,北京大学毕业生中有562人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其中本科生35人,硕士生403人,博士生 124人;男生286人,女生276人。签约最多的省份依次是:四川84人,河北73人,天津64人。
最后,答主想重申一下“混的好”的定义,通常而言大家的评判标准可能来自薪资水平和社会地位,但很多时候这样的评判过于片面。前段时间,北大硕士选择外卖员的工作跃升为社会热点问题,不少人认为这“不值得”。但在答主看来,这是非常好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另一种方式,何为“混的好”?在能够获取自我实现需求的社会角色中,踏实做好该做的事情,就是混的好,这也是可持续的混的好。
以上为个人见解,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