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的学生普遍都混的很好吗?
作为马上毕业的北大准毕业生来回答一波。可能这个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努力的人总会有好的结果的(其实是我自己鼓励自己的哈哈哈)。从2018年调查的数据来看,可能不只是名校带给我们的机会,还有在学校里不断学习之后获得的能力,才会有比较好的工作吧。根据我一个学沫的观察,可能会有几种情况吧。
学霸+学神团,学霸与学神们一般都是出国深造or保研。一群手握着特别高GPA的学生在大学四年已经有了较为突出的学习能力,无论是出国深造还是继续读研,在科研上发文章,做学术,还是研究生毕业了去工作,那种自律性和很快掌握新知识的本领,就可以让学霸和学神团的成员掌握先机。
我等学沫团,学沫团还是有一些本领的,我会有一点自己的执着追求,虽不及学霸和学神丰富的简历,但是我们也是会努力地寻找自己的定位。可能会有一些太感性的因素在里边,不过每每唱起准校歌的时候,都想带给母校一些什么,或许都不希望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自己最光辉的时刻吧。
以我认识的学长学姐为例,有的去了美国哈佛、耶鲁、密歇根继续深造,还读了一个双学位,有的去了药厂做了临床药师,还有的转行去了投资和金融领域。不过每每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总会感受到学长学姐眼睛里对自己未来的渴望,或许就是那份坚持和渴望才会让每个从这个园子里走出去的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吧~
祝福每个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毕业快乐,前程似锦~
没有哪个人不想混得很好吧,但什么是混的好呢?从世俗意义上来讲,这个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依赖于薪资和社会地位的高低。北大文凭+母校几年的培养给予了毕业生们在就业市场中很大的优势。近年来的高校薪资待遇排行榜里,清北学生已经快可以达到毕业即平均月薪过万的水平了。每年秋招、春招季,未名bbs找工作版块的“求offer比较“帖层出不穷,很多同学毕业20w+、30w+的年薪似乎已经稀松平常,很多技术水平高的大牛的薪资更是我等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的人很难想象的。
已经工作有一段年头的P大校友们更是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舞台上,他们甚至可以超脱于把薪资作为“混得如何“的评判标准,他们的贡献、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他们所展现与传承的知识与文化可以直接给出这道问题的答案。在前些日子北大官博发布的《歌唱祖国》视频中,北大空间物理专业的高铭出镜了,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统的唯一女总指挥,高铭主持载人航天各应用系统,圆满完成了神舟二号到七号的应用试验任务。
从每个P大毕业生自己的角度来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除了薪资以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自己对自己是否混的好的评价。我知道一位毕业后回到家乡选调的师姐,在校的时候,我问她未来去哪里工作,她回答我:“要回家选调,你们以后可能就要看到很‘贫困’的我了。”
西部的基层公务员可能并不能像她同学们所投身的互联网与金融行业一样是个高薪的行当,但朋友圈里的师姐恣意洒脱,从她的言语中能看到她对生活与工作的幸福感与认同感。为自己的家乡奉献一份力量,有能力照顾到家中父母,“混“得也还是不错的吧。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