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筏子为何只用公羊不用母羊制作?
在我国第二长河的黄河上面有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便是已经飘了300多年的羊皮筏子。羊皮筏子,也叫或“囊”、“排子”,由若干个充满气的山羊皮“浑脱” 制成。意思是整个脱下来,形成一个桶状。筏子大小不一,最大的羊皮筏子用到的羊皮多达600多,小皮筏一般有10多个羊皮袋。一般用于短途运输瓜果蔬菜,或者渡送两岸的行人,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由于黄河有着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的特点,传统的竹筏木筏有着很大局限性,从上游下来就回不去了,筏子不易携带,还需要将其拆卸,非常麻烦,成本还非常高。于是到了清朝时期,聪明的劳动人民发明了羊皮筏子。羊皮筏子不仅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运送两岸的游客减少交通成本,同时可以运输更多的货物,可谓是一举多得。羊皮筏子体积小并且羊皮很轻轻,吃水浅,在黄河行驶再适合不过了。
制作羊皮筏子时,要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泡在盐水中进行脱毛,然后用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目的是让羊皮松软。然后往里面吹进足够的气,最后把皮的头部尾部和四肢扎紧。剩下的就是扎筏子,用麻绳把柳木条做成网状平面,再把一只只山羊皮顺次扎在木条下面,这样皮筏子就制成了。因其制作方便,直至现在也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
而羊皮筏子只用公羊制作而不用母羊也是有着一定原因的。首先公羊比母羊壮实,纤维比较粗,皮质韧性程度比母羊皮要好,做成筏子不易破损。前面说了做羊皮筏子是要往里面充气的,而母羊有两个乳房,充气是会漏气的,扎起来的话也很容易破损,筏子便不能用了,所以羊皮筏子为何只用公羊不用母羊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