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出自于哪个典故?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一则典故“我不杀伯仁”起于权势之争,一朝误会,后悔终生。这句古言几乎家喻户晓,却未有很多人了解它的背景和内涵,也不懂说出这句话的人有多么的后悔。典故:“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出处。“吾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后一句为“幽冥之中,负此良友”。实为痛心悔恨至极,而事情却无回转余地,实在让人感叹万分。句中的“吾”为东晋王家贵族中的王导,而“伯仁”为并不出名的周顗,两人曾为挚友或是说旗鼓相当的对手。
随后,周顗去投奔了豫章的王敦,被收留。不久,元帝召他回建康,重新启用他,再次任命他为军谘祭酒。周顗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因此遭到了弹劾。加上门生伤人牵连到了他,被免去了官职。318年,朝廷再次启用他,让他担任太子少傅,兼任吏部尚书。周顗认为自己不能胜任,便上书推辞。可朝廷觉得他能担此大任,让他不要谦虚和推辞了,他才答应。
魏晋人好酒,有的是真的爱喝,比如“酒圣”刘伶,是除非醉死,只要醉不死,就要往死里喝;有的却是被当时的政治形势所逼,比如阮籍,他比周伯仁更厉害,有一次喝醉,居然整整醉了六十天。而周伯仁醉酒的原因大概两者兼而有之吧,毕竟东晋王朝刚刚建立,像他这样正直的人是很容易夹在政治权势斗争中左右为难的。
周伯仁这种追求魏晋名士风骨的人物,是不屑于在王导和王敦跟前表现出任何的奴才相,也不会在王导跟前表现出那种救你一命,你得感恩戴德的嘴脸。周伯仁要的只是风骨。王导默认了王敦处死周伯仁的决定,同时这个决定也成全了周伯仁最大的风骨。这就是伯仁,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他。至于王导吗?比起王谢并称的谢安来,那真是天上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