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句话来自哪个典故?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句话来自《晋书·列传三十九》中的典故,这句话是东晋时期的王导说的,而这句话中的伯仁是指东晋时期的大臣周顗,这个典故说的就是周顗因王导而死的故事。
东晋时期,大臣王敦起兵谋反,结果被东晋皇室镇压,而王敦的弟弟王导也因此受了王敦的牵连,随后王敦便到宫门口等待伯仁,希望伯仁能够帮自己求求情。等伯仁到了以后,王导便说:“伯仁兄,我王家大大小小一百多口人,可就全靠您了啊。”然而伯仁故意装作没有听见,也不理会王导便进宫面见圣上了。伯仁见了皇帝以后便一直在给王导说情,皇帝听了伯仁的劝导也就打算不追究王导一家了。而伯仁出宫的时候又碰见了王导,这个时候的伯仁刚好喝多了酒,于是也没有理会王导,只是说道:“乱臣贼子,竟敢起兵谋反,实在是当斩。”
伯仁回到家以后便再次写了奏折给王导求情,但是王导并不知道此事,他以为伯仁担心被自己连累,所以便故意疏远自己。后来王敦成为了总揽大权的重臣,王敦便问王导说给伯仁安排什么职位比较好,结果王导一直沉默,王敦便一而再再而三地用更低的职位来问王导,结果王导还是不说话,王敦便说既然不能做官,那就杀了他,王导听完以后依然沉默,于是王敦便杀了伯仁。
而后,王导进宫整理奏折才知道,原来伯仁一直在给自己求情,但是自己的沉默却害死了伯仁,所以王导才会痛心疾首地说:“虽然伯仁不是被我杀死的,但是伯仁确实是因为我的冷漠而死的,伯仁良友在天有灵,实在是我对不住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