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5.6需要控制饮食吗?
单纯讲空腹血糖5.6不能算糖尿病,按目前国际通用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空腹血糖大于7mmoI/L,歺后2小时大11.1mmoI/L任何一项都可诊断糖尿病。英国大型糖尿病的前谵性研究UKPDS(搞了几十年)早就指出:在诊断糖尿病之前11年,全身小动脉硬化已经开始了。
尽管全世界不少内分泌、心血管、神经科医生不断呼吁要降低这个糖尿病诊断的金标准,谈何容易,老祖宗定下的诊断标准几乎很难改动,就像高血压标准140/90mm/Hg 一样,不管卅斤的儿童还是300斤重的胖子或成年人都是一个标准,近十年来才有大胆的小修改:糖尿病和冠心病要求小于130/80mm/mm/Hg,还是不管年龄、体重、血糖高低等。
现代医学最落后的并非是发明什么新的检查和治疗仪器、开发什么新的特效药、制定一版又一版新的指南,这种医学模式始终让医生和患者永远被疾病牵着鼻子走。为什么不把更多的财力、精力、物力投入预防疾病的发生呢?我说II型糖尿病是吃出来的你信吗?有家属史和和无家属史同样不良的生活模式下区别仅仅在于早十年发病还是晚十年发病。
医疗模式不是从疾病发生的源头上去堵,再增加十倍的医生也不够用。从小的家庭教育(人是鉄、饭是钢)、中国人特有的食文化、生活富裕了先得吃饱、吃好、吃过瘾,世界上哪有一个国家人是这么吃的。所以社会发展了、收入增加了,现够得上糖尿病金标准的患者已上亿了,要不了十年可以翻一倍以上。
美国医生终于按耐不住了,不可以动金标准那就提个新概念:空腹血糖大于5.6mmoI/L属于胰岛素受损或糖耐量有问题,应该运动和控制饮食,提醒大家注意这值接近血糖正常值上限,如不控制饮食、年龄增大胰腺功能生理性衰退分泌不出足够的胰岛素,这些人迟早容易演变为糖尿病患者。也是呼吁大家提高对糖尿病的警惕!
空腹血糖5.6要不要控制饮食,不能一槪而论,应该按以下几点可根据自己不同情况注意是否要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
1.有糖尿病家属史的的人应该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运动后只补白水,关键是体重是减、持平而不增加。因为遗传基因使你更多可能、更早年龄发生糖尿病。
2.如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控制不佳,抽烟超过200支/年,嗜酒者更应控制饮食和体重。控制好血压、LDL和戒烟。否则你比别人更容易发生粥样斑块和心脑血管事件。
3.60岁以下体重大于160斤以上的人,必须控制体重,尤其是增加运动减少每天吃进去食物的总热卡,产生摄入和消耗成负平衡。就看体重是否增加还是减少10斤以上,这对十年廿年后的你可以更远离糖尿病,如已有糖尿病的患者至少能少用降糖药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是极有帮助的。
4.有过心、脑、肾、血管病变或曾发生过血管事件的人应该控制饮食和体重,包括血糖、血压、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是否达标。
5.有糖尿病家属史,包括上一代父系母系(包括祖父、祖母和外公、外婆)家里的“小胖子”必须从小严格控制飮食、防止长成个大胃,多运动、不吃含糖饮料和零食达到减肥目的,预防糖尿病应从小㧓控制体重、防止肥胖、是最有效的。
6.正在服药的糖尿病患者按目前药物治疗,体重超标的也应通过饮食控制减肥后减少降糖药剂量或品种。
7.年龄大于60岁以上的人可按目前饮食习惯不必控制,但体重要控制好,适当增加些运动即可。因为从发现糖尿病到血管粥样硬化需要廿、卅十年时间。大于80岁的人只要求糖化血红蛋白小8mmoI/L行了,对他们饮食应放松些,这个年龄的人生活面已很狭窄了,连喜欢吃的都要严格控制生活质量就太差了。但是只要不发生血糖过高导致的高渗性昏迷和酮症酸中毒就行。
8.不管血糖多少,有家属史的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应当多吃些绿叶蔬菜、含糖量低的水果、动物蛋白如牛奶、鸡蛋、鸡鸭鱼肉都可以吃去油少红烧,(外婆的红烧肉好吃就在于重糖重油),但动植物脂肪包括坚果(都可以榨油)必须控制,它们含越卡最高是便血糖降不下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