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成准确使用大脑的好习惯?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20-01-17
展开全部

说起大脑,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思维与理性的管理员?控制语言与身体行为的司令塔?或是重要事物的记录者?

许多人认为大脑天生勤奋、专一,具有达成目标的高效执行力。事实上,人们过度评价了大脑。毫不夸张地说,大脑天生懒惰、喜欢随大流,且禁不住诱惑。这种消极的评价正符合大脑的天性。

例如,缺乏干劲的人即使被托付重要工作,也不会深入思考相关内容,只会采用和以前一样的方式,尽可能轻松地完成工作。你可能会感到惊讶,但这个比喻恰如其分。

 

大脑偏爱固定的自动化处理模式,倾向于避开全新的挑战或不熟悉的事物。一有机会就钻空子偷懒。无论是优秀的人还是勤奋的人,其大脑本质上都具有“惰性”。

大脑为什么喜欢固定的工作流程呢? 其原因之一在于大脑的“高能耗”。成年人的大脑大约重1.4kg(相当于体重的2%)。从能耗方面来看,大脑竟消耗了一日所需能量的20%。除了大脑以外,其他人体器官均无须消耗如此之高的能量。正是大脑“高能耗”的特点才使其养成了“一切尽可能自动化处理”的习惯。 换言之,“大脑的惰性”合情合理。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大脑自动切换“希望保持静止”和“希望节约能量”的模式是一种优秀的自我保护手段。也是人类“无论如何不愿吃亏”的天性所致。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人类普遍具有一种倾向:相比获取更希望不吃亏。如果将“获得1万日元的喜悦”与“失去1万日元的打击”置于天平的两端,绝大多数人会将后者看作震撼心灵的“大事件”。这种心理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人们在获得利益时往往会优先考虑如何“确保真正到手”,相反,在利益受损时则会优先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从科学角度而言,将所有的“做不到”归咎于自身的“能力”“资质”或“才华”,是大错特错的。无论怎样贬低自己,只会伤害自己,令自己陷入不幸。“做不到”并非自身能力不足,只是大脑“不想做”罢了。我们需要将“不愿行动的大脑”转变为“主动行动的大脑”。

 

 

如何激发大脑主动性?

科学研究表明:当人类完成某项工作或克服困难时,换言之,即体验成功时,大脑都会分泌多巴胺。

大脑分泌大量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感。为了“再次感受这种愉悦感”,大脑会增强对该行为的学习兴趣,提高相关部位的活跃度。这种倾向被称为“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大脑之所以希望多次分泌多巴胺,是因为存在多巴胺依赖性。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困难与艰辛常常伴随左右,当成功克服这些困难时,多巴胺又给予我们无限的愉悦感。反过来说,一旦享受过成功的喜悦,大脑就会牢记这种愉悦感,独自进行强化学习。

 

“多巴胺控制法”可以将“不愿行动的大脑”转变为“主动行动的大脑”。


什么是多巴胺控制法?

人类“几乎不可能”依靠一次努力就彻底改变思维或行为习惯,大脑本质上“懒惰且喜爱节约能量”。我们可以采用Plan(计划)→Do(执行)→Check(评价)→Act(改善)这四个部分为一个周期的PDCA方法,周而复始地改善事物。

 

多巴胺控制法具体步骤如下:

1.自我暗示;

越是放松的状态,大脑越容易渗透语言的真谛。在起床后、睡觉前等放松的时刻,大声念出这句魔法般的话语:“每一天,我的各方各面都在不断变好(Day by day, in every way, I'm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约重复20次,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2.将大目标分解成阶段性小目标;

每次达成小目标时,都能品味成功的喜悦(大脑分泌多巴胺)。踏踏实实地积累小小的成功体验,把重点放在反馈的次数,而非目标的重要性或达成度。

 

3.促进多巴胺分泌。

多巴胺可以让人记住达成目标后的成就感与充实感。因此,也被称为“快乐物质”(与快乐相关的脑内物质)。多巴胺与记忆力、注意力、情绪、睡眠、学习等各种人体机能息息相关。 其中,多巴胺与“干劲”关系密切。当大脑察觉“可能发生大事件”时,无论事件好坏,为了保护自己必须马上行动起来,变得干劲十足。

换言之,只要能成功营造类似状态,就可以控制“干劲”。以此为背景,多巴胺也被称为“干劲激素”。科学研究证实,感受巨大压力时会刺激多巴胺大量分泌。有数据表明:患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士兵听到枪声后,其体内的多巴胺水平急剧上升。

很显然,该现象与“愉悦感”毫不相干,是什么导致了多巴胺分泌呢?根据该研究结果,众多专家指出,多巴胺的作用不仅仅是给予“愉悦感”,也与“干劲”密切相关。近年来,学界将该现象解释为:听到枪声的士兵“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大量分泌多巴胺以激发干劲。

上述案例可以说明,获取奖励前,大脑也能分泌多巴胺。在开始“本职工作”前,采取其他手段向大脑传递“可能发生大事件”的信号,大脑便会立刻分泌多巴胺以激发干劲。

 

但有一点请注意,不要使用易成瘾性手段提高多巴胺水平。 一旦习惯砂糖、咖啡因、酒精、购物、赌博等易成瘾性手段,就难以采用科学健康的手段促进多巴胺分泌。

 


还有哪些提高多巴胺水平的方法呢?

 

1. 享受运动(步行或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即可);

2. 冥想;

3. 专注兴趣(阅读、手工制作、手工艺、乐器演奏、摄影等);

4. 听音乐(但请注意,由于大脑不擅长处理多重任务,所以切勿边听音乐边工作);

5. 寻找新乐趣;

6. 挑战新鲜事物。

 

现在,我们知道了如何主动行动,但是更重要的事情是如何立刻行动。

 

1. 不管是多么不想做的事情,先把手动起来。人类一旦真正开始工作,就会渐渐投入其中,从而感到兴奋,并激发干劲,变得越来越快乐。越“接近终点或目标”时,注意力越集中。

2. 丧失干劲时建议大家出门散步,适度的运动可有效促进大脑活动。

3. 拒绝完美主义,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4. 运用游戏化思维让枯燥的工作变得有趣,持之以恒地完成枯燥的工作。

麦戈尼格尔女士 在《游戏创造美好生活》一书中提出四个要点:

①成功在即的乐观心态(Urgent Optimism);

②社会关系网(Social Fabric);

③快乐生产力(Blissful Productivity);

④史诗级意义(Epic Meaning)。

 

你掌握成为超级大脑的秘诀了吗?(笑)

 公众号:姚先生快乐进步营

梦EB1et
2014-07-16 · 超过5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0万
展开全部
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大功夫。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生活习惯 生活是人生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儿童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我不小、我能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早晚自己穿衣、洗漱、铺床叠被 (2)用完的用具放回原位,桌面铺位干净整洁。 (3)自己整理书包、书桌、书柜、房间。 (4)自己的小件衣服自己洗 (5)帮助妈妈学做家务事 (二)文明礼貌习惯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三)道德习惯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儿童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不随地地大小便、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务,遵守交通规则,能换位思考、团结友爱等等。 (1)诚实、守信、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2)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 (3)与客人主动打招呼,多用礼貌用语 (4)遵守公共场所秩序,不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讲究卫生、穿戴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四)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儿童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儿童的成材直接相关。它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 1.提前预习的习惯 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是预习.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及时复习的习惯 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上课时认真听课就是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时长时记忆. 3.主动识字的习惯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多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4.经常阅读的习惯 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民歌、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5.口语交际的习惯 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 6.善于提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予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7.规范书写的习惯 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家长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因为儿童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书桌整理得越干净,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孩子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培养学习习惯。 ◆演讲习惯:让孩子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有好处,孩子这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远远超过父母和老师。孩子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 ◆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孩子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 ◆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惰性大的孩子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而优秀孩子的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这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要让孩子永不言败。 ◆适应老师的习惯:一个孩子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孩子要从现在起适应不同层次的老师,长大了则要适应社会。 ◆预习习惯:让孩子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让孩子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 ◆自己留作业的习惯:除了老师留的常规作业以外,孩子要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错题集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孩子,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分,下次40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孩子公认的好习惯。 ◆出考试题的习惯:孩子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高年级的孩子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的孩子会出中考试题。 ◆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孩子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五)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有助于孩子能力的锻炼,知识的获取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如:感觉接触了解新鲜事物,善于观察,勤于动脑,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和解决。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劳动习惯 培养孩子爱惜劳动成果,孩子劳动不是为了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是为了培养初步的劳动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要求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学着铺床叠被等,另外帮父母干些家务活,如:帮助摆碗筷、擦桌、扫地、倒垃圾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同时,父母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增长培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在进行培养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坚持不懈,严格要求。总而言之,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