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都有皇子谋反,凭啥清朝一个皇子都没谋反过?

 我来答
小小只的羽毛
2020-07-28 · 小可爱谈文化领域,个人观点,多多包涵
小小只的羽毛
采纳数:34 获赞数:240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这很正常,因为清朝的继承制度不太一样,而且他们对待其他的没有得到皇位的皇子的态度以及安排也不太一样。有人感到很奇怪,只听说其他的朝代,有那个叔叔抢了侄子的皇位,哥哥抢了弟弟的皇位,而清差枯朝,除了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好像就没有皇子谋反的事情发生了。那么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皇子们不构成威胁

首先,我们来看看满清第一位入关皇帝,清世祖顺治。因为顺治是多尔衮扶上位的,在多尔衮摄政的时候,他的哥哥们对其并没有什么威胁,因为首先多尔衮那一关就过不了。后来多尔衮死了,顺治亲政,势力掌握在他的手中,他的哥哥们也没有能力去和他争夺皇位了。到了康熙这边,康熙是顺治第三子,第一子夭折,第二子是董鄂妃所生,康熙自小又养在孝庄皇后身边,身份不同,所以他的弟弟们即使是想要谋反,也得看看自己够不够格。康熙的儿子众多,所以关于皇位,确实是发生了不少争端。

康熙早早立了太子,于是就形成了以大皇子为首的一派,以太子为首的一派以及以八阿哥为首的一派。这三派明争暗斗,互相使绊子。于是最后,大皇子和太子被废被圈禁,八阿哥也被康熙厌弃,三家争斗使得三家元气大伤,最后便宜了胤禛,也就是雍正。等到雍正继位之后,可以与之一战的十四阿哥也被他打发去守皇陵了,剩下那些都是些没有实力或者无意皇位的皇子,所以也没有人去谋反了。

到了乾隆这里,他的儿子们要么就是没活过乾隆,要么就是无意皇位,于是最后继位的就是永琰。嘉庆帝的儿子也不多,就五个,长子早夭之后,道光作为嫡长子,继承皇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也没有人去挑战他的权威。至于咸丰帝,也是道光帝可以继承皇位的年龄最大的皇子,也算是顺理成章的。再后面就是同治帝了,咸丰帝也就这么一个儿子,不给他给谁呢。同治帝压根就没有儿子,于是就出来了光绪,光绪也没儿子,就出来了溥仪。所以,这些没有当皇帝的皇子,其实本身并不会构成威胁。

二、清朝秘密立储制度弊档

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是从雍正这个时期开始的。雍正因为自己经历过手足相残的局面,所以就发明出了这个方式,想让后代的手足相残少一些。为了使子孙不会受到手足相残的危害,他甚至将自己的儿子过继出去,为乾隆继位铺路。这种秘密立储的制度,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手足相残的局面。他们不提前立太子,而是在死之后把之前写好的传位诏书拿出来宣布。这个时候大局已定,再谋反就是乱臣贼子了。

三、清朝皇子留京制度

不像是明朝等其他朝代,会给没有当皇帝的其他皇子分封土地,使得他们有了自己的兵,可以去谋反夺取皇位。清朝对于那些没有得到皇位的皇子,要么就是留在京城当个闲散王爷,给其租庆乱俸禄养着他们,要么就是远远送去边疆镇守。所以,就算是他们想要谋反,也没有那个能力了。

故纸堆里的旧事
2020-07-24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44
展开全部

大清朝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勤政,大明朝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奇葩。那么号称历代无昏君的大清朝,究竟和其他的朝代有啥不同?为何其他的朝代都有皇子谋反作乱,而大清朝却没有过呢?

想要弄清这件事情,咱们还需要看大清朝和过去历朝历代的不同,如果弄清楚这些事情,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立嗣观念不同

古代历朝历代,立嗣的标准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就是说,古代的皇帝立嗣,主要是让嫡出的大儿子为继承者,这样的做的目的,主要是想避免儿子之间相互争抢,按照出生尊贵和长幼顺序来立,如此一来,就看天命了,谁也怪不得谁。

如果嫡出长子死了,就让他的弟弟作为继承人,如果嫡出的儿子都死了,他们就让自己的嫡孙子当继承者。这里除了除了防止儿子们内斗外,立嫡出孙子这一选择,也含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希望皇位让自己这一脉一直延续,有私心在其中。

这样典型的案例不是没有,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早逝,朱元璋就坚持要传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但是此举,给孙子引来大伙,导致能力超强的朱棣不服,提刀上马,夺了皇位。可见,古代的传位方式“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并不能顺应天下之心,最终导致霍乱的根本。

清朝则不同,从大清入关开始,顺治皇帝在位时,多尔衮掌权,多尔衮是靠本事入关,靠本事掌权,顺治继慧伍位是权力斗争后的结果,也是各方势力平衡的结果,所以顺治皇帝的选择,顺应了大多数人的需求。

康熙时期,这位康熙大帝又开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一套,最终因为他在位时间过久,太子在位时间过长,迁延日久,引起了九子夺嫡,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


在两立两废在之后,能力出众的雍正当上了皇帝,虽然经历了诸多坎坷,但是好在最终没以“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标准选拔,而是以能力出众的雍正胜出为结果。

到了雍正时期,立嗣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采取了更加先进的“秘密立储”制度,这种制度不同于“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而是由雍正自己将继承者姓名写于诏书,将诏书置于正大光明匾额后方,等到雍正归天之际,方可取出,那时方知是谁来继承皇位。

这样做的好处极为明显,第一,可以任人为能而非任人唯亲;第二、可以避免皇子之间争夺,毕竟他们并不知道谁才是太子,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击。第三、皇帝可以根据最铅碧山新的形势去立嗣,平衡各方势力,让继承者能得到最多人支持,哪怕有人想要谋反,也非易事。

总体来说,古代历朝立嗣“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而大清朝立嗣,总体来说,是“任人为能”,可以说,清朝皇帝都是同时期出类拔萃的人选,自然其他人没能力作乱造反。

制度不同

古代的历朝历代,对于皇子都是采取的平衡的手段,为了让他们心里舒服点,给他们每人封了一块封地。

在自己的封地内,各位皇子就和皇帝差不多,只是管理的地盘小,类似一个诸侯国,如此一来,诸位皇子都有自己的势力,有自己的钱粮,有自己的兵甲,同时,皇子有机会结交外臣,一旦有能力的皇子不能登基,即位的皇子又暗弱,自然就会发生造反夺位之事。

清朝则不同,对于皇子的封赏,朝廷谨慎再三。清朝的皇子没有封地,赐予的住宅都在皇城附近,私自离京60里以上,与百官同罪,这样的制度,限制了皇子们的发展空间,个人势力在朝廷的控制范围之内。雍正争位之时,就多亏了老十三,他一解禁就接管了丰台大营,为雍正保住了主动权。

综上,清朝的皇帝都是能力极强之人,其他皇子很难有机会篡位夺取;同时,皇子们手中的私兵和势力受限,在京城之外没有自己的势力,很难借外力夺权,这种情况下,即位皇子优势极大,这才让清朝的槐中皇子们空有篡位之心,并无篡位之力。清朝没有皇子夺权的情况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o姐林语菡
2020-07-25 · 世界那么大,小菡来聊聊~
o姐林语菡
采纳数:16 获赞数:118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尺茄祥清朝立嗣观念不同。以往纳蔽都是立嫡为主,而清朝主要看能力,雍正时期还设立了秘密立陵搏储制度,他们不知道谁能当皇子,所以也没法谋反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葡萄味的水呀
2020-07-25 · 未来很迷茫,不知该往哪走
葡萄味的水呀
采纳数:14 获赞数:110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清朝的立嗣观念不氏差卖同,清朝的时候实行秘密立储,这样做每个皇子都有机会成为储君,也可歼逗以避免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庆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古桥寒雪
2020-07-25 · 古桥寒雪地铁运营啊啊
古桥寒雪
采纳数:90 获赞数:131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清朝当时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比较好,其次就是权利分配,让孩子没有兵力谋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