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资源开发与地质-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结20多年来青岛市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和体会,结合青岛地区的具体自然条件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青岛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以下几点方案:
1)地表水、地下水并重;
2)合理调配、节约用水;
3)合理利用地下水储存量;
4)增大天然补给量;
5)防治污染。
二、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从青岛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现状出发,结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利用和保护,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使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以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态平衡,以便推动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青岛地区的土地资源规划可分为工业城镇区、开发区及工业园、农业区、对外交通用地区、旅游度假区及海水养殖区,现从地质环境角度,对各类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简述如下:
1.工业城镇区
工业城镇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城镇规模不宜过大,人口规模要适当控制,生产、生活用水应以引客水和本地开源节流相结合。
2)严格控制企业排污,加大治理力度,尽量减少排污对土壤、水体等环境造成的环境污染。
3)耗水量较大的工业项目应尽量安排在远离青岛市区和距离水源较近的城镇地段。
4)地势低洼地段应考虑防风暴潮和洪水的侵害。
2.开发区及工业园
开发区及工业园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开发区及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较为严重,植被缺乏,对自然风貌影响较大,建议加强绿化及建造人工景点,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道路边坡、原有采石场边坡及建筑基坑和场地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崩塌、滑坡的发生。
3)严格控制企业排污,尽量减少对土壤、水体等环境的污染。提高海水利用量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3.农业区
农业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农业布局应合理配置,结合当地土地资源状况,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
2)尽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严禁使用高残留的剧毒农药,提倡使用有机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既可使农业高产、丰产,又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4.对外交通用地区
对外交通用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地形坡度较陡的岩质岸区,应注意软弱结构面和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崩塌、滑坡的发生;海相淤泥质土发育地段,不宜作为建筑物天然地基,应进行适当处理。
2)地势低洼区应注意防范风暴潮和洪水的侵害。
3)沿海咸水区应注意防范海(咸)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侵害。
5.旅游度假区
旅游度假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严禁在规划区内采石、采砂,关闭已有采石、采砂场,加强复垦、植树造林,保护自然风景资源。
2)详细调查区内危岩体分布情况,防止产生岩体崩塌与滑落。
3)生活垃圾、污水、旅游垃圾应集中处置,减少旅游污染。
6.海水养殖区
海水养殖区主要位于沿海滩涂地带,均处于高潮滩分布区,地势平坦,海水盐度适中,营养丰富,溶解氧含量较高,污染轻微,地形和底质条件优越。海水养殖区的开发与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养殖区及附近应杜绝污染源的存在,防止海水污染。
2)养殖区应避开河流河道,以免影响汛期行洪。
3)预防风暴潮及洪水侵袭。
4)养殖区距离海岸不宜过远,尤其在砂层分布区不宜修建养殖区,以免引起海水倒灌。
5)养殖区与旅游度假区应统一安排,合理规划,以免影响整体结构。
三、矿产资源开发应预防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青岛市石墨矿储量居山东省之首,另有金矿、花岗岩、大理岩、建筑用砂等,以露天开采为主,主要分布于莱西、平度等地。露天采掘矿坑及堆土,除占据大量土地破坏植被、地表形态外,严重的甚至引起工农业争地的矛盾,露采排土增加了地面的水土流失量。据有关资料分析,采区比未采区水土流失量增大约1000倍,由于机械排土能力差,还易产生滑坡和岩崩。
1.复垦
露天开采严重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平衡,矿区复垦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农业种植、植树造林等,还可用于养鱼,实现山地农业结构的立体布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杜绝各自为政,进行综合治理,这是解决工农业争地矛盾的好办法,是重建生态平衡、控制水土流失的重大战略措施。
至2000年,青岛市历年采矿占用土地总面积1830hm2,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尾矿产生,今后要注意将尾矿作为矿坑的充填物料进行复垦造田,对已有的尾矿山(堆)要推平覆土,恢复耕种或造林绿化、杜绝新的尾矿堆出现,将单纯的排尾系统改造为排尾覆田系统,变害为利,形成良性循环,但对面积、深度较大的矿坑也不必过分强调复垦,可进行修整用以发展渔业或旅游业,还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2.严格控制矿山排污
青岛地区的矿山企业虽然规模、总量不大,但分布比较集中,大多集中分布在莱西、平度等地,矿山污染、侵占耕地、过度开发等现象日益严重,为防止或减少污染,首先要严格管理,严格控制工矿企业的发展规模,对矿山污染大户应限期达到排放标准要求,严格执行有关矿产、土地管理法规,工矿企业的新建、扩建,都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切不可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长远的生态效益。
3.确定合理的排水系统
大气降水、地表径流与矿坑、矿渣堆的关系是影响水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露天采矿,防止地表径流流入采场显得尤其重要,要采取好防渗、排水措施,设立专门性的排水系统。对已停采的矿坑,应采用封闭的方法,进行密封处理,不使地表径流进入矿坑,阻止或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4.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
为了减少尾矿石堆放对矿山环境的影响,要充分利用尾矿石,在各种可能的利用途径方面进行研究,推广、开发新的利用途径,除用于铺路材料、制造建筑材料的原料(如预制件、砖瓦等)外,还可在化工、机械行业利用方面进行综合利用研究。
5.崩塌预防
露天采矿区山体的开裂以致崩塌破坏,影响到地表山体的稳定。露天开采塑造了边坡,随着开挖的深度不断增大,严重地破坏了地应力的自然平衡,可导致人工边坡的变形、破坏和滑移。露天矿边坡破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沿具有明显滑面的边坡失稳、破坏;二是蠕变坍塌变形直至破坏,这首先是产生裂隙,然后边坡上的岩体发生倾倒破坏、膨胀,局部出现滑移,最后导致崩塌,其发展的危险程度随开挖加深而加剧,严重的甚至导致滑坡、渣石流。为预防崩塌的发生,首先应查明矿区及附近的地质条件,特别是要查明软弱结构面的性质、产出状态以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有预防地进行开采;再就是在开采过程中要使边坡坡度做到经济、合理、可行,以防边坡产生蠕变破坏。
四、地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对策
青岛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环境地质问题较多,不同地段影响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的问题也不同,为了确定切实合理可行的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根据不同地段存在的主要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将青岛地区划分为3个大区,即重点保护区、治理保护区和重点治理区,进一步划分为7个重点保护亚区、7个治理保护亚区和5个重点治理亚区。其中治理保护区和重点治理区保护对策如下:
1.治理保护区地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对策
治理保护区为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中等—较差区,分布于重点保护区和重点治理区的中间地带,主要位于胶莱盆地和山前平原区及部分低山丘陵区,根据存在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不同划分为7个治理保护亚区,分别提出治理保护对策。
(1)崂山东南部崩塌治理与旅游资源保护亚区(Ⅱ1)
该亚区位于崂山东南部中低山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该亚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表切割深度较大,坡度较陡,在风化作用、水流动力影响下,具有潜在的崩塌等环境地质问题。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在景点建设时应注意潜在崩塌的危害,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减少旅游污染等。
(2)大泽山外围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保护亚区(Ⅱ2)
该亚区位于平度、莱西北部大泽山外围,呈环带状,地貌类型属低山丘陵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该亚区分布有石墨、金、花岗石、大理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形成了较多采矿坑、矿渣堆,为潜在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采选矿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水使地表水、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规范采矿采石点,矿区复垦植树造林,严格控制矿山排污及开展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等。
(3)北部平原农业生态治理保护亚区(Ⅱ3)
该亚区位于大泽山外围山前冲洪积平原、莱西—姜山—太祉庄—马店—胶州及河套—楼子疃一带剥蚀堆积准平原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该亚区内植被以农作物为主,冲洪积平原部分地段地下水遭受污染,地下水质量稍差,局部剥蚀堆积平原区有少量采矿采石坑及高氟区分布。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严格控制乡村企业排污,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高氟区宜引用客水等。
(4)大沽河下游西侧地下水高氟治理保护亚区(Ⅱ4)
该亚区位于兰底、郭庄—北王珠一带,地处平度南洼东段、大沽河中下游西侧,地貌类型属冲洪积平原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该亚区内植被以农作物为主,地下水中含氟量较高,地下水质量较差。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引用客水资源,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等。
(5)小珠山、铁镢山外围自然生态治理保护亚区(Ⅱ5)
该亚区位于胶南及胶州的小珠山、铁镢山外围和即墨店集—王村丘陵残山及山前冲洪积平原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该亚区存在少量采矿采石坑,冲洪积平原区部分地段地下水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质量稍差。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关闭采矿采石点,严格控制乡村企业排污,复垦植树,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等。
(6)青岛城郊地下水污染治理保护亚区(Ⅱ6)
该亚区位于青岛市城区、高科园及李村—城阳—即墨一线,地貌类型属丘陵残山、剥蚀堆积准平原和山前冲洪积平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该亚区多为城区建筑所覆盖,地表水、地下水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区外围有少量采矿采石坑。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严格控制各类企业的排污,将已关闭的采石坑复垦植树,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等。
(7)滨海地带地下水资源治理保护亚区(Ⅱ7)
该亚区位于各个河流的下游沿海地带,从胶南、黄岛、胶州到城阳一带及金口—王村附近,地貌类型属滨海冲积平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该亚区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地表水、地下水均有一定程度的污染,距离海(咸)水区较近,地下水开采易引起海(咸)水入侵。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严格控制乡村企业排污,严格限制或杜绝地下水开采等。
2.重点治理区地质-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重点治理区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差区,主要分布于工作区西北部的平度市西部、滨海地带海(咸)水入侵区,根据其存在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不同划分为5个重点治理亚区,分别提出不同的治理对策。
(1)胶州湾北岸滨海地带海(咸)水入侵重点治理亚区(Ⅲ1)
该亚区主要位于胶州湾北岸及大沽河下游地带,地貌类型属滨海平原。该亚区多为原生咸水区和海(威)水入侵区,近海地带地表多分布有盐田,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较重。该亚区的重点治理对策是合理开采地下水、引用客水资源、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扩建地下截渗墙等。
(2)大沽河中上游孙受-朴木段地下水污染重点治理亚区(Ⅲ2)
该亚区位于大沽河中上游孙受-朴木段沿河两岸,地貌类型属冲洪积平原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该亚区内地下水污染是最重要的环境地质问题,大沽河接收上游莱西市和沿途各乡镇排放的污水,并通过河床渗漏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较重。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严格控制莱西市及沿河各乡镇企业的排污、加大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等。
(3)平度南洼地下水高氟、漏斗重点治理亚区(Ⅲ3)
该亚区位于北胶莱河东岸,平度市蓼兰、中庄及周围地区,地貌类型为山前冲洪积平原。该亚区地下水含氟量高,地方性氟中毒症明显;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平度南洼降落漏斗,这是青岛地区现有的唯一降落漏斗;该亚区部分地段还存在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潜在矿山地质灾害和潜在沙化。该亚区的重点治理对策是引用客水资源,严格控制企业污水排放,严格控制矿山开采,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等。
(4)平度明村七日潭矿山地质灾害重点治理亚区(Ⅲ4)
该亚区位于平度市明村—张舍—灰埠一带,地貌类型属剥蚀堆积准平原,局部有剥蚀残山。该亚区石墨矿比较丰富,并有大理石矿、萤石矿等,由于矿山开采造成该亚区矿坑、矿渣堆密布,植被、山体破坏,并伴有地下水污染,为潜在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该亚区的重点治理对策是规范采矿点、矿区复垦、严格控制矿山排污及开展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等。
(5)平度灰埠-新河重点治理亚区(Ⅲ5)
该亚区位于平度市灰埠—新河及以南沿北胶莱河东岸一带,地貌类型属冲海积平原区。该亚区原有淡水资源比较贫乏,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咸水入侵,并伴有地下水水质污染。该亚区的重点治理对策是合理开采地下水、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等。
2024-09-2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