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统一文字之前,七国的文字都是什么样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提到,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到“分久必合”,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而这个认同的形成,首先就要感谢千古一帝秦始皇在两千多年前统一了文字。那么,秦统一之前,战国七雄的文字都是什么样的?七国之间的文字真的到了互相都不认识的地步了吗?
在战国之前,华夏民族使用的文字基本上是统一的,比如商朝使用甲骨文,西周和春秋时期使用金文,虽然当时和现在一样存在异体字的情况,但大部分人都是使用“规范字”。然而,从公元前五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战国时期,延续几百年的战乱不仅带来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就连文化也开始“各自为政”。汉朝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写到:“诸侯力政不统于往,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意思是每个诸侯国都不愿意服从周王室,并纷纷将之前统一的文化进行修改,欲成一个独立的系统。
其实从整体上看,此七国文字并非相差甚远,并未达到各诸侯国之间不能辨识的程度,这于七国文字皆出自同一源头有很大关系。可七国文字经露出了渐行渐远的端倪,长此已久,各国文字必然迥异。
赵魏韩皆出于晋,那么这三个属于一个派系,六国文字就能归总为四大派系:楚、燕、齐和晋。在域上这四大派系是独立的。其他一些小诸侯国也几乎都属于这四大派系里。这时候再算上秦国,那就是五大派系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开始曾诏书发至桂林,也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文字的不统一,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也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李斯等人经过对前文字的研究,便创造了新的文字“小篆”,后来又出现“隶书”,七国文字才得以统一。
如果没有秦始皇的统一文字,说不定我们现在也会像,西方的一些国家,分裂不坎!你们感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