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词句中的伯仁指的是晋朝时期的周顗。这句话是当年王导说的一句话,意思是我没有杀周顗,可是周顗因为我而死,我很惭愧。
典故
这里的恩怨情仇,要从王导的哥哥王敦开始。当年王敦叛乱,他的弟弟王导害怕被牵连,于是请求名士周顗进宫求情,请求皇帝能够网开一面。
的确,周顗按照他说的去做了。晋国皇帝免除了对于王导的处罚,可是不善炫耀的周顗并没有将自己向皇帝求情的事情给王敦说。
等到王导被赦免了之后,开始忌恨周顗当年不帮助自己,并将这件事铭记于心。
后来哥哥王敦总揽了朝中大权以后,有一次问周顗这个人怎样,弟弟王导默不作声,于是王敦认为周顗十恶不赦,于是将其杀掉。
后来王导在整理皇室文件的时候看到了周顗为其求情所写的奏章。一时痛哭流涕,感叹“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悔恨自己误解了周顗,是自己的不做声害死了他。
这是这句话的起源和背景故事,后来人们将这句话应用于其他的场合,比如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了别人的损失,包括人身和财产,在表达内心的惭愧时可以用到。
的确,世间很多事情,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是我们能把控的,有些是无法把控的;有些是直接因为我们而起的,有些事间接因我们而起的。我们要做个明辨是非的人、堂堂正正的人。
刘隗劝晋元帝把和王敦有关的诸侯王都杀了,王导作为王敦的弟弟因此事受到牵连,希望伯仁(周顗 字 伯仁)可以向皇帝求情,在殿前率领一家老小对着伯仁说:我这一家百十口人全靠你救活了。 但是伯仁没理他,伯仁进宫后劝皇帝不要杀王导,伯仁出宫时又遇到王导求情,伯仁依旧没有理他,这让王导心里就有一些恨伯仁,伯仁回家后,伯仁又写了奏疏希望皇帝不要杀王导,皇帝确实没有杀王导。
后来,王敦兴兵成功,在京城大开杀戒,对王导说:以伯仁的才能怎么说也可以做三司(司徒 司空 司马)之类的官职吧?王导没说话。然后王敦又问:那么尚书令这样的可以吧?王导依旧没有说话。然后王敦说既然这些都不行,那就杀了他吧,王导依然没有说话,最后伯仁被王敦所杀。
王导在之后整理奏章时看到伯仁为他求情的奏疏,懊悔不已,他只是怨恨伯仁,并没有想杀他,但是他的沉默却导致了伯仁死亡。所以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周顗在生命危急的时候,王导本可以只凭一句话就可使周顗转危为安,但王导却选择沉默从而导致周顗被杀,事后王导后悔莫及,他本不想害周顗,但因为错误的沉默使得周顗蒙难,遂有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