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是一句谚语,意思是:虽然不是我的本意,但是因为我的原因而给对方造成伤害。
这个典故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
王导因受其兄王敦叛乱牵连,生死攸关之际,带着一家子人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这时正好周顗(字伯仁)进宫,平时他们关系很好,便小声对他说:“伯仁,我全家性命就靠你了。”结果周顗并没有理会他,便进了宫。周顗见到皇帝,就给王导求情,说了很多好话。周顗出宫,这时王导仍然在宫门口等着,又叫周顗,周顗没搭理他。一边走还一边嘀咕:“今年杀叛军贼子,换个个斗大金印带在身上”。回家后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言词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
王导不知道伯仁为了救自己,已经几番出手,内心反而非常怨恨他。
后来王敦叛乱成功,总揽了朝政,询问王导:“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两大才子,可否做三司这样的官?”王导不回答。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还是沉默。
后来王导发现了周顗为他辩白的奏章,周顗一直都在维护他,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来而已。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悔恨交集,他回家后对家人说:“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的不作为而死。幽冥之中,我对不起这个良友呀!”
每次看完这个故事,都是感触良多!
伯仁之死,在于人性的不可知。伯仁之前不说,是为了避嫌才没有去理会王导,兆拿让这是为了自保。因为当时没有人敢为王导求情,都怕被当成叛贼一党。不理会王导的相请,是为了向皇帝证明,表示自己的求请是为公而不是为私。伯仁事后得不说,是为了不居功,君子坦荡荡,开口求情是为了朋友之义,而不是为利。
但是,现实中伯仁却是死了!
伯仁之死,问题的根本不是王导的误会,或者是伯仁的不明言,而是在于朋友之间的信任到底有几分?
伯仁有错吗?自始至终伯仁没有错,因为他完成了朋友的相托,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
伯仁冤枉吗?肯定冤枉!因为他错估了王导的胸怀,他认为君子相交贵乎于心,但是现实中终归是有残酷的族局一面。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破琴绝弦”,因为世上以没有他的知音,敏猛真正的知音确实一世难求。
伯仁心地善良,为人志诚,但不善言表。帮了人却做了恶人,好人不得好报,这是他傻还是他呆?其实只是个性而已。当有真正能够了解他的,就自然能够以心相交,只不过,王导并不是知音。
关系到王导的生死,伯仁没有犹豫,果断出手。关系到伯仁的生死,王导最后选择了沉默,沉默是因为信任的丧失,而信任从最初开始,就是不是在王导心中真正存在过?
伯仁死了,是因为王导不信任,而伯仁却是非常信任这位老友,因为双方的信任关系不对等,矛盾才发生了,最终不可挽回。
王导对伯仁的怨恨,这实在是人性本质的丑恶一面,以己度人。现实中,人性都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且怨恨报复之心人皆有之。对自己有利的,自己就会欢迎,对自己不利的,不管对错,就会本能地抵触。
人生一世,不想害人,却经常无意之中对旁人造成伤害。反思自我,如果时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或许会减少很多伯仁。从狭义上来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还是多些信任,少些猜忌才好。
现实生活中,“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句话从广义上去理解,那就是责任。对旁人,对社会,你要有责任感,如果没有,那就是害人害己。人人都可是伯仁,人人也可是王导,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要因为自己,而对别人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