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写小说时,下笔为何会那么绝情?

 我来答
烟苑博zW
2020-09-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张爱玲的小说来自于个人的遭遇与对人生的认知,所以其文章也如此伤情,以致达到了移情于物的境界,故此让人有感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笑诚uj
2020-09-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96
展开全部
  • 张爱玲童年的时候见多了刻薄的场景。
  • 张爱玲的家人对她不是很疼爱,她将内心的不顺用文字表示出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东篱看古今
2020-09-30 · 冷眼看历史,冷静写文章。
东篱看古今
采纳数:18 获赞数:71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张爱玲是悲观主义者,她的这一性格特征在她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绝情而警醒。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芊芊爱教育
2020-09-30 · 活到老,学到老,芊芊每天教你新知识
芊芊爱教育
采纳数:2402 获赞数:37191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张爱玲在爱情里受过伤,她的文字反应了她对爱情的悲观看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萧砚歌
优质答主

2020-09-29 · 士当弘毅,任重道远。
萧砚歌
采纳数:11 获赞数:31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的小说世界充满了悲剧感,荒诞并且畸形,其笔下人性的自私、冷漠、虚伪、变态一览无遗;爱的虚假、生命的残酷与悲凉处处可见。每个角色都生活在荒凉和黑暗中,不管如何挣扎,都逃不出时代的梦魇。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旧贵族的最后一个代言人,下笔如此绝情?


01

张爱玲的家族就是一个小小的“清朝”,祖父是满清的大臣,祖母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女儿。他们留着辫子、纳妾、抽鸦片、捧名伶、赌博、莳花养鸟,游闲地品咂昔日的容光。

她的父亲有旧式的文化教养,西方文化似乎未对他发生过影响,他有一切遗少的恶习,挥霍祖产、坐吃山空、养姨太太、赌博、逛堂子,无所不为。

她的母亲虽出生于传统世家,却受西方思想影响,又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因而对男女不平等及旧贵族的恶习深恶痛绝,对丈夫的堕落无法容忍。

父母的争吵伴随着她的童年:“他们剧烈地争吵着,吓慌了的仆人们把小孩拉了出去,叫我们乖一点,少管闲事”。

长时期的矛盾与对立后,张爱玲的母亲在三十岁时扔下两个孩子,远涉重洋到英国留学。

这一年张爱玲只有四岁,稚气未开,母亲一走了之,母爱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她生活在一个已是残破不全的家庭中,成天由保姆带着在院子里,或者到公园、亲戚家玩。

这段时间,张爱玲姐弟最快乐的事,是母亲从英国寄衣服和玩具回来。但来自遥远异国的礼物,无法替代母爱,只能聊以寄托一点情思。

她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物质生活虽然富足,但缺少了情感的滋润。母亲远走高飞,让她有了对母亲“罗曼蒂克”的爱,却又对母亲产生了生疏感。

四年之后,她母亲回国,领她出去,穿过马路时偶尔拉住她的手,她便感到“一种生疏的刺激性”。

爱,有时候就是一种回忆,但回忆需要故事来充实。

母亲回国后的一段时间,是张爱玲童年家庭生活最幸福的一个时期,她跟着母亲学画画,学钢琴、学英语,她把家里的一切都看作是“美的顶巅”。

在母亲的坚持下,十岁的她,被送去美国教会办的黄氏小学插班入学。

母亲终于给了童年的张爱玲一些可供回忆的爱,以至于十几年后,张爱玲在散文中写到那段生活时,一往情深:她之所以没有更换这个她认为“恶俗不堪”的名字,也是为了纪念她母亲送她上学时“取名字的时候的那一点回忆” 。

但是这段幸福的生活,对成长中的张爱玲来说既是开始又是尾声,而且过于短暂了,只有两年时间,期间还伴随着父母越来越激烈的争吵。

她父亲未能遵守“戒除鸦片”的诺言,又想榨尽她母亲的钱,使其想走也走不成。她的母亲回国想挽救婚姻的愿望落空,父母终于离婚。

不久,她的母亲再度漂洋过海,寻找自己的自由去了。张爱玲和她的弟弟被扔在了父亲那个死气沉沉的家里。之后,又在继母治下生活,受尽委屈。

张爱玲就在父母的争吵、分离、复合、离婚的过程中,走完了她的童年、少年时期。


02

父母离婚,母亲再次远走国外,似乎没有给张爱玲带来多大变化。但母亲的短暂出现,把另一种生活方式,另一种“家”的概念推到了她的面前。

母亲的生活方式及文化教养都是张爱玲向往的,母亲生活的家,在她看来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一切,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都在这里了。”

对父亲在一起生活的家,“那里什么我都看不起,鸦片,教我弟弟做‘汉高祖论’的老先生,章回小说,懒洋洋灰扑扑地活下去。”

对母亲的生活方式与家的理想化,让张爱玲无法认同在父亲家的生活,尤其是父亲再婚,继母进家以后,张爱玲住在学校里,很少回家。

张爱玲的中学生活是孤独的,她向往的母亲已远去法国,她也过早地被家庭放逐,虽然此时她还未彻底失落于家庭,但她与家庭的联系已是脆弱不堪。

长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实际上成为关注她成长的唯一的亲人,尽管他的方式是女儿不能接受的,但毕竟在履行着他的义务与责任,也留下了许多亲情的回忆。

父亲发现了她的文学才华,鼓励她学做古诗,为她童年戏写的《摩登红楼梦》代拟回目,他以旧式的教养来欣赏和培养女儿。

但是,一场激烈的冲突过后,她永远逃离了父亲……

中学毕业,她的母亲从国外归来,本想与她父亲面谈张爱玲出国留学的事,但她的父亲避而不见。

无奈之下,张爱玲直接向其父亲提出,张爱玲事后在《流言》这本散文集里回忆说:

“我把事情弄得更糟,用演说的方式向他提出留学的要求,而且吃吃艾艾,是非常坏的演说。”

她父亲不能忍受“多少年来跟着他,被养活,被教育,心却在那一边。”

他因而大发脾气,继母也在一旁用极刻薄的语言挖苦嘲讽了张爱玲母女。留学的事被搁了下来。

后因与继母发生冲突,张爱玲遭到父亲一顿拳足交加的毒打,父亲扬言要用手抢打死她。之后又被关在家里半年多,病了也不让请医生,差点死去。

这一次的不幸遭遇,是张爱玲生平以来,最激烈最沉重的一次打击,她不仅对赖以生存的家庭和亲人产生了绝然的感情,对自己的生命意义也产生了疑问:

“我希望有个炸弹掉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朦胧地生在这所房子里,也朦胧地死在这里么,死了就在园子里埋了”。

在半年病卧床上又得不到医治的时间里,张爱玲对生命的暗淡与苍凉有了切实的体验, 她断绝了她与父亲之间的最后亲情,逃离父亲,到母亲那里去。

几年以后她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流露笔端:

“当真立在人行道上了,没有风,只是阴历年左近的寂寞的冷,街灯下只看见一片寒灰,但是多么可亲的世界呵!我在街沿急急走着,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

以后她再也没有回过父亲的家,她从此失落于父亲的家,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少女,她从此失去了父亲。

怀着喜悦的心情,她奔向母亲,奔向新的生活方式,她就要和心仪已久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了,那是她多年来向往的天地,也是她作为一个未成年少女最后的亲情,最后的依托。

而母亲给予她的是什么呢?


03

张爱玲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太有限了,四岁以前没有什么印象,能记起的只有八岁以后那两年多的美好时光。

在张爱玲早年人生道路上的几次关键性决择上,她的母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她的母亲“象拐卖人口一样”把她送进了西式学堂,又是她的母亲鼓动她出国留学。

母亲对她来说,却像是遥远的梦,一次又一次地不期而至,又飘然而逝。在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时期,母亲给予她片刻的温暖又将她扔进黑沉沉的寒夜。

母亲的教养与生活方式诱惑着她。在孤独与寂寞中,幼稚的张爱玲美化母亲,美化将要与母亲在一起的生活,而美化了的期待很快给她带来失望,张爱玲在与母亲的相处中,又一次被推入了失落的深渊。

未逃出父亲家之前,她的母亲秘密传话给她“你仔细想一想,跟父亲,自然是有钱的,跟了我,可是一个钱也没有,你要吃得了这个苦,没有反悔的。”

淡漠的情感实际上已表达出了对受难中的女儿的拒绝。

张爱玲因此而“痛苦了许久”,也是在做出“理性”的选择后,才逃离父亲奔向母亲的,她后来说“这样的出走没有一点慷慨激昂,我们的时代本来不是罗曼蒂克的。”

张爱玲投奔母亲后,被要求以两年的时间学习“适应环境”,要在极窘迫的处境中仍要学做“淑女”,她要接受的训练包括煮饭、用肥皂粉洗衣、练习行路的姿势、看人的眼色、照镜子研究面部的神态……

张爱玲在这一系列刻板细致的规范下,感到了自己的无能。

她的母亲显然没有自省女儿没能按她的标准成长与发展,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却在以她的言行表现出,对女儿做不成“淑女”的不耐烦和失望。

“我母亲从法国回来,将她睽隔多年的女儿研究了一下。‘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她告诉我,‘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处处受痛苦’ 。”

张爱玲从小由仆人带大,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因而丧失了料理日常生活的部分能力,在日生活里显得很笨拙。

但在文学的世界里,她的天性得到了自由发展。三岁背唐诗,七岁即写小说,在文学上的天赋,受到包括她父亲在内的许多人的赞赏。

她的母亲对其文学天赋却视而不见,漠视其创作才华。也许她认为写作只有成为“淑女”教养的一部分才有意义,她从未在文学创作方面给过女儿鼓励。

她以自己作为范本,昭示着女儿的“无能”、“宁愿看你死”的话宣告了女儿的毫无价值,摧毁着她生存中仅有的自信。

在母亲严厉刻板的目光审视下,张爱玲因写作的成功而建立起来的自信心被摧毁,在孤独的清高中,有了浓重的自卑感。

“我等于一个废物”,她不止一次地表达过近似的意思:“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出惊人的愚笨。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刻板的“两年培训”失败了,她的性格更趋风内倾,更趋敏感,更加走向自我封闭。

情感的淡漠,使女儿万般无奈下投奔母亲,却成为母亲无可奈何的负担。对母亲幻想中的爱,终于轰塌,也轰毁了张爱玲少女时代残存的最后一点亲情,最后一点希望。

《曹七巧》话剧剧照

张爱玲的笔下,从未歌颂过“母爱”,相反,却塑造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那自私、阴鸳、狠毒的“母亲”形象。

她对亲生母亲的爱被现实的冷漠的母女关系轰毁,继母又曾与父亲一道虐待她,这样造成的心理创伤尤为深痛。

“仰脸向着当头的烈日,我觉得我是赤裸裸的站在天底下了。”

这是张爱玲逃离父亲,又失望于母亲的最后感受,是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惶惑与孤独。


04

父母长期不合,争吵、分开,终至离异。

带着鄙视与愤恨,她逃离父亲,也就把自己从父亲的家永远地放逐出去了,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回过父亲的家。

怀抱一线希望投奔母亲,却被琐屑的难堪撕碎了对母亲的爱,她走不进母亲的情感,也走不进母亲的家,她成了“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的“家庭的失落者”。

人伦的亲情连同父慈母爱的“家”的观念一起被摧毁, 寂寞一生的张爱玲,没有过真正的家, 孤独与寂寞才是她的家。

“失落者”的阴影,不自觉地左右着对她外部世界的感受态度,形成她封闭的生活圈子,对周围“危机四伏”的状况,对人性中的“ 恶”,她比别人更敏感。

她带着一颗损伤的心灵,被孤零零地抛到人世间,在茫茫人海中去寻找自己的生存位置时,将笼罩在内心的家庭生活中的阴影,投射到她的小说世界。

我们常惊叹张爱玲下笔不凡,在《传奇》中对人性的理解如此深刻、冷酷,道别人所未道。

在小说世界里,她以“人世挑剔者”的眼光,无情地剖析着人性的丑恶,她写的是软弱的凡人,不是英雄,不是完人,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

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一些时代的失落者,他们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仍就为旧的生活方式将自己封闭着,注定会被时代抛弃。

如果没有家族的失落,以及动荡社会的沉落感对她的影响,还很难说她笔下的角色,特别是女性都会是以悲剧收场;也许, 她对历史文明的认识又当别论,奈何,她所处的家族和时代成全了一个失落者,孕育了一个下笔最是绝情的张爱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