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哪些不符合史实的地方?
夸张化的描写、脑补人物感情之类的都不算错误,这是通俗历史小说(算小说吧?)必须的。
错误其实也有不少,我注意到的错误就有好几个,包括只描写一个方面以至于有误导性的陈述。
明英宗真的不算“好人”。例如书中着力渲染钱皇后这件事,其实朱祁镇没抛弃钱皇后的同时也没抛弃其他嫔妃,一边共患难跟其他嫔妃生了几个儿子(不过跟钱皇后感情深也不假,他留下遗嘱要与钱皇后合葬)。书中还刻画了朱祁镇与袁彬的深厚友情,倒没提后来朱祁镇复位之后,门达诬陷袁彬,朱祁镇说随便门达怎么整袁彬,不整死就行。朱祁镇这辈子的正面事迹主要是废除陪葬制。
明英宗朱祁镇像
2. 朱佑樘出生这段为了突出“人性的光辉”而篡改事实。朱佑樘的母亲淑妃纪氏美丽机敏、通文字有才华而受宠,并不是相貌平平但为人端庄什么的。事后纪女史发现自己怀孕,非常恐慌,吃堕胎药而没有效果,这段书中完全不提。万贵妃知道后非常生气,派宫女去究治,宫女怜悯纪女史而谎称纪女史是得了肚子肿胀的病,这段书中有提。纪女史生下朱佑樘后大惧,要守门宦官张敏把孩子溺死,张敏认为不该放弃而把孩子抱走抚养。这段在书中被篡改成了万贵妃派张敏溺死孩子,被张敏偷偷抗命抱走抚养。书中所有纪氏因畏惧而想要杀孩子的事件都被删除或篡改了。
明孝宗朱佑樘像
后来张敏梳头时将孩子一事告诉朱见深,其实是怀恩开口说的,书中这里把怀恩去掉了。之后皇帝派人来接皇子、纪氏与孩子告别等,书中基本符合历史记录。纪氏被害死,追封淑妃。张敏听说后甚为惧怕,吞金自杀而死,书中为了突出张敏形象而没提张敏是畏惧而死。
明朝那些事儿原话是这样的:“听到纪妃去世的消息,宦官张敏苦笑着叹了一口气:‘这一天迟早会来的。’ 几天之后,他在后宫吞金自尽。” 明史是这样的:“敏惧,亦吞金死”。明朝那些事儿把张敏的“惧”删掉了,换成了大义凌然英勇就义的感觉。
3. 朱见深是个明君,至少前期是个明君。成化年间他任用李贤、商辂、彭时等贤臣,平反于谦,减免税负,平定叛乱等等,史称成化新风。在书中为了把朱见深塑造成一个懦弱无能的年上控,把成化新风完全删掉了。
明宪宗朱见深
4. 张璁是成就非常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而且为官清廉,历史评价极高,有人把他与范仲淹相提并论。在明事中,简直像跟张璁有仇一样,完全不提张璁的政绩、改革,把张璁说成是一个投机起家、无所事事、心理变态、惨淡收场的弱智。张璁是议过礼、整过人,但他的贡献也非常大。书中这是篡改历史事实,使读者对张璁有非常大的误解,也使张璁的形象过于平面化,不利于小说塑造人物,不知道为何要这么写。
嘉靖前期内阁首辅张璁
可以看出这些错误都是因为先给人物定性,然后再把史料往人物性质上靠的结果。也因为这一点,明事的人物往往太简单化了,如果把真实史料列出来,人物会复杂很多。虽然当年明月在书中也多次说到一个人是不能非善即恶的,也没有直接以善恶定性人物,但他给人物定性质、性格,然后人物的一切都围绕设定转,和非善即恶实际上是一个道理的,虽然可以使明朝那些事儿更容易阅读,但是舍弃了部分真实性,也可能丢失了人物的立体性。所以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可以配合维基百科乃至明史原文,以便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些历史人物。
有人没有意识到篡改历史的严重性。明朝那些事儿是广泛流传的通俗历史小说,并号称有据可查、基本符合史实,但是对有些重大问题上却篡改史实,造成误解。就拿上面说过的张璁为例,张璁几百年都被认为是贤相,他的改革卓有成效,不愧对国家。这样一个人却在当代突然变成了一个看过明事的人大多唾弃的卑鄙无耻的废物,可以说张璁一世英名却被明朝那些事儿给毁了。看过明史的人少之又少,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却非常多,其中大部分人偏偏又把明朝那些事儿当史料来看;这些人再把“张璁小人”这一信息传播给别人,张璁的民间形象就完全毁了。这非常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