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正确进行数学启蒙,让他轻松玩转数学?
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柏拉图。
数学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到买东西计算价格,大到火箭升空的运行轨迹,这些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在幼儿时期进行数学启蒙,这无疑是所有家长朋友们的一个共识。
小叮当是一位刚刚满两岁的小朋友,他是妈妈眼中的聪明孩子。因为刚刚满了两岁,他就能说出大段大段的话语,对新知识的吸收和接纳都非常的迅速。
有的绘本看过几遍之后,在妈妈下一次读的时候,她就能马上的接出下面一句话。但是这样的认知,在妈妈为他进行数学启蒙之后就完全大变样了。
从最简单的数数开始教起,小叮当用了两周的时间,才勉勉强强的数到了10,而且数的时候还老是出错。
小叮当的妈妈不禁开始想,难道我的孩子在数学方面就是个学渣吗?我是不是应该放弃他的数学培养而着重关注他以后在文学上的发展呢?
一、为什么要进行数学启蒙呢?1.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孩子认知的发育离不开思维逻辑的提升。那么如何去对思维逻辑进行训练,成为了孩子认知发育的重中之重。
数学中所体现的逻辑思维训练是其他的学科所不具备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把一个东西从无到有,并且最后具象化在自己的脑中,是思维逻辑形成的基本原理。
数学的训练方式则是通过抽象的思维逻辑,最后具体到如何解决问题的一门学科。本身就是锻炼思维逻辑的一个最佳途径。
2.与生俱来的数感。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一个空间里分别放上两堆一样的物体,但是一堆数量少,一堆明显数量更多。
依次将四十八个半岁的的小朋友带入这个空间,让他们去分辨哪一堆物品多,哪一堆物品少。实验的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小朋友都能分辨出较多的那一堆物品。
这一种对数量估算的能力,是无需经过培养,天生就有的一种模糊计算能力。也就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数感。
模糊计算能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适当的数学启蒙则能将这种与生俱来的模糊计算能力,通过人为的训练转化成一种具体计算能力。
3.我国教育大环境。
虽然我国教育一直在倡导减负,并且在幼儿教育方面也一直提倡学习国外的那些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方法。但是应试教育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还是我国教育方式的主流。
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适应小学乃至到大学的学习方式,在适当的时候开展数学启蒙是非常有必要的。
很多家长认为数学难教,数学启蒙总觉得像在做无用功,或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孩子最后收获到的学习成果不成正比。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家长走入了数学启蒙的误区。
二、数学启蒙有哪些误区呢?1.认为数学就是数数。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正确的从一数到100,就已经算是对数学完成了启蒙教育。其实这个是很不正确的。数学启蒙的内核应该是告诉孩子一个完整的思维逻辑,让孩子有通过思维逻辑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很表面的去认识一些数学里面的常识,就算了解数学了。
2.必须通过不停的做题来锻炼数学能力。
口算题、心算题、100以内加减法等等,基本上都是学龄前儿童的必备习题。
小露珠再过不久,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但是她一点也不想成为小学生。因为小露珠的妈妈告诉她:只有完成了这本趣味数学题才有资格成为一名小学生。
每次听到妈妈念:“这个笼子里面关了10只鸡,5只兔………”小露珠就感到头疼无比,因为她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要把鸡和兔子关在一个笼子里,同时她更不能理解,为什么她数清楚了鸡和兔子的腿就能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呢?
虽然反复的练习与积累是数学成绩提高的一个关键,但是这样的练习,我们应该更多的放在孩子上小学以后。在启蒙阶段,我们还是应该更多的以引起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这样的教育模式为主。
3.会做题就是理解数学了。
这样的误区绝大多数时候是因为我们身边如过江之鲫的教育机构造成的。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教育成果侧重在“做出成果”这样的功利性目的上。
大部分的教育机构以及他们出版的书籍,对于数学的各种概念基本都是一带而过。着重讲解的都是数学中大部分存在的定式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言道的“套路”。
课后所留下的习题也都是以这种套路题为主,让孩子们都造成了一种得套路者得天下的错觉。这种方法虽然能让我们很快的掌握数学的方法,但是这明显就忽略了学习数学这件事的本质。让孩子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认识形状。
小朋友一岁之后往往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都非常的感兴趣。家长可以通过引导让他发现他喝水的杯子是一个圆柱体,头上戴的小帽子是一个圆形,孩子手里的小积木可以是一个正方形,也可以是一个长方形。
2.折纸。
折纸本身就是一个趣味性非常强的小游戏。让孩子对轴对称,大小变换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对于孩子空间想象力的萌生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3.绘本阅读。
绘本阅读是绝大多数孩子都非常喜欢进行的游戏之一。选择适当的数学启蒙类的绘本,可以更大的提高孩子对数学启蒙的接受度,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数学的概念。并且绘本中还包括了许多数学逻辑,比如测算、序列、统计等等。
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本风靡全球的数学启蒙绘本。
《小羊睡不着》、《先有一个苹果》、《搬过来,搬过去》、《天生一对》
建议一,利用环境中的数学,强化孩子数学思维
家长可以适时抛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难题,邀请孩子一起帮忙解决。比如,今天要家庭聚餐,带着孩子数一数要来几个家庭?分别有多少人?他们大概什么时候会到?需要多少个碗和多少双筷子?这可以帮助孩子强化数数的技能,并能接触一些简单却常见的加减运算,培养数感。
今天去超市购物,请孩子算一下其中几样物品的价格并付款,或是让孩子帮你数一数买了多少个土豆,多少瓶牛奶?同样的,重复地帮助孩子进行加减训练,并且能让孩子对金钱有认识,将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金钱联系起来,具象化的知识更有利于孩子记忆和理解。
今天出去旅行,多多关注一路上的路牌,距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公里?导航显示还要多少分钟可以到达?虽然速度公式不要求在一二年级就掌握,但前置性的接触可以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抽象的公式如果能与具体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日后孩子遇到生活应用题,就能很好地理解并解答。
建议二,用“数学的语言”,引导孩子进行数学思考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用到数学语言,只是太过简单,所以作为家长可能会忽略这个孩子绝佳的学习机会。家长可以通过提高数学语言在生活中使用的频次,强化数学语言在孩子脑海中的记忆,使其在下一次遇见相似场景时,能够快速回想并模仿你的语言,进行表达或者回答。
比如,只带了十块钱去便利店,买糖用了三块钱,那么我们剩余几块钱呢?
买淮山时,要长一点的还是短一点的?大盒饼干比小盒饼干多了五包,大的15元,小的10元,我们要买便宜一点的还是贵一点的?要买写字用的笔,要粗一点的还是细一点的?买便利贴,要长方形形状的,还是三角形形状的?
建议三,寓教于乐,在游戏中体验数学乐趣
比如,让孩子角色扮演超市收银员,帮助你结算金额。除了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习2个2个数、5个5个数、接着数等计数方法。土豆买了三袋,一袋有五个,那一共有多少个呢?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7sbICGoPmIuoqU4emmp3w
希望可以帮到您和您的宝宝。
《洪恩宝宝学数学》是一套体系比较完整、内容比较全面的幼儿数学教育产品。它围绕数学教育知识点构建教学体系,充分展示了数学教育独有的风格,同时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大量选用了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素材,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接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