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活出幸福感呢?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会觉得让人感到幸福的时候很少,而让人感到不顺、烦恼甚至愤懑的事情倒是很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幸福感很少。感觉不幸福的人总会抱怨自己什么都没有,于是就会为没有拥有的东西而苦恼。其实,幸福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东西,只是他明白,他拥有的是他最想要的。之所以有的人感觉自己是不幸的,而有的人却感觉自己是幸福的,主要就是人们的心态不同。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每一个生命其实要为自己找到一个生存的理由,找到一个长远的目标。如果一个没有目标的生命,我们的身体他其实也在那里充满了茫然,他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快乐。那么快乐我想他不仅仅是一种短时间心理的反应,而是一种能够长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果我们的生活变的有意义和快乐,这就是幸福。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可能由于苦难,由于贫困,我们常常会觉得当我们拥有了什么我们才能谈幸福,但是幸福真的不是物质的东西,它其实是一个精神的产品。” 其实,幸福感也就是一种自我感觉。一个人是否幸福,过得好不好,最终都得回归到自我的内心。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你就是幸福的;反之,如果自己感觉不到幸福,即使别人看到是你如何的风光,你的内心依然是一片黯淡。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幸福感。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的明白自己这一辈子到底要什么。
我们每个人如果要增加幸福感的话,就应该学会珍惜时间和生命,对每一天都充满着新的热情和活力。我们每个人在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的时候,也就要把自己想象成又获得了一次新生一样,你的生命开始了新的一天,一切对你来说都是新鲜的,你用新奇的眼光与心态去重新发现。这也就是像古人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会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我们做为一个普通的人,外部环境我们是改变不了的,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心态,尽可能的去创造一个有益于自己发展的心里环境。因为,真正恒久的幸福感是来源于具有生活目标的心灵,而依赖外物所获取的幸福感肯定都是不会长久的。
就像一位哲人说的那样:“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都随着我们心性的改变而改变。那个瞬间我懂得了,以前我眼中的不美和缺失,其实不是世界的不美和缺失,而是我内心的不美和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