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为什么有的自称臣有的自称奴才,二者有区别吗?

清朝汉族大臣和满族大臣的自称差别是什么?... 清朝汉族大臣和满族大臣的自称差别是什么? 展开
 我来答
向死而生的态度
2019-09-02 · TA获得超过390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20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1.5万
展开全部

我们在看清朝的电视剧中,发现在朝堂上部分大臣在皇帝面前会称自己是“奴才”,而部分臣子却称自己是“臣”,为何同一个朝堂上有两种的称谓?特别是在《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中,纪晓岚在皇帝面前始终自称“臣”,而和珅却一直自称“奴才”。原来这与满族的等级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在满族没有建立王朝之前,他们的部落里面有着深严的等级制度,所以在建立王朝之后这样的制度也一直延续下来。之所以在清朝会出现臣和奴才的两种叫法,是因为清朝的统治者想要打击汉族大臣的地位。在清朝不管汉人的官职做得有多大,他们也无法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只有满族的大臣才能使用这两个字。

满人在没有入关前,他们实行的是奴隶制度,所以实行的是主仆关系。因此只有满族大臣或者加入满级的汉人大臣,才能在在皇帝面前自称为奴才,代表着与皇帝是主仆关系,同时也表示是皇帝的家奴。所以在皇帝面前始终会认为奴才是他的人,会对他忠心耿耿。如果汉臣在皇帝面前自称为奴才,不仅没有向皇帝表明忠心,反而会让皇帝有被冒犯的感觉,因此是会受到处罚的。

在现代,我们会认为奴才是一个贬义词,是一种身份低微的表现,但是在清朝奴才却是代表自己与皇帝是一家人,所以能够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stanywhite
2019-08-15 · TA获得超过740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632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288万
展开全部
二者有区别
清朝时期,奴才一词,最开始是宫女太监在面对上官或者皇帝、娘娘时的自称。到雍正时期,这个自称开始蔓延。入了旗籍的,都叫包衣阿哈,也就是包衣奴才。这些旗人在面对同样是满籍的上司时,自称奴才。但是面对的是汉人上司,就不能自称奴才了。因为旗人是满族的包衣阿哈,和汉人没有这样的从属关系。
所以,电视里简化了一下,满臣对皇帝自称奴才,汉臣则是自称臣。当然实际上,也有汉人入了旗籍的,一样也可以自称奴才(如曹雪芹家)。另外还有就是媚上邀宠的臣子,也可能会自称奴才。
清朝的包衣奴才有些待遇可不低,如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开始是多尔衮的王府包衣,多尔衮死后被定罪,曹家加入了正白旗,可以说曹家的家产早先就是仰仗了旗籍的庇护和照应得来的。
满清时期,自称奴才的,可不一定是低品阶的官员。而且这样的自称,在当时甚至还是“荣耀”。乾隆时期,大臣联名时,如果只有满人,可以写奴才某某、某某、某某这样。而一旦里面哪怕有一个汉人,都只能写臣某某、某某、某某这样。也就是“奴才”只能是旗人的自称,汉人不算奴才,也不能这样自称。甚至可以认为“奴才”在当时是“自己人”,而“臣”是外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豌豆Eva
2019-08-30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96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09万
展开全部
奴才和臣都是大臣们的自称,并不表示奴才就比大臣低一等,清代奴才与臣的称谓,民间有一个朴实的观念,就是满臣自称奴才,而汉臣自称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历史中的轮回
2019-08-31 · 专注我的世界教程,带你发现更好玩的东西
历史中的轮回
采纳数:80 获赞数:733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是有差别的,一帮而言自称奴才的,都是满足大臣,他们有着主仆观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趴趴猫90
2019-08-30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6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3.7万
展开全部
看电视剧记得是,自称是奴才的好像都是皇宫内的宦官,在上朝的时候,朝中好像自称是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