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400米训练的计划
我们学校在一个月后就要运动会比赛。我是一个志愿者,负责对400米,以及400米接力的运动员提供训练帮助,但我对此训练并没有什么经验。所以想让懂的人来帮忙出一个计划。以及这...
我们学校在一个月后就要运动会比赛。我是一个志愿者,负责对400米,以及400米接力的运动员提供训练帮助,但我对此训练并没有什么经验。所以想让懂的人来帮忙出一个计划。以及这一个月到底能不能提高,如何提高运动员。非专业及复制勿进。
展开
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展开全部
一、引言
400米跑是短距离跑中距离最长、最难跑的一个项目。运动员要在这个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不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身体训练水平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还应具备卓越的速度、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的素质,以及出色的跑的技术和合理的体力分配。
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结构、机能认识越来越深刻。训练观念、结构、负荷、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对400米跑训练本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而清楚400米跑的训练本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确立正确训练指导思想,科学设计训练结构,准确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和控制训练负荷。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和控制运动员潜在的产生能量的能力,并使其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竞技能力。
二、供能特点
美国著名运动生理学家福克斯曾指出:“训练计划应该选择能发展运动专项中主要利用的能量系统的供能能力。”因此,要制订一份较为科学、合理的400米跑训练计划,就需首先明确该项目的供能特点。
众所周知,人体组织细胞中存在有三个不同途径的能量生成来源,所组成的能量供应体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个供能系统,即ATP-CP系统(也称磷酸原供能系统)、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这三个供能系统并不是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互相协调、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能量供应体系。
美国学者格拉德罗、戴利、莱克等长期对400米跑的研究表明,400米跑时,其能量来源于:1、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分解(占30%~35%);2、无氧糖酵解过程产生的ATP(占55%~60%);3、有氧代谢过程产生的ATP(5%~10%)。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员在400米跑时需要最多的是无氧糖酵解过程所产生的能量,这可从运动员在400米比赛后发生明显的乳酸中毒现象中得到证据。
德国学者金德曼和柯尔的研究表明,400米跑成绩在45.5秒以内的世界水平的运动员,其跑后的最高血乳酸浓度同其他各种方式活动相比最高的,达24.97毫摩尔/升,同时PH值降至6.923(PH值降低意味着氢离子浓度上升)。施纳贝尔和金德曼二人的研究表明,径赛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乳酸供能能力;2、非乳酸供能能力;3、有氧代谢能力。在持续较短时间至精疲力竭时,这三个因素对400米选手的影响分别占60%、35%、5%。可见,运动员的乳酸供能能力是影响400米跑成绩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三、结论
在400米跑中,速度、速度耐力和有氧能力等不同的人体工作能力与能量代谢的类型密切相关。按能源物质输出功率的大小,依次是糖酵解、磷酸原和有氧氧化。所以400米跑训练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以速度为基础,速度耐力为核心,有氧能力为保证,力量耐力是关键,合理分配全程跑速,全面发展,有所侧重。同时,通过改进技术和节奏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最终达到延长高速跑的距离,提高400米专项成绩的目的。
四、发展途径
1、发展非乳酸能代谢能力(速度能力)。
常采用运动时间少于10秒(20~80米段落)的极限强度或次极限强度(95%~100%强度)的重复训练法或间歇训练法。间歇时间较为宽松,应在运动员基本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次(组)练习,重点突出练习强度。
(1)间歇跑8×30米×3~4组(练习间歇2~3分钟,组间歇8~10分钟)。
(2)重复跑3×80米×2~3组(练习间歇3~4分钟,组间歇8~10分钟);
(3)间歇跑4×60米×3~4组(练习间歇2~3分钟,组间歇8~10分钟);
研究表明,CP再合成的恢复速率大约30秒(50%)、1分钟(75%)、90秒(87%)、3分钟(98%),故每组训练总量可控制在100~250米,课训练总量可控制在500~900米,为保证肌肉中的CP得到及时补充,恢复间歇2~3分钟是不可缺少的。
2、发展乳酸能无氧代谢能力(速度耐力)。
常采用运动时间在11~80秒(80~600米段落)的次极限强度和极限强度(90%~100%强度)的间歇训练法或重复训练法。间歇时间应予以控制,应在运动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次(组)练习。
(1)间歇跑4×100米×2~4组(练习间歇1分钟,组间歇6~8分钟);
(2)4×(150快跑+50米走)×2~4组(组间歇8~10分钟);
(3)3×(200米快跑+200米走)×3~5组(组间歇12~15分钟);
(4)3×300米跑×3~5组(练习间歇3分钟,组间歇15~20分钟);
(5)2×500米跑×2~3组(练习间歇5分钟,组间歇20~30分钟)。
3、发展有氧代谢能力(一般耐力)。
有氧代谢的输出功率虽然最小,在400米跑中所占供能比例仅为5%,但它是运动员承受运动负荷和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因此训练过程中应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常用持续训练法和循环训练法。
(1)间歇跑4~6×800~1000米(练习间歇4~5分钟);
(2)越野跑4~6公里;
(3)循环性练习(一般性身体训练,辅助性身体训练等);
(4)球类运动。
4、发展力量耐力
(1)一般性力量耐力
一般性力量耐力是指用负重杠铃或阻力训练器进行的力量耐力训练。如负铃半蹲,训练负荷一般控制在运动员身体重50%,练习次数要求达到最大次数,直到疲劳不能正确完成动作为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供氧能力和糖酵解供能机制。确促力量耐力的增长。练习组数应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是在保证每组都能达到最高重复次数的前提下,确定练习组数。
(2)综合性力量耐力
综合性力量耐力是指利用8~10公斤沙袋,负重背心或3~5公斤的实心球完成的一些力量耐力练习,也指那些利用山坡、水、沙地、雪地、活动跑台等提供的阻力所完成的力量耐力练习。运动员的力量耐力练习距离要力争达到200米,练习重复次数可同“塔式”一样变化,如40~80~120~200~120~80~40米。练习时的速率应与比赛相接近。组间歇不宜过长,应在运动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组练习,这样才能达到疲劳积累,发展力量耐力的目的。
教练员除应重点发展以上四种素质外,在安排年度训练计划时,还应注意将其他一些素质练习与这四种素质练习进行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400米跑专项成绩。
400米跑是短距离跑中距离最长、最难跑的一个项目。运动员要在这个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不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身体训练水平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还应具备卓越的速度、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的素质,以及出色的跑的技术和合理的体力分配。
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结构、机能认识越来越深刻。训练观念、结构、负荷、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对400米跑训练本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而清楚400米跑的训练本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确立正确训练指导思想,科学设计训练结构,准确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和控制训练负荷。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和控制运动员潜在的产生能量的能力,并使其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竞技能力。
二、供能特点
美国著名运动生理学家福克斯曾指出:“训练计划应该选择能发展运动专项中主要利用的能量系统的供能能力。”因此,要制订一份较为科学、合理的400米跑训练计划,就需首先明确该项目的供能特点。
众所周知,人体组织细胞中存在有三个不同途径的能量生成来源,所组成的能量供应体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个供能系统,即ATP-CP系统(也称磷酸原供能系统)、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这三个供能系统并不是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互相协调、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能量供应体系。
美国学者格拉德罗、戴利、莱克等长期对400米跑的研究表明,400米跑时,其能量来源于:1、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分解(占30%~35%);2、无氧糖酵解过程产生的ATP(占55%~60%);3、有氧代谢过程产生的ATP(5%~10%)。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员在400米跑时需要最多的是无氧糖酵解过程所产生的能量,这可从运动员在400米比赛后发生明显的乳酸中毒现象中得到证据。
德国学者金德曼和柯尔的研究表明,400米跑成绩在45.5秒以内的世界水平的运动员,其跑后的最高血乳酸浓度同其他各种方式活动相比最高的,达24.97毫摩尔/升,同时PH值降至6.923(PH值降低意味着氢离子浓度上升)。施纳贝尔和金德曼二人的研究表明,径赛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乳酸供能能力;2、非乳酸供能能力;3、有氧代谢能力。在持续较短时间至精疲力竭时,这三个因素对400米选手的影响分别占60%、35%、5%。可见,运动员的乳酸供能能力是影响400米跑成绩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三、结论
在400米跑中,速度、速度耐力和有氧能力等不同的人体工作能力与能量代谢的类型密切相关。按能源物质输出功率的大小,依次是糖酵解、磷酸原和有氧氧化。所以400米跑训练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以速度为基础,速度耐力为核心,有氧能力为保证,力量耐力是关键,合理分配全程跑速,全面发展,有所侧重。同时,通过改进技术和节奏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最终达到延长高速跑的距离,提高400米专项成绩的目的。
四、发展途径
1、发展非乳酸能代谢能力(速度能力)。
常采用运动时间少于10秒(20~80米段落)的极限强度或次极限强度(95%~100%强度)的重复训练法或间歇训练法。间歇时间较为宽松,应在运动员基本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次(组)练习,重点突出练习强度。
(1)间歇跑8×30米×3~4组(练习间歇2~3分钟,组间歇8~10分钟)。
(2)重复跑3×80米×2~3组(练习间歇3~4分钟,组间歇8~10分钟);
(3)间歇跑4×60米×3~4组(练习间歇2~3分钟,组间歇8~10分钟);
研究表明,CP再合成的恢复速率大约30秒(50%)、1分钟(75%)、90秒(87%)、3分钟(98%),故每组训练总量可控制在100~250米,课训练总量可控制在500~900米,为保证肌肉中的CP得到及时补充,恢复间歇2~3分钟是不可缺少的。
2、发展乳酸能无氧代谢能力(速度耐力)。
常采用运动时间在11~80秒(80~600米段落)的次极限强度和极限强度(90%~100%强度)的间歇训练法或重复训练法。间歇时间应予以控制,应在运动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次(组)练习。
(1)间歇跑4×100米×2~4组(练习间歇1分钟,组间歇6~8分钟);
(2)4×(150快跑+50米走)×2~4组(组间歇8~10分钟);
(3)3×(200米快跑+200米走)×3~5组(组间歇12~15分钟);
(4)3×300米跑×3~5组(练习间歇3分钟,组间歇15~20分钟);
(5)2×500米跑×2~3组(练习间歇5分钟,组间歇20~30分钟)。
3、发展有氧代谢能力(一般耐力)。
有氧代谢的输出功率虽然最小,在400米跑中所占供能比例仅为5%,但它是运动员承受运动负荷和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因此训练过程中应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常用持续训练法和循环训练法。
(1)间歇跑4~6×800~1000米(练习间歇4~5分钟);
(2)越野跑4~6公里;
(3)循环性练习(一般性身体训练,辅助性身体训练等);
(4)球类运动。
4、发展力量耐力
(1)一般性力量耐力
一般性力量耐力是指用负重杠铃或阻力训练器进行的力量耐力训练。如负铃半蹲,训练负荷一般控制在运动员身体重50%,练习次数要求达到最大次数,直到疲劳不能正确完成动作为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供氧能力和糖酵解供能机制。确促力量耐力的增长。练习组数应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是在保证每组都能达到最高重复次数的前提下,确定练习组数。
(2)综合性力量耐力
综合性力量耐力是指利用8~10公斤沙袋,负重背心或3~5公斤的实心球完成的一些力量耐力练习,也指那些利用山坡、水、沙地、雪地、活动跑台等提供的阻力所完成的力量耐力练习。运动员的力量耐力练习距离要力争达到200米,练习重复次数可同“塔式”一样变化,如40~80~120~200~120~80~40米。练习时的速率应与比赛相接近。组间歇不宜过长,应在运动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组练习,这样才能达到疲劳积累,发展力量耐力的目的。
教练员除应重点发展以上四种素质外,在安排年度训练计划时,还应注意将其他一些素质练习与这四种素质练习进行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400米跑专项成绩。
安图欧企业团建管理
2024-10-17 广告
2024-10-17 广告
在广州有一家安图欧企业管理,(可以点开链接看)安图欧取自N2O,喻为团队的稳定剂及保鲜剂,氧气(O2)则为团队助燃剂注入企业新鲜活力,通过一场定制化的团队建设体验使两者组合成为企业成长的不断动力。他们服务板块包括:策划式、活动式、培训式团建...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安图欧企业团建管理提供
展开全部
400米跑是短距离跑中距离最长、最难跑的一个项目。运动员要在这个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不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身体训练水平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还应具备卓越的速度、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的素质,以及出色的跑的技术和合理的体力分配。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结构、机能认识越来越深刻。训练观念、结构、负荷、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对400米跑训练本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而清楚400米跑的训练本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确立正确训练指导思想,科学设计训练结构,准确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和控制训练负荷。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和控制运动员潜在的产生能量的能力,并使其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竞技能力。二、供能特点美国著名运动生理学家福克斯曾指出:“训练计划应该选择能发展运动专项中主要利用的能量系统的供能能力。”因此,要制订一份较为科学、合理的400米跑训练计划,就需首先明确该项目的供能特点。众所周知,人体组织细胞中存在有三个不同途径的能量生成来源,所组成的能量供应体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个供能系统,即ATP-CP系统(也称磷酸原供能系统)、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这三个供能系统并不是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互相协调、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能量供应体系。美国学者格拉德罗、戴利、莱克等长期对400米跑的研究表明,400米跑时,其能量来源于:1、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分解(占30%~35%);2、无氧糖酵解过程产生的ATP(占55%~60%);3、有氧代谢过程产生的ATP(5%~10%)。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员在400米跑时需要最多的是无氧糖酵解过程所产生的能量,这可从运动员在400米比赛后发生明显的乳酸中毒现象中得到证据。德国学者金德曼和柯尔的研究表明,400米跑成绩在45.5秒以内的世界水平的运动员,其跑后的最高血乳酸浓度同其他各种方式活动相比最高的,达24.97毫摩尔/升,同时PH值降至6.923(PH值降低意味着氢离子浓度上升)。施纳贝尔和金德曼二人的研究表明,径赛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乳酸供能能力;2、非乳酸供能能力;3、有氧代谢能力。在持续较短时间至精疲力竭时,这三个因素对400米选手的影响分别占60%、35%、5%。可见,运动员的乳酸供能能力是影响400米跑成绩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三、结论在400米跑中,速度、速度耐力和有氧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