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如何克服人多恐惧症
心理健康:如何克服人多恐惧症
人多恐惧症的原因及对策
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当身处人群中就会感到不适,甚至焦躁不安,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人产生这样的体验呢?
危险无处不在
外企白领慧慧一改平时的嘻哈风格,一本正经地说。置身人群中会让人有危机感,精神分析师阿兰·布拉科尼耶认为,这是一种源自祖先的恐惧,即我们永远都无法预知陌生人会对我们做什么。在危险面前,在适者生存的竞争中,他们到底是敌是友?
的确,在人群中,伤害、恐慌和推搡都有可能发生,但相对比较罕见,可是有些人在人群之中一心只想着这些。在心理咨询师张沛超博士看来,人多的场景可能会引起对于内心家庭的一种投射。“当一个家庭没有边界时,那么家庭作为最初的群体对他/她而言就是有威胁性的。人多的地方对一些人来说具有一种侵入性,存在潜在的威胁,因此会让他们感觉到不安。”
也有一些人担心在人多的地方,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时既难以逃脱也无法获救。就像外企白领孙萌说自己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是因为她曾亲历了北京的元宵节踩踏事件。精神病医生弗雷德里克·夏佩尔认为,一些人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除了源自某种创伤,比如死亡或车祸,还可能源自安全感的缺乏。“要么是因为父母很放纵,总是令人不安;要么是因为父母到处都看到危险,并将自己的不安全感传递给了孩子。”
担心失去自我
安全感缺失在有的人身上感受明显,有的人则不尽然。培训经理Susan身处人流中并不担心自身的安全,而是“在一些聚会中,我只是看不惯一些人总是随大流,也不愿意被他们带着走。”张沛超博士认为,一些人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其实害怕的是那种地方给自己带来某种不悦的心理感受。“比如有些人感觉在人多的地方要被迫地迎合他人,也就失去了自己。原因可能是,曾经和家人聚集在一起时都不是在做自己,都是迎合他人的模式。”
对此,法国的社会学者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有非常精辟的解读:“无论是谁,也不管他/她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和智力有多么不同,一旦他/她进入到一个有着集体心理的群体中,就容易被集体心理的行为特征所左右。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她自己,他/她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于是,为了避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一些人就会有意识屏蔽人多的地方。
在意他人目光
到底自己是为什么发怵去人多的地方呢?绿萝在沉默一段时间后坦言:“因为身体缺陷,曾经遭到小伙伴的嘲笑和男友的抛弃。在人多的地方,我肯定所有人都会盯着我身材的缺陷,内心的自卑会让肌肉变得僵硬,连走路都变得很不自然。”
童年的创伤的确会深深地影响我们的行为。比如一些人从小受到必须谨小慎微的教育——“千万不要太引人注目”;一些人则受到父母对外面世界极端怀疑的'影响;还有一些人伴随着某个家庭秘密长大。布拉科尼耶强调说:“别人的目光是一种威胁,因为他们可能发现这个秘密。”这种潜意识的恐惧还经常出现在那些遭到别人支配和控制的人身上。在长大的过程中,他们沉浸在对别人形象的幻想之中,将别人视为无所不能的人,而且相信别人会发现自己的弱点,从而排斥自己。
害怕孤独
也有一些人害怕去人多的地方,是因为身处人群中反而会加剧内心的孤独感。就像日本的哲学家三木清所说:“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
这种感受是对得到承认的强烈需要的回应,“他们需要被人友善地看待,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和信任……通常这种人在童年得到了非常多的关爱,有些人对此始终很怀念;或者相反,当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因而对此非常渴望。”认知和行为疗法专家让·吕克·埃梅里补充说:“ 这些人习惯了处于熟悉的关系之中,习惯了与熟悉的人进行对话,所以面对很多陌生人会让他们感到极度绝望。”因为人多反而会提醒自己是没人关爱的。
应对方法:将自我防卫策略多样化
1. 建立觉察:
当人多的时候,去体验下究竟是什么样的不适?自己的内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看看自己到底恐惧的是什么。
2. 回到现实:
做坏的设想并非意味着坏事一定会发生。培养相对看问题的能力,首先看看自己周围:是否有直接的威胁?如果真的出现危险,有没有逃生的出路?周围人的行为方式是怎样的?他们是否安静,是否在微笑?这种退一步看问题的方式可以让人回到现实,而不为导致各种幻想的未来困惑。
3. 倾听自己的感受:
关注自身生理反应的重要性。比如,两腿发软是焦虑的正常反应,为了做好逃跑和战斗的准备,我们大腿的血管会因充血而膨胀。我们以为大腿无法带我们脱离危险,其实它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此时也可以缓慢地呼吸,因为过度地换气会造成视觉上的障碍,有可能被某些焦虑者错误理解。
4. 将自我防卫策略多样化:
回避挤满人的场所或自省。每个人都有面对人群时进行自我保护的优先策略。比如与朋友谈谈或一笑了之,预先设想以减少不确定性:想象自己走进了人群,想象事态如何演变以及如何摆脱,体验其他应对困境的方式有助于衡量自身内在能量的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