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将教师期望效应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教师期望效应的含义
教师期望效应指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是强化学生原有的某些特性,二是诱发某些过去所没有的行为[2]。教师期望有两种效应:正效应是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心和真切期望会激励自己的教育对象,导致学生的智力、情感、个性的顺利成长[3];负效应是指学生对教师期望所产生的反感、对抗或不予理睬的态度和行为[2]。
二、教师期望的作用过程
(一)教师期望的表达机制
在心理学家提出的很多模型中,人们引用最多的就是布罗菲和古德(J.E. Brophy & T.L. Good, 1970)提出的模型[1]。模型如下:
如图所示,教师期望的表达机制是个循环的过程,教师会对学生未来的成绩做出预测,当然这种预测就会通过言语的或非言语的行为对学生产生差异的对待。感受到教师的差异性对待后,多数学生就会认同教师的看法,从而产生与教师期望一致的行为。
(二)教师期望效应的表达方式
教师传达期望主要是通过对高低期望的学生予以不同的对待方式来实现的,这种不同的对待的表现如下表:
教师通过给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内容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也通过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来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与行为。事实上,期望效应的心理学机制是以改善学生自我概念为核心的[4]。
三、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因素
学生的性别、年级、父母的教育水平等都会影响教师的期望。范丽恒的研究表明:学生性别对教师期望的影响表现为教师对女生的学业、纪律和品行期望均显著高于男生[5],这可能由于女生表现得更加乖巧和好学;随着年级的增长,教师期望效应对学生的影响逐步下降,这可能由于高年级的学生更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且对教师的情感依赖逐渐下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业和品行期望[5],这可能由于父母受教育水平高的学生在学校表现得要比其他学生品行更加得体,会给教师留下好的印象。
(二)教师因素
性别因素影响着教师期望的效应,女教师对班级品行期望比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女教师的情感更细腻也更加关注学生的积极行为。范丽恒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跟班时间也会影响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教师刚开始跟班的时候,对班级的学生还不够了解,因此对班级的期望会很高,用比较开放的态度对待班级所有的学生。在带过几年班后,教师已经基本上对每位同学都有了了解,教师开始根据自己在带班期间所掌握的信息来判断和解释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教师的个性也会影响教师的期望,如人格偏执的教师对高期望学生缺少鼓励,对低期望学生的批评会增加;性格开朗乐观的教师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决定对学生的期望;反应灵活的教师能时刻看学生的变化,从而调整对学生的期望。
(三)学校和文化因素
高教学质量的学校的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能力水平,至于学生的性别、家庭状况等背景因素起到很小的作用。Canolyn研究表明,校长支持与否、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历史文化都对教师期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6]。
四、教师期望效应的启示
(一)重视教师期望效应的科学性与公平性
教师在应用教师期望时应该保持合理和灵活的思维。教师的期望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不能对学生给予超过学生能力的要求,否则,学生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学生就会感到沮丧和厌倦,失去信心。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也要视情况而变,不能看不到学生的改变。此外,学生接受、领悟教师的期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感受教师的爱心和热情。教师要平等对待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减少对学生的差别对待,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学习机会都给予高期望的学生。
(二)提高教师期望效应的积极暗示性
教师要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爱的光芒照亮学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看待学业,更加阳光地面对人生。
教师期望效应指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是强化学生原有的某些特性,二是诱发某些过去所没有的行为[2]。教师期望有两种效应:正效应是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心和真切期望会激励自己的教育对象,导致学生的智力、情感、个性的顺利成长[3];负效应是指学生对教师期望所产生的反感、对抗或不予理睬的态度和行为[2]。
二、教师期望的作用过程
(一)教师期望的表达机制
在心理学家提出的很多模型中,人们引用最多的就是布罗菲和古德(J.E. Brophy & T.L. Good, 1970)提出的模型[1]。模型如下:
如图所示,教师期望的表达机制是个循环的过程,教师会对学生未来的成绩做出预测,当然这种预测就会通过言语的或非言语的行为对学生产生差异的对待。感受到教师的差异性对待后,多数学生就会认同教师的看法,从而产生与教师期望一致的行为。
(二)教师期望效应的表达方式
教师传达期望主要是通过对高低期望的学生予以不同的对待方式来实现的,这种不同的对待的表现如下表:
教师通过给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内容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也通过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来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与行为。事实上,期望效应的心理学机制是以改善学生自我概念为核心的[4]。
三、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因素
学生的性别、年级、父母的教育水平等都会影响教师的期望。范丽恒的研究表明:学生性别对教师期望的影响表现为教师对女生的学业、纪律和品行期望均显著高于男生[5],这可能由于女生表现得更加乖巧和好学;随着年级的增长,教师期望效应对学生的影响逐步下降,这可能由于高年级的学生更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且对教师的情感依赖逐渐下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业和品行期望[5],这可能由于父母受教育水平高的学生在学校表现得要比其他学生品行更加得体,会给教师留下好的印象。
(二)教师因素
性别因素影响着教师期望的效应,女教师对班级品行期望比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女教师的情感更细腻也更加关注学生的积极行为。范丽恒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跟班时间也会影响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教师刚开始跟班的时候,对班级的学生还不够了解,因此对班级的期望会很高,用比较开放的态度对待班级所有的学生。在带过几年班后,教师已经基本上对每位同学都有了了解,教师开始根据自己在带班期间所掌握的信息来判断和解释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教师的个性也会影响教师的期望,如人格偏执的教师对高期望学生缺少鼓励,对低期望学生的批评会增加;性格开朗乐观的教师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决定对学生的期望;反应灵活的教师能时刻看学生的变化,从而调整对学生的期望。
(三)学校和文化因素
高教学质量的学校的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能力水平,至于学生的性别、家庭状况等背景因素起到很小的作用。Canolyn研究表明,校长支持与否、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历史文化都对教师期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6]。
四、教师期望效应的启示
(一)重视教师期望效应的科学性与公平性
教师在应用教师期望时应该保持合理和灵活的思维。教师的期望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不能对学生给予超过学生能力的要求,否则,学生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学生就会感到沮丧和厌倦,失去信心。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也要视情况而变,不能看不到学生的改变。此外,学生接受、领悟教师的期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感受教师的爱心和热情。教师要平等对待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减少对学生的差别对待,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学习机会都给予高期望的学生。
(二)提高教师期望效应的积极暗示性
教师要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爱的光芒照亮学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看待学业,更加阳光地面对人生。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