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必要上幼小衔接班吗?

 我来答
锐利且乐观丶工匠G
2022-06-08 · TA获得超过87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1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5.1万
展开全部
孩子有必要上幼小衔接班吗?我的回答是有必要。我家孩子是没有上幼小衔接班的,那我为什么觉得有必要上呢?因为上一年级后发现吃亏了,人家的孩子写得一手好字,而我家的连握笔姿势都不正确,人家拼音字母背得滚瓜烂熟,我家能写出几个都算不错了,这就是差距。

没有上幼小衔接班,是有差距我们差距就在动手上,其他我都还是有准备的,大班这一年我带着孩子看了不少的绘本,数学我们算是先人一步了,学了小学一年级才会学的内容,从1数到100,100以内的加减法,简单的应用题。这样的基础跟着老师的节奏再抓一抓还是可以跟上的。

很多家长说孩子小学前就应该放开耍,没有必要学习那么多,经过后我想说那都是因为家长自己懒才会说这样的话,孩子好的阅读习惯其实就是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出来的,每天晚上给孩子讲半个小时的故事,或是带着孩子看半个小时的绘本,这样孩子就会慢慢爱上看书,觉得书里有好多有趣的画和故事。孩子做作业的习惯也是这个阶段最好培养的,因为没有压力,一天做一页或是两页,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从小孩子就知道我不是只有玩,我还有作业要完成了才能玩,这样到一年级后不至于孩子一做作业就这里摸一下那里摸一下,因为之前玩惯了,一下子要静静的坐下来半个小时不动,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我家虽然起步晚了一步,但我们习惯很好,像之前幼儿园虽然没啥作业,但都还是会象征性的有点动手的作业,她就会回家把作业做好了放在茶几上等着外婆晚上回去检查(因为外婆喜欢晚上出去打牌,外公又不会),她早上起来会看一下作业有没有错,没错就放书包里去上学了。

小学之前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不上幼小衔接班,也是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

因疫情原因上不了,裸上的小学。第一学期有点跟不上,经常回家哭,下学期慢慢好转,二年级渐入佳境。

这题我的答案是,有钱有空就去上,不想折腾就不去了。
郑小贤
2023-08-21 广告
作为杭州南粟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我回答如下:小孩语言发育迟缓是一种常见的发展性问题,需要寻求专业的治疗。治疗的方式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治疗可能包括语言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心理治疗等。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来促...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郑小贤提供
数感星球AhaaaMath
2023-07-04 · 数感星球-让孩子从小爱上数学
数感星球AhaaaMath
数感星球是一款创新型的游戏化数学思维启蒙APP,数感星球包含了3大训练专题、4大训练模式,超过110+知识单元、5000+训练内容,孩子看到的是有趣的游戏,家长看到的是有效的数学能力成长。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幼小衔接一定要进行,但不一定要上幼小衔接班,幼小衔接不等于幼小衔接班。关于幼小衔接有几个建议分享给家长们。

一、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其有两层含义,一是狭义的幼小衔接是集中在大班下学期;二是广义的幼小衔接是贯穿在3-6岁整个学龄学前阶段。

3-6岁是孩子黄金学习敏感期,建议家长进行通过幼儿园三年有意识地教育,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加无缝地适应小学,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以高频低量的方式渐渐提高孩子的能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间掌握学习习惯,而不是专门拿出一年时间来为小学做准备。

二、幼小衔接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

因为由于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必然要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幼儿要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建立一套新的行为方式,以满足适应性情况的需要。所以,有效的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能够使幼儿入学后,在身心、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

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为幼儿园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幼小衔接误区

直接教授小学低年级的内容,让孩子在幼儿园就把小学一、二年级的部分内容学完了。过渡超前学习等不当的幼小衔接会让孩子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由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内容基本都会了,上学以后孩子会感觉到,小学学习很容易,不用很用心,也不用很努力。

让孩子学习与小学主科相对应的内容,如加大数学、语文读写、英语的学习比重,幼儿的室内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社会性交往与交流活动、艺术创造活动相应减少。这种不当的幼小衔接会令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孩子在幼儿园就累坏了,吓怕了,也对学习厌倦了,这对小学及后继阶段的学习十分不利。

教育相关法规政策已经明确规定:严禁小学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选拔考试,严禁小学一年级以任何理由压缩课程或加快课程进度。但很多培训教育机构,为了趋利,贩卖焦虑,存在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让家长买单。

因此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它直接关乎幼儿能否实现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关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

四、幼小衔接,衔接什么?

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等。因此,幼小衔接应该以幼儿发展为本,遵循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身心准备

比如对小学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

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比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自己儿时上学的趣事等;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请家长注意莫用负面的话来吓唬孩子(如 “你再不听话,过些日子上学了让老师治你!”之类),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压力感和抵触情绪。

二是生活准备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

建议家长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安排,提醒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同时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影响幼儿。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自觉洗手,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注意用眼卫生等等。

三是社会准备

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鼓励幼儿与他人交往合作,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注意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主动与同伴、老师问好。

四是学习准备

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学习能力有助于入学后适应不同学科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更加主动、持久、投入地学习。

5-6岁幼儿处在学习习惯和兴趣培养的重要时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渴望,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任务意识和自制能力,能帮助幼儿更加从容地步入小学生活,也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入学准备不是完成“固定知识”的传授,不是提前,不是抢跑,而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学习兴趣、愿望、能力和品质的准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