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解不开的心理问题(大家都近来帮我啊)
我一直都是一个人,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朋友,每当想起这些我就失望难过,本来我在班里有个差不多的算是朋友的,但是我现在到了班里一句话不说,而且我这个人本来经常不笑,见人现在也不...
我一直都是一个人,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朋友,每当想起这些我就失望难过,本来我在班里有个差不多的算是朋友的,但是我现在到了班里一句话不说,而且我这个人本来经常不笑,见人现在也不打招呼了,前段时间想改变下,只坚持了两天,我看大家还是一见到我就变的不笑了,我很郁闷,也不愿意也不知道怎么变的能和人相处好,我上网一个人,经常上通宵,上了以后更加难过,因为还是一个人,在网吧里我也不太和人说话,本来有些人也是上通宵的,他们爱站在背后和人聊游戏啊,我却一句话不说的站在后面,其实要说也能说,就是觉得没什么意思,游戏有什么好聊的,心情变变的很抑郁,我本来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余光恐惧症的,但是昨天夜晚确实感觉到浑身的不舒服,和人坐在一排,我不能专心干自己要干的,也许是自己太孤独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上还有我这样的人,没有一个朋友!我没听一个人说他没有朋友,而我却没有。哎,难道是我的性格,我有偏执性格,不相信人,敏感多疑,对人怀有敌意?大伙给出出主意啊,我该咋弄啊,心情实在太郁闷,把生活都搞的没意思了。
另外我现在做事特别的不能集中精力了,总是向旁边看,眼角的余光看旁边。走路也一直旁边看,看看这看看那的。 展开
另外我现在做事特别的不能集中精力了,总是向旁边看,眼角的余光看旁边。走路也一直旁边看,看看这看看那的。 展开
1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其克服方法
心理障碍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日,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上呈现于现实生活中,对学校、集体、对个人都有害。我们认识其危害,找到克服的方法,对于加强思想素质和修养极为重要。
(一)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在一定环境中成长,他的思想,情感和由此支配的各种行为,无不同周围事物发生密切联系,他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同时又发生与之相应的反应,这就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就二是靠这种心理活动来认识和改造时间,也是靠这种心理活动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协调地依存下来,这种心理活动就叫做正常心理或常态心理。如果人的机体受到遗传、代谢、感染、脑外伤等致病因素的影响,或周围的不良精神刺激的作用,使大脑功能发生了絮乱,心理活动就不能顺利地进行自我调节,就会使认识、感知、情感、思维、行为和意志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不但使自己的内心活动不协调而且和周围环境不相适应,由此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活动,均属心理异常。严重者可能出现精神疾病的各种症状。
如何判断心理异常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无一明确的界限,正常人在某个时期也会有异常心理活动,精神病人哪怕是最严重时也有正常心理活动,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心理学家为正确地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制定了不少测验工具和量表,并应用现代化的仪器去处理数据,使心理测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简单的量表测得的结果只能是起个参考作用,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异常及异常的程度,主要还靠认真观察。
〈1〉观察心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及受它支配的情感和行为,应与外界相协调,而不应发生矛盾和冲突,他们的言谈和举止行为,应该受到正常人的理解。比如说,一个同学在班级里唱一支一般化的歌曲,可引起大家的掌声,但如果在一个会议上突然引吭高歌,就会引起人们的惊讶。我们说前者为正常心理,后者为心理异常,因为和外界环境不协调。
〈2〉观察心理活动与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性。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应与受它支配的情感和行为是一致的,人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闷来肠愁睡多;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都说明这种一致性。比如一个同学面带笑容地讲述他的不幸遭遇,我们说他对痛苦的事件缺乏相应的内心体验。知觉、情感、意向不协调,也是一种异常心理。
〈3〉观察心理活动的相对稳定性。一个人受遗传素质、家庭教育、环境影响,使他们对现实有个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人的性格特点。它相对稳定,如果一个人几年来一直寡言少语,不明原因突然变得话多而爱交往,给人一种判若两人之感,这就说明心理异常了。
(二)嫉妒心理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我们常见这样的现象:一个班中几拾个人平起平坐,气愤也好,团结也好,其中某些个同学,在学习上冒尖了,工作中受到老师表扬等,于是有的就对进步者,议论纷纷,对冒尖者冷嘲热讽,成功者可能会受到一些刁难,有成绩的反而感到孤立了,这些都是嫉妒心理造成的危害。
毒剂是一种病态心理,对人对已均无好处,它读见于有人才能但又争胜好强而心胸狭窄的人,愿做工作但又极端自私的人,想干一番事业但又不愿做多工作的人。嫉妒对象多指向与自己不相上下或稍高于自己的熟悉同学,朋友和周围的其他人。对于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则不产生嫉妒,嫉妒里强的人一旦发现别人超过自己就会产生怨恨或愤怒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成为行为,就会制造谣言、设置障碍、挑拨离间、寻机报复,以求从另一个角度上去击败对方,达到心理上的心安理得,实际上他们心理也得不到安宁。试想一人生活在世界上,接触过的同学、朋友及周围的人很多,在自己之上者也不少,如果今天嫉妒同学、明天嫉妒朋友、后天嫉妒周围的人,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可使自己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也就经常处于恐惧、愤怒、抑郁、焦虑、消沉、憎恨和敌意等不良情绪中。三过时期东吴大将周瑜因嫉妒而亡,死前一直处于“既生瑜何生亮”的强烈的嫉妒之中。所以嫉妒心理是阻碍别人进步,影响集体团结,最终危害自身健康的消极心理,它不但容易出现心理变态,也可产生生理功能的严重失调。
克服方法:首先要认识嫉妒心理对人对己的危害,加强道德修养,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宽大的胸怀和气度,加强意志力的锻炼,提倡在平等的基础是竞争,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提倡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拼搏精神,坚决克服阻碍别人前进的坏毛病。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样就必须把全部精力注入学习和工作之中,因而不就无空余时间嫉妒别人。当经过努力取得成绩时,进行一个换位思考,体会一下被嫉妒的感受,享受一个取得成绩的乐趣,对克服过去嫉妒心理非常有效。即使自己暂时取得不里突出成绩,也应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胜过别人,承认自己的不足,也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经验,发展自己,就有可能超过别人。同时可体会到经过努力取得成绩的愉快心理要比嫉妒别人的恐惧、焦虑、憎恨心理舒服得多。
(三)逆反心理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假如一本书的前言中写道:请你切勿首先翻看到本书第10页。肯定地说,大多数同学会首先翻开此页,这就是逆反心理在作怪。这种心理在我们同学中也屡见不鲜因为逆反心理是青年人常见的。青年人有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制止而有无法讲清道理时,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想方设法探个究竟。猜疑、推测的好奇心使其不顾禁令的约束做个尝试。另外青年人总想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表现自己,用标新立异引起别人的注意,想在否定权威的情况下寻找自己的自我价值,进而得到满足感,因而有意采取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现行为,这是青年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基础。殊不知逆反心理无益于工作,且有还身体,长此下去会使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向单一的对抗思维,经常从树立的方面寻找依据,容易脱离常理,使自己形成孤陋寡闻、头脑简单的偏执性格。有时还会走极端,犯校规,因为“反其道而行之”的结果往往会使自己的遗憾终生活。
克服方法:通过学习提高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理论上找出其危害。当逆反心理出现时,首先通过比较,否定自己不正确的结论。回忆过去逆反心理产生的失误,通过挫折的教训会帮助自己慎重行事。结论产生在付诸行动前不妨听听朋友的意见,养成三思而行的习惯。
(四)自卑心理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由于青年人的情感不稳定,他们在一帆风顺时自信心比较强甚至骄傲自满,但是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出现自卑心理,表现悲观失望,对自己的智力、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种心理不但对身心健康有害,而且在学习上也不易成功。1951年英国有个叫弗兰林的人在他的研究中有一个新的发现,但由于自卑心理使他对自己的发现产生了怀疑,踌躇不前,结果两年后美国科学家沃森有了同样的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样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所以说,自卑心理是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巨大心理障碍,它可以使你丧失自信,失去荣誉感。在遇到挫折,受到批评,受到旁人的讽刺或嘲笑时自卑心理会大大强化,进一步产生抑郁心理,逐渐丧失生活信心。但是自卑心理也是可以克服的。
正确认识自己,恰当的评价自己,凡是有自卑感的人都过低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智力,所以要想消除自卑,首先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是自卑心理的根源。
面对现实,期望值不应太高。低指标可争取多努力,这样在工作在不断取得进展。心理上不断得到满足,知足常乐,在满足中增强自信心,自卑感也就随之而去。
正确对待挫折。挫折和失败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关键不应心灰意冷,应奋发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心就是指的自信心,多一分自信心就会少一分自卑感。
扬长避短,变短为长。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一个人也有长短,长者不会样样都长,短者也不可能处处都短,长短是相对而言。经过发挥可短为长,处理不好也可能变长为短。如一个能说会道,对任何事物都充满自信的人可能为长,但如果说得多做得少,或者说到做不到,这将成为人人不喜欢的短处。相反一个少言寡语,有自卑感的可能为短,但他们做得多,说得少,脚踏实地工作,就可能成为大家敬佩的人。每个人都应寻找自己的长处,在实际工作中寻找奉献的位置,当做出一点成绩时,自卑心则会望风而逃,自信心可随之而来,首次成功是治疗自卑感的良药。
(五)抑郁心理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抑郁心理应该说是一种情绪障碍,是在原有性格基础上,遇到挫折后产生的一种较为长久的悲观心境。挫折大多来自学习和生活中。如遇到问题多次找老师得不到解决时,自己或亲人病重而久治不愈时,受到问批评感到委屈而又无处诉说时,遇到困难经努力仍不能克服时,人际关系不好感到孤独时,都出现一时的抑郁情绪。如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别压抑的情绪长期得不到消除,就可出现心理障碍。表现饮食无味,食欲不振,辗转反侧,夜不成眠,少言寡语,有气无力,近虑远忧,事事发愁,忧心忡忡,夸大困难,低估自己,缺乏信心,消极悲观。这种心理虽不会危及他人和社会,但对学习不顺利,对身体有害。克服方法:提高认识,用积极进取代替消极情绪,用拼搏精神努力争取。想让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看得起自己,要想取得一定成绩就必须付出一番代价。当然要多寻找自己的长处,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当你感到心情不好时不妨向你的朋友诉说,如果他告诉你他过去也有同样的感受,你可以从中得到一种自我安慰,从而消除精神压力。如果朋友再向你介绍一下他如何摆脱抑郁心情的体会,你会得到一些处理的经验,同时也可分享他们战士困难后的愉快心情。当然也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把自己的心情写出来,写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书面疏泻情绪的过程。我们收到不少人的心理咨询信,他们常讲到,我写完信发走后,有时信还没理由发出心情就顿感好多了。当然你也可以参加一些问题活动,听听音乐等也可改善一下情绪。我们远离家乡的深深学子,走向学校,社会经验少,当你遇到困难时可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求助,离开家中亲人你会体会到同学的特殊内涵。
(六)从众心理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从众心理也称顺从心理,有人也称遵从心理。是指一个人的行动,信仰和情绪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一个小群体的错误意见,往往可以迫使一个人做出与自己感知和判断不相符合的回答。50年代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者做成一排,看两张卡片,一直贡呢卡片上画三条长度不等的直线A、B、C、,另一张卡片上画一条直线X,它的长度明显的与ABC三条线之一等长,要求被试者判断X线与哪一些线等长,被试者按坐号顺序回答,第五个被试者明知他们答案不对,但也不敢肯定自己正确的答案,只能顺从地得出了与前四人相同的错误答案,这是一次从心理测验,把这种测验重复多次,结果类似。
从众心理的表现和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如跟着感觉走路会使你步入歧途,跟着广告购物会使你上当受骗。科学研究中,从众心理可使你放弃自己正确的研究结果,当然最为严重的是从众心理可使部分前年人形成小群体,小集团,发生数人一起违纪现象,甚至多人聚众闹事的违法现象。
克服方法:主要从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入手,增强约束力。从学习科学知识。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如果人云亦云,感情用事,往往会使你后悔莫及。当你的思维、感情、行动处于一个非正式群体中,就要考虑是否从众心理起了作用。
(七)报复心理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报复心理是一种属于情感范畴的狭隘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会寻找各种机会对同学、朋友等,采取不正常厂的手段甚至利,用暴力进行攻击。
在学校中,报复是一种极为有害的狭隘心理,它瓦解斗志,松懈纪律,破坏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腐蚀剂。第一,报复有害于集体和同学之间的团结。一般来说,有报复心理的人都对对方怀有“敌意”,因而,报复决不是解决同学间矛盾的手段。从一些报复行为来看,报复往往会使“冤怨”越结越深,而且还会使集体团结涣散,关系紧张,工作难开展。第二,报复有害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青年学生应当站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列,带头说文明话,干文明事,树文明风,做文明人,而报复心理则会腐蚀人的灵魂,降低人的文明程度,使人变的虚伪,狭隘,甚至堕落犯罪,严重影响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第三,报复心理有害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同学们应该朝着成为“四有”前年的目标去努力,为建设“四化”贡献青春。而有报复心理的人,往往身心受损,心思分散,既增长不里才干,又损害了自己的威信,更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舆论的支持,在甚至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克服方法:同学们要消除和克服报复心理,从集体上来说,要选择适应青年学生气质、性格、脾气和心理特点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扬其所长,补其所短,纠其所偏。从个人来讲,要切实加强道德品质修养,而且这是关键性的,从根本上起作用的。一是要学会自我克制,在现实生活中,当碰到不顺心的人和事,特别是自己的人格和利益受到侵害,感到痛苦而产生报复心理时,要认真考虑后果,三思而后行。青年人在气头上时,往往不顾后果,有“豁出去”的想法。如果这时候冷静地考虑一下,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对人对己对学校有无害处,头脑清醒后就会放弃原来的做法。二是要加强自我修养。青年同学们一定哟啊珍惜宝贵的青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修养,努力使自己既有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理想、无私的情操,又有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的层次提高了,即使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也能泰然处之。在和同学们的交往中,不要以小心眼对小气量,要理解尊重别人,宽宏大量,以成相待,能让人处且让人;不要以凉对冷“雪上加霜”,要满腔热情,讲友谊和信任;对于同学们的批评,不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理智地进行处理;不要袒护自己的缺点,该认错时就认错,诚意地接受别人的批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冤仇”,化“干戈”。三是要加强对性格的陶冶和改造,每一个青年同学要好好认真分析一下个人性格的利于弊,看看哪些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有益;哪些对个人的成长有碍,有益的加以巩固和发展,有碍的加以陶冶和改造。性格一旦形成,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是可以改造的,可以在实践中磨练和培养健康的性格。古人说性情陶冶,其出发点也就在于改造性格,“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也是古人对一种理想性格的追求。心理学家认为,性格的形成虽然与先天的遗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由于环境是性格形成的重要原因,因而也就决定了性格的可变性和性格讨厌改造的可能性。如孤僻、狭隘的性格,可以通过广泛的社会接触、加强同学间的友好往来,有意识地将心比心,细心体会他人的感情,就有可能逐步变成合群、宽厚的性格。再如,纤弱、怯懦的性格,一般与能力较低有关,培养自信心,努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就有可能变得强健和勇敢。总而言之,个人可根据自己性格的剖析,根据社会道德生活和学校的环境的需要,以及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教训,有针对性地选择性格中薄弱环节,采取适当方法,下一番陶冶情操和改造的功夫。
过于持久,对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可造成如下表现。
〈1〉意识处于高度觉醒状态。对外界事物特别警觉与敏感,有时普通的声响也会引起惊跳,甚至出现一写错听、错视和心因性幻听、幻视,“草木皆兵”、“杯弓蛇影”都是处于这种紧张状态的表现。
〈2〉注意力不集中。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如坚持学习,记忆力显著下降;如坚持工作,差错率明显增加;如从事危险性工作,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
〈3〉分析判断能力降低。此时参与决策,失误率极高,因为此时不愿多加思考,不去反复论证,容易轻率地处理问题,草率地作出决定。
〈4〉情绪易激怒,自控能力差。无故训斥人,顶撞上级,因小事引起争吵的机会增多。盲目的行为,重复的动作增多,烟酒量加大。
如遇上述表现,应果断地停止工作,适当休息,改变环境,防止挫折连续发生给工作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也避免心理衰竭和精神崩溃引起不良后果。
心理障碍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日,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上呈现于现实生活中,对学校、集体、对个人都有害。我们认识其危害,找到克服的方法,对于加强思想素质和修养极为重要。
(一)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在一定环境中成长,他的思想,情感和由此支配的各种行为,无不同周围事物发生密切联系,他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同时又发生与之相应的反应,这就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就二是靠这种心理活动来认识和改造时间,也是靠这种心理活动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协调地依存下来,这种心理活动就叫做正常心理或常态心理。如果人的机体受到遗传、代谢、感染、脑外伤等致病因素的影响,或周围的不良精神刺激的作用,使大脑功能发生了絮乱,心理活动就不能顺利地进行自我调节,就会使认识、感知、情感、思维、行为和意志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不但使自己的内心活动不协调而且和周围环境不相适应,由此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活动,均属心理异常。严重者可能出现精神疾病的各种症状。
如何判断心理异常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无一明确的界限,正常人在某个时期也会有异常心理活动,精神病人哪怕是最严重时也有正常心理活动,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心理学家为正确地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制定了不少测验工具和量表,并应用现代化的仪器去处理数据,使心理测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简单的量表测得的结果只能是起个参考作用,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异常及异常的程度,主要还靠认真观察。
〈1〉观察心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及受它支配的情感和行为,应与外界相协调,而不应发生矛盾和冲突,他们的言谈和举止行为,应该受到正常人的理解。比如说,一个同学在班级里唱一支一般化的歌曲,可引起大家的掌声,但如果在一个会议上突然引吭高歌,就会引起人们的惊讶。我们说前者为正常心理,后者为心理异常,因为和外界环境不协调。
〈2〉观察心理活动与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性。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应与受它支配的情感和行为是一致的,人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闷来肠愁睡多;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都说明这种一致性。比如一个同学面带笑容地讲述他的不幸遭遇,我们说他对痛苦的事件缺乏相应的内心体验。知觉、情感、意向不协调,也是一种异常心理。
〈3〉观察心理活动的相对稳定性。一个人受遗传素质、家庭教育、环境影响,使他们对现实有个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人的性格特点。它相对稳定,如果一个人几年来一直寡言少语,不明原因突然变得话多而爱交往,给人一种判若两人之感,这就说明心理异常了。
(二)嫉妒心理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我们常见这样的现象:一个班中几拾个人平起平坐,气愤也好,团结也好,其中某些个同学,在学习上冒尖了,工作中受到老师表扬等,于是有的就对进步者,议论纷纷,对冒尖者冷嘲热讽,成功者可能会受到一些刁难,有成绩的反而感到孤立了,这些都是嫉妒心理造成的危害。
毒剂是一种病态心理,对人对已均无好处,它读见于有人才能但又争胜好强而心胸狭窄的人,愿做工作但又极端自私的人,想干一番事业但又不愿做多工作的人。嫉妒对象多指向与自己不相上下或稍高于自己的熟悉同学,朋友和周围的其他人。对于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则不产生嫉妒,嫉妒里强的人一旦发现别人超过自己就会产生怨恨或愤怒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成为行为,就会制造谣言、设置障碍、挑拨离间、寻机报复,以求从另一个角度上去击败对方,达到心理上的心安理得,实际上他们心理也得不到安宁。试想一人生活在世界上,接触过的同学、朋友及周围的人很多,在自己之上者也不少,如果今天嫉妒同学、明天嫉妒朋友、后天嫉妒周围的人,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可使自己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也就经常处于恐惧、愤怒、抑郁、焦虑、消沉、憎恨和敌意等不良情绪中。三过时期东吴大将周瑜因嫉妒而亡,死前一直处于“既生瑜何生亮”的强烈的嫉妒之中。所以嫉妒心理是阻碍别人进步,影响集体团结,最终危害自身健康的消极心理,它不但容易出现心理变态,也可产生生理功能的严重失调。
克服方法:首先要认识嫉妒心理对人对己的危害,加强道德修养,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宽大的胸怀和气度,加强意志力的锻炼,提倡在平等的基础是竞争,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提倡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拼搏精神,坚决克服阻碍别人前进的坏毛病。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样就必须把全部精力注入学习和工作之中,因而不就无空余时间嫉妒别人。当经过努力取得成绩时,进行一个换位思考,体会一下被嫉妒的感受,享受一个取得成绩的乐趣,对克服过去嫉妒心理非常有效。即使自己暂时取得不里突出成绩,也应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胜过别人,承认自己的不足,也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经验,发展自己,就有可能超过别人。同时可体会到经过努力取得成绩的愉快心理要比嫉妒别人的恐惧、焦虑、憎恨心理舒服得多。
(三)逆反心理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假如一本书的前言中写道:请你切勿首先翻看到本书第10页。肯定地说,大多数同学会首先翻开此页,这就是逆反心理在作怪。这种心理在我们同学中也屡见不鲜因为逆反心理是青年人常见的。青年人有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制止而有无法讲清道理时,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想方设法探个究竟。猜疑、推测的好奇心使其不顾禁令的约束做个尝试。另外青年人总想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表现自己,用标新立异引起别人的注意,想在否定权威的情况下寻找自己的自我价值,进而得到满足感,因而有意采取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现行为,这是青年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基础。殊不知逆反心理无益于工作,且有还身体,长此下去会使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向单一的对抗思维,经常从树立的方面寻找依据,容易脱离常理,使自己形成孤陋寡闻、头脑简单的偏执性格。有时还会走极端,犯校规,因为“反其道而行之”的结果往往会使自己的遗憾终生活。
克服方法:通过学习提高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理论上找出其危害。当逆反心理出现时,首先通过比较,否定自己不正确的结论。回忆过去逆反心理产生的失误,通过挫折的教训会帮助自己慎重行事。结论产生在付诸行动前不妨听听朋友的意见,养成三思而行的习惯。
(四)自卑心理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由于青年人的情感不稳定,他们在一帆风顺时自信心比较强甚至骄傲自满,但是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出现自卑心理,表现悲观失望,对自己的智力、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种心理不但对身心健康有害,而且在学习上也不易成功。1951年英国有个叫弗兰林的人在他的研究中有一个新的发现,但由于自卑心理使他对自己的发现产生了怀疑,踌躇不前,结果两年后美国科学家沃森有了同样的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样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所以说,自卑心理是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巨大心理障碍,它可以使你丧失自信,失去荣誉感。在遇到挫折,受到批评,受到旁人的讽刺或嘲笑时自卑心理会大大强化,进一步产生抑郁心理,逐渐丧失生活信心。但是自卑心理也是可以克服的。
正确认识自己,恰当的评价自己,凡是有自卑感的人都过低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智力,所以要想消除自卑,首先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是自卑心理的根源。
面对现实,期望值不应太高。低指标可争取多努力,这样在工作在不断取得进展。心理上不断得到满足,知足常乐,在满足中增强自信心,自卑感也就随之而去。
正确对待挫折。挫折和失败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关键不应心灰意冷,应奋发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心就是指的自信心,多一分自信心就会少一分自卑感。
扬长避短,变短为长。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一个人也有长短,长者不会样样都长,短者也不可能处处都短,长短是相对而言。经过发挥可短为长,处理不好也可能变长为短。如一个能说会道,对任何事物都充满自信的人可能为长,但如果说得多做得少,或者说到做不到,这将成为人人不喜欢的短处。相反一个少言寡语,有自卑感的可能为短,但他们做得多,说得少,脚踏实地工作,就可能成为大家敬佩的人。每个人都应寻找自己的长处,在实际工作中寻找奉献的位置,当做出一点成绩时,自卑心则会望风而逃,自信心可随之而来,首次成功是治疗自卑感的良药。
(五)抑郁心理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抑郁心理应该说是一种情绪障碍,是在原有性格基础上,遇到挫折后产生的一种较为长久的悲观心境。挫折大多来自学习和生活中。如遇到问题多次找老师得不到解决时,自己或亲人病重而久治不愈时,受到问批评感到委屈而又无处诉说时,遇到困难经努力仍不能克服时,人际关系不好感到孤独时,都出现一时的抑郁情绪。如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别压抑的情绪长期得不到消除,就可出现心理障碍。表现饮食无味,食欲不振,辗转反侧,夜不成眠,少言寡语,有气无力,近虑远忧,事事发愁,忧心忡忡,夸大困难,低估自己,缺乏信心,消极悲观。这种心理虽不会危及他人和社会,但对学习不顺利,对身体有害。克服方法:提高认识,用积极进取代替消极情绪,用拼搏精神努力争取。想让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看得起自己,要想取得一定成绩就必须付出一番代价。当然要多寻找自己的长处,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当你感到心情不好时不妨向你的朋友诉说,如果他告诉你他过去也有同样的感受,你可以从中得到一种自我安慰,从而消除精神压力。如果朋友再向你介绍一下他如何摆脱抑郁心情的体会,你会得到一些处理的经验,同时也可分享他们战士困难后的愉快心情。当然也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把自己的心情写出来,写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书面疏泻情绪的过程。我们收到不少人的心理咨询信,他们常讲到,我写完信发走后,有时信还没理由发出心情就顿感好多了。当然你也可以参加一些问题活动,听听音乐等也可改善一下情绪。我们远离家乡的深深学子,走向学校,社会经验少,当你遇到困难时可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求助,离开家中亲人你会体会到同学的特殊内涵。
(六)从众心理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从众心理也称顺从心理,有人也称遵从心理。是指一个人的行动,信仰和情绪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一个小群体的错误意见,往往可以迫使一个人做出与自己感知和判断不相符合的回答。50年代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者做成一排,看两张卡片,一直贡呢卡片上画三条长度不等的直线A、B、C、,另一张卡片上画一条直线X,它的长度明显的与ABC三条线之一等长,要求被试者判断X线与哪一些线等长,被试者按坐号顺序回答,第五个被试者明知他们答案不对,但也不敢肯定自己正确的答案,只能顺从地得出了与前四人相同的错误答案,这是一次从心理测验,把这种测验重复多次,结果类似。
从众心理的表现和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如跟着感觉走路会使你步入歧途,跟着广告购物会使你上当受骗。科学研究中,从众心理可使你放弃自己正确的研究结果,当然最为严重的是从众心理可使部分前年人形成小群体,小集团,发生数人一起违纪现象,甚至多人聚众闹事的违法现象。
克服方法:主要从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入手,增强约束力。从学习科学知识。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如果人云亦云,感情用事,往往会使你后悔莫及。当你的思维、感情、行动处于一个非正式群体中,就要考虑是否从众心理起了作用。
(七)报复心理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报复心理是一种属于情感范畴的狭隘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会寻找各种机会对同学、朋友等,采取不正常厂的手段甚至利,用暴力进行攻击。
在学校中,报复是一种极为有害的狭隘心理,它瓦解斗志,松懈纪律,破坏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腐蚀剂。第一,报复有害于集体和同学之间的团结。一般来说,有报复心理的人都对对方怀有“敌意”,因而,报复决不是解决同学间矛盾的手段。从一些报复行为来看,报复往往会使“冤怨”越结越深,而且还会使集体团结涣散,关系紧张,工作难开展。第二,报复有害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青年学生应当站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列,带头说文明话,干文明事,树文明风,做文明人,而报复心理则会腐蚀人的灵魂,降低人的文明程度,使人变的虚伪,狭隘,甚至堕落犯罪,严重影响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第三,报复心理有害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同学们应该朝着成为“四有”前年的目标去努力,为建设“四化”贡献青春。而有报复心理的人,往往身心受损,心思分散,既增长不里才干,又损害了自己的威信,更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舆论的支持,在甚至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克服方法:同学们要消除和克服报复心理,从集体上来说,要选择适应青年学生气质、性格、脾气和心理特点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扬其所长,补其所短,纠其所偏。从个人来讲,要切实加强道德品质修养,而且这是关键性的,从根本上起作用的。一是要学会自我克制,在现实生活中,当碰到不顺心的人和事,特别是自己的人格和利益受到侵害,感到痛苦而产生报复心理时,要认真考虑后果,三思而后行。青年人在气头上时,往往不顾后果,有“豁出去”的想法。如果这时候冷静地考虑一下,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对人对己对学校有无害处,头脑清醒后就会放弃原来的做法。二是要加强自我修养。青年同学们一定哟啊珍惜宝贵的青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修养,努力使自己既有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理想、无私的情操,又有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的层次提高了,即使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也能泰然处之。在和同学们的交往中,不要以小心眼对小气量,要理解尊重别人,宽宏大量,以成相待,能让人处且让人;不要以凉对冷“雪上加霜”,要满腔热情,讲友谊和信任;对于同学们的批评,不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理智地进行处理;不要袒护自己的缺点,该认错时就认错,诚意地接受别人的批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冤仇”,化“干戈”。三是要加强对性格的陶冶和改造,每一个青年同学要好好认真分析一下个人性格的利于弊,看看哪些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有益;哪些对个人的成长有碍,有益的加以巩固和发展,有碍的加以陶冶和改造。性格一旦形成,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是可以改造的,可以在实践中磨练和培养健康的性格。古人说性情陶冶,其出发点也就在于改造性格,“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也是古人对一种理想性格的追求。心理学家认为,性格的形成虽然与先天的遗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由于环境是性格形成的重要原因,因而也就决定了性格的可变性和性格讨厌改造的可能性。如孤僻、狭隘的性格,可以通过广泛的社会接触、加强同学间的友好往来,有意识地将心比心,细心体会他人的感情,就有可能逐步变成合群、宽厚的性格。再如,纤弱、怯懦的性格,一般与能力较低有关,培养自信心,努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就有可能变得强健和勇敢。总而言之,个人可根据自己性格的剖析,根据社会道德生活和学校的环境的需要,以及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教训,有针对性地选择性格中薄弱环节,采取适当方法,下一番陶冶情操和改造的功夫。
过于持久,对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可造成如下表现。
〈1〉意识处于高度觉醒状态。对外界事物特别警觉与敏感,有时普通的声响也会引起惊跳,甚至出现一写错听、错视和心因性幻听、幻视,“草木皆兵”、“杯弓蛇影”都是处于这种紧张状态的表现。
〈2〉注意力不集中。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如坚持学习,记忆力显著下降;如坚持工作,差错率明显增加;如从事危险性工作,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
〈3〉分析判断能力降低。此时参与决策,失误率极高,因为此时不愿多加思考,不去反复论证,容易轻率地处理问题,草率地作出决定。
〈4〉情绪易激怒,自控能力差。无故训斥人,顶撞上级,因小事引起争吵的机会增多。盲目的行为,重复的动作增多,烟酒量加大。
如遇上述表现,应果断地停止工作,适当休息,改变环境,防止挫折连续发生给工作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也避免心理衰竭和精神崩溃引起不良后果。
展开全部
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不仅存在着,而且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具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在这种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他还力图对自己的存在进行自我认识并作出解释。
并不是任何存在物都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都能自己认识自己的存在并对自己的存在作出解释的。比如自然界,一直客观地存在着,并且是一切存在物所以存在的总根源,但它并没有关于自己存在和如何从自己派生出其他存在物的自我意识,也不能自己对此进行认识并作出解释。只有当自然界发展出了人以后,在人身上自然界才“获得了自我意识”。人是具有认识外部自然界、向外部自然界求知的本性的。实际上,人也是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有意识地为了自己的存在而对与自己的存在密切相关的外部自然界及其中诸多事物的存在进行认识并作出解释(这是保证人自己的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从而形成关于自然界和各种自然物的自然哲学及自然科学知识。就人作为一种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存在物本身来说,这些自然哲学及自然科学知识,是人外向地向外部自然界求知的结果,是人关于外部自然界的外向的对象意识。但是,就人仍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仍然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来说,自然界正是通过人的求知活动所形成的自然哲学及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而获得了自我意识。在这个意义上,人认识自然界,也就等于说自然界认识自身,“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人充当了自然界的自我意识的载体、承担者。
人不仅使自然界获得了自我意识,而且他本身就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我们甚至可以说,人之所以能够使自然界从人身上获得自我意识,正因为人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依赖于外部自然界,意识到为了自己的存在必须认识外部自然界。因此,认识外部自然界,向外部自然界求知,可以说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外向表现。正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这种外向表现,使自然界也获得了自我意识。
说人有自我意识,当然主要是指人能够内向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有关于自己的存在的内向意识。人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意识到并说出“我”的存在物,他能够意识到并说出“我是人”。但是,人虽然有关于“我是人”这种自我意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人”有了确切的认识和理解。尽管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对于自己是什么,都能明确地回答说:“我是人”;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人是什么?”就往往不能确切地回答。可见,人有关于“我是人”这种自我意识,同人对“人是什么?”的自我认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人正因为有自我意识,为了保证自我的存在,实现和创造自我的存在,不仅促使他意识到要外向地认识外部自然界,而且意识到要内向地认识自我。这种内向的认识总是伴随着外向的认识的。正如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所指出的:“从人类意识最初萌发之时起,我们就发现一种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着并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人类的文化越往后发展,这种内向观察就变得越加显著。”即使是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早期,“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比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第5页)我们看到,在宗教、 哲学的发展中,乃至在人的一般意识的普遍发展中,认识自我不仅是一个始终未曾动摇过的目标,而且是一个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突出的目标。
人是在意识到“我是人”的这种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来认识自我的。所以,人认识自我,在一般的意义上就是人对人的认识。当人产生了“我是人”这种自我意识的时候,又会进一步追问:“人是什么?”在人作为一个类的自我认识史中,“人是什么?”始终是一个中心问题。这个问题又涵盖着:人何以存在?人本身是一种具有什么样的存在状态和特性的存在物?人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种样子?人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思索,是随着人的世世代代连续的现实存在而不断发生的。这表现了人具有一种以自我的现实存在为原点对自己作为人的由来和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连续不断地穷根究底、反思前瞻的探索精神。
远古蒙昧时代的原始人,并没有完全把自己同自然界的动物区分开来。但当人开始把自己同其他动物加以比较(尽管这种比较在开始还具有普遍的同一化倾向)时,就意味着人已经萌发了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随着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人不仅开始把自己同自然界的动物区分开来,并且意识到自己是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存在物。那么,人究竟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动物而专属于自己的东西呢?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特殊存在物呢?在人类自我认识史的后来发展中,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从外在的自然身体形态特征来规定人,比如,把人定义为“二足而无毛”或“没有羽毛的两脚动物”;有的从人的群居性、社会性、文化性存在的角度来规定人,把人定义为合群的在社会和政治的组织中、文化环境中存在的社会动物、政治动物、文化存在物;有的从人的精神属性方面来规定人,认为人是理性动物,人是有是非、善恶之心的动物,人是有自我意识的动物;有的从人的功能特征方面来规定人,认为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使用语言符号的动物,人是最能获得最多技艺的动物,人是追求和创造理想对象的动物;等等。此外还可以列出许多关于人的定义。
人认识自我,不仅力求发现那些使人成为人或规定人之为人的东西,而且要穷根究底地追溯人何以作为人存在、人何以会在自己身上具有那些属人的东西。这就是关于人本身及其特性和功能的起源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探索,在人作为一个类的自我认识史中,始终占有突出的地位。事物的由来即事物的性质的由来,人的由来即人的性质的由来。在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早期神话传说和宗教意识中以及后来形成的涉及人的哲学思辨中,都有关于人本身及其特性和功能的起源的解释。在这些解释中,神或上帝有目的地创造人并赋予人以人的特性、技能和生活本领的虚假观念,具有极其权威的普遍性,甚至支配着很多哲学家的哲学思辨。一些哲学家也往往思辨地用神学目的论来解释人的形态构造和各种特性、功能的由来。当然,历史上的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反对神创论或神学目的论的。他们多用朴素的自然发生论观点来解释人本身及其特性的由来。到了最近几个世纪,由于一些自然科学家的努力,这种自然发生论更是立足于生物进化论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上,从而使人们关于人类由来的认识逐渐摆脱了宗教神学的纠缠,把它由一个宗教信仰的问题变成了一个科学探索的问题。
人是可塑的,并且越是往后发展,越是意识到自己的可塑性。因此,人认识自我,不仅要认识自己作为人是何以存在、已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怎样存在的,而且要探索自己作为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应当怎样存在。通过这种探索,以便进行自我塑造,使自己更好地存在下去。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并不满足于既有的现实生活和现实存在状况,并不停留在已经成为的东西和已经成为的样子上;他总是力求创造新的生活,创造新的存在状况,使自己在规定性上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通常,人总是面向未来,并以未来来引导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现实活动的。所以人的自我认识并不单纯是关于自己作为人存在的过去和现实状况的事后反思,而是要通过这种反思以启迪关于应有的未来的探索,又以这种关于应有的未来的探索来影响现实的存在,使之趋向于新的应有的存在。因此,人的自我认识不仅是事后的,而且是超前的,并且在本质上具有一种实践性。我们注意到,甚至各种宗教意识中关于人的观念也是引导人追求未来的,不过宗教所引导的对未来的追求,是要人们按照不同的宗教模式摒弃苦难的现世而进入虚幻的来世。至于历史上各种关于人的哲学,更是致力于通过对人的应有的未来的探索,提出了种种关于模范人的典型形象和人的世界的理想模式,并以此来引导和鼓励人们进行自我塑造、自我奋斗。
自从人类意识萌发以来,人对自我的认识一直没有停止过。在人的漫长的自我认识史中,各种神话、宗教、哲学,曾经造出了关于人本身的种种虚假观念。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模范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5页)当然, 在历史上关于人的自我认识也包括不少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内容。并且,人的自我认识总的说来是随着作为一个类的人本身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特别是最近两个世纪以来,人的自我认识逐渐从种种虚假观念的纠缠中解放出来,走上了力求符合于人本身的实际发展的探索道路。对于这种转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对以往那些创造出关于人本身的种种虚假观念的人们来说,“他们头脑的产物就统治他们。他们这些创造者就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要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象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不再在这些东西的枷锁下呻吟喘息”(同上)。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见物不见人,似乎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没有关于人的理论。这至少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如果说有什么“见物不见人”的“马克思主义”的话,那么这决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事实上,不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整个理论体系在内容的展开上从来没有脱离过人和人的活动,而且在他们的许多著作中,还就关于人本身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全新研究,并作出了深刻的理论回答。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关于人本身的理论内容是十分丰富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一种关于人本身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这可以说是他们的关于人的理论的核心内容。根据这种观点,他们批判了历史上关于人本身的种种虚假观念,特别是批判了黑格尔及其学派把人“转变为”意识或把人“等同于”自我意识的思辨唯心主义观点和费尔巴哈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的直观唯物主义观点,有针对性地回答了“人是什么?”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怎样认识人的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
他们反对神学创世说,在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发生论的基础上,肯定“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他们反对把人转变为或等同于意识或自我意识之类的精神实体,强调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他们肯定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但是,他们又反对把人仅仅看作是自然存在物,强调现实的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中存在的,因而是社会存在物。只有在社会中,这些个人才是“作为人的人”。离开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在社会之外的人,只能是非现实的、抽象的人。
他们强调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是他们“反对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而坚持“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而他们的意识始终“是社会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73、51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强调,现实中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同上书,第73页),因此,不应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还应该把人看作是“实践的、感性的活动”;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因此他们强调要把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实践、感性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的其他活动,是理解人本身的存在和规定性、理解人的世界、理解人何以会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理解人的变易运动和进化发展的基础,是打开人的自我认识之谜的钥匙。所以马克思强调,“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产物。”(同上书,第150页)
在当代,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外向认识正在突飞猛进地扩展和深化,但是,人对人本身却反而充满着疑问,“人是什么?”这个人类自我认识史中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也一直在不断地作出回答的问题,至今仍然是人的自我认识中最突出的主题,并更加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关于人本身的理论也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深化人的自我认识,要进一步揭示“人是什么?”的丰富内涵,仍然离不开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把钥匙。
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物,他不会停留于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人并没有一种绝对标准的所谓人的存在状况和绝对标准的所谓人的规定性。人的未完成,蕴含着可塑性和创造性,因而他总是处在不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创造之中。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生产和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的世界,从而也不断塑造自己的新的形象,不断创造自己的新的存在状况和新的规定性。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人的进化发展过程。因此,人对自我的内向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这种认识不会停留在某种绝对的完满的终极标准上,它总是适应人的不停顿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需要,并随着人的新的形象、新的存在状况和新的规定性的产生而不断发生的。
并不是任何存在物都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都能自己认识自己的存在并对自己的存在作出解释的。比如自然界,一直客观地存在着,并且是一切存在物所以存在的总根源,但它并没有关于自己存在和如何从自己派生出其他存在物的自我意识,也不能自己对此进行认识并作出解释。只有当自然界发展出了人以后,在人身上自然界才“获得了自我意识”。人是具有认识外部自然界、向外部自然界求知的本性的。实际上,人也是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有意识地为了自己的存在而对与自己的存在密切相关的外部自然界及其中诸多事物的存在进行认识并作出解释(这是保证人自己的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从而形成关于自然界和各种自然物的自然哲学及自然科学知识。就人作为一种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存在物本身来说,这些自然哲学及自然科学知识,是人外向地向外部自然界求知的结果,是人关于外部自然界的外向的对象意识。但是,就人仍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仍然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来说,自然界正是通过人的求知活动所形成的自然哲学及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而获得了自我意识。在这个意义上,人认识自然界,也就等于说自然界认识自身,“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人充当了自然界的自我意识的载体、承担者。
人不仅使自然界获得了自我意识,而且他本身就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我们甚至可以说,人之所以能够使自然界从人身上获得自我意识,正因为人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依赖于外部自然界,意识到为了自己的存在必须认识外部自然界。因此,认识外部自然界,向外部自然界求知,可以说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外向表现。正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这种外向表现,使自然界也获得了自我意识。
说人有自我意识,当然主要是指人能够内向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有关于自己的存在的内向意识。人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意识到并说出“我”的存在物,他能够意识到并说出“我是人”。但是,人虽然有关于“我是人”这种自我意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人”有了确切的认识和理解。尽管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对于自己是什么,都能明确地回答说:“我是人”;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人是什么?”就往往不能确切地回答。可见,人有关于“我是人”这种自我意识,同人对“人是什么?”的自我认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人正因为有自我意识,为了保证自我的存在,实现和创造自我的存在,不仅促使他意识到要外向地认识外部自然界,而且意识到要内向地认识自我。这种内向的认识总是伴随着外向的认识的。正如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所指出的:“从人类意识最初萌发之时起,我们就发现一种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着并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人类的文化越往后发展,这种内向观察就变得越加显著。”即使是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早期,“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比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第5页)我们看到,在宗教、 哲学的发展中,乃至在人的一般意识的普遍发展中,认识自我不仅是一个始终未曾动摇过的目标,而且是一个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突出的目标。
人是在意识到“我是人”的这种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来认识自我的。所以,人认识自我,在一般的意义上就是人对人的认识。当人产生了“我是人”这种自我意识的时候,又会进一步追问:“人是什么?”在人作为一个类的自我认识史中,“人是什么?”始终是一个中心问题。这个问题又涵盖着:人何以存在?人本身是一种具有什么样的存在状态和特性的存在物?人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种样子?人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思索,是随着人的世世代代连续的现实存在而不断发生的。这表现了人具有一种以自我的现实存在为原点对自己作为人的由来和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连续不断地穷根究底、反思前瞻的探索精神。
远古蒙昧时代的原始人,并没有完全把自己同自然界的动物区分开来。但当人开始把自己同其他动物加以比较(尽管这种比较在开始还具有普遍的同一化倾向)时,就意味着人已经萌发了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随着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人不仅开始把自己同自然界的动物区分开来,并且意识到自己是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存在物。那么,人究竟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动物而专属于自己的东西呢?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特殊存在物呢?在人类自我认识史的后来发展中,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从外在的自然身体形态特征来规定人,比如,把人定义为“二足而无毛”或“没有羽毛的两脚动物”;有的从人的群居性、社会性、文化性存在的角度来规定人,把人定义为合群的在社会和政治的组织中、文化环境中存在的社会动物、政治动物、文化存在物;有的从人的精神属性方面来规定人,认为人是理性动物,人是有是非、善恶之心的动物,人是有自我意识的动物;有的从人的功能特征方面来规定人,认为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使用语言符号的动物,人是最能获得最多技艺的动物,人是追求和创造理想对象的动物;等等。此外还可以列出许多关于人的定义。
人认识自我,不仅力求发现那些使人成为人或规定人之为人的东西,而且要穷根究底地追溯人何以作为人存在、人何以会在自己身上具有那些属人的东西。这就是关于人本身及其特性和功能的起源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探索,在人作为一个类的自我认识史中,始终占有突出的地位。事物的由来即事物的性质的由来,人的由来即人的性质的由来。在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早期神话传说和宗教意识中以及后来形成的涉及人的哲学思辨中,都有关于人本身及其特性和功能的起源的解释。在这些解释中,神或上帝有目的地创造人并赋予人以人的特性、技能和生活本领的虚假观念,具有极其权威的普遍性,甚至支配着很多哲学家的哲学思辨。一些哲学家也往往思辨地用神学目的论来解释人的形态构造和各种特性、功能的由来。当然,历史上的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反对神创论或神学目的论的。他们多用朴素的自然发生论观点来解释人本身及其特性的由来。到了最近几个世纪,由于一些自然科学家的努力,这种自然发生论更是立足于生物进化论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上,从而使人们关于人类由来的认识逐渐摆脱了宗教神学的纠缠,把它由一个宗教信仰的问题变成了一个科学探索的问题。
人是可塑的,并且越是往后发展,越是意识到自己的可塑性。因此,人认识自我,不仅要认识自己作为人是何以存在、已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怎样存在的,而且要探索自己作为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应当怎样存在。通过这种探索,以便进行自我塑造,使自己更好地存在下去。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并不满足于既有的现实生活和现实存在状况,并不停留在已经成为的东西和已经成为的样子上;他总是力求创造新的生活,创造新的存在状况,使自己在规定性上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通常,人总是面向未来,并以未来来引导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现实活动的。所以人的自我认识并不单纯是关于自己作为人存在的过去和现实状况的事后反思,而是要通过这种反思以启迪关于应有的未来的探索,又以这种关于应有的未来的探索来影响现实的存在,使之趋向于新的应有的存在。因此,人的自我认识不仅是事后的,而且是超前的,并且在本质上具有一种实践性。我们注意到,甚至各种宗教意识中关于人的观念也是引导人追求未来的,不过宗教所引导的对未来的追求,是要人们按照不同的宗教模式摒弃苦难的现世而进入虚幻的来世。至于历史上各种关于人的哲学,更是致力于通过对人的应有的未来的探索,提出了种种关于模范人的典型形象和人的世界的理想模式,并以此来引导和鼓励人们进行自我塑造、自我奋斗。
自从人类意识萌发以来,人对自我的认识一直没有停止过。在人的漫长的自我认识史中,各种神话、宗教、哲学,曾经造出了关于人本身的种种虚假观念。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模范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5页)当然, 在历史上关于人的自我认识也包括不少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内容。并且,人的自我认识总的说来是随着作为一个类的人本身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特别是最近两个世纪以来,人的自我认识逐渐从种种虚假观念的纠缠中解放出来,走上了力求符合于人本身的实际发展的探索道路。对于这种转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对以往那些创造出关于人本身的种种虚假观念的人们来说,“他们头脑的产物就统治他们。他们这些创造者就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要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象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不再在这些东西的枷锁下呻吟喘息”(同上)。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见物不见人,似乎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没有关于人的理论。这至少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如果说有什么“见物不见人”的“马克思主义”的话,那么这决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事实上,不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整个理论体系在内容的展开上从来没有脱离过人和人的活动,而且在他们的许多著作中,还就关于人本身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全新研究,并作出了深刻的理论回答。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关于人本身的理论内容是十分丰富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一种关于人本身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这可以说是他们的关于人的理论的核心内容。根据这种观点,他们批判了历史上关于人本身的种种虚假观念,特别是批判了黑格尔及其学派把人“转变为”意识或把人“等同于”自我意识的思辨唯心主义观点和费尔巴哈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的直观唯物主义观点,有针对性地回答了“人是什么?”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怎样认识人的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
他们反对神学创世说,在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发生论的基础上,肯定“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他们反对把人转变为或等同于意识或自我意识之类的精神实体,强调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他们肯定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但是,他们又反对把人仅仅看作是自然存在物,强调现实的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中存在的,因而是社会存在物。只有在社会中,这些个人才是“作为人的人”。离开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在社会之外的人,只能是非现实的、抽象的人。
他们强调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是他们“反对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而坚持“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而他们的意识始终“是社会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73、51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强调,现实中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同上书,第73页),因此,不应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还应该把人看作是“实践的、感性的活动”;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因此他们强调要把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实践、感性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的其他活动,是理解人本身的存在和规定性、理解人的世界、理解人何以会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理解人的变易运动和进化发展的基础,是打开人的自我认识之谜的钥匙。所以马克思强调,“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产物。”(同上书,第150页)
在当代,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外向认识正在突飞猛进地扩展和深化,但是,人对人本身却反而充满着疑问,“人是什么?”这个人类自我认识史中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也一直在不断地作出回答的问题,至今仍然是人的自我认识中最突出的主题,并更加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关于人本身的理论也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深化人的自我认识,要进一步揭示“人是什么?”的丰富内涵,仍然离不开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把钥匙。
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物,他不会停留于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人并没有一种绝对标准的所谓人的存在状况和绝对标准的所谓人的规定性。人的未完成,蕴含着可塑性和创造性,因而他总是处在不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创造之中。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生产和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的世界,从而也不断塑造自己的新的形象,不断创造自己的新的存在状况和新的规定性。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人的进化发展过程。因此,人对自我的内向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这种认识不会停留在某种绝对的完满的终极标准上,它总是适应人的不停顿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需要,并随着人的新的形象、新的存在状况和新的规定性的产生而不断发生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遇事三思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一、表现特征
为了便于诊断,《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为: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在社会上人数和比例确实不详。据l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二、治疗方法
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认知提高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
2.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客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3.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
①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②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②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目p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④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
现在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份。
①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
②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
③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
④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
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我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
4.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2)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3)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4)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干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旺。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一、表现特征
为了便于诊断,《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为: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在社会上人数和比例确实不详。据l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二、治疗方法
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认知提高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
2.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客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3.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
①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②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②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目p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④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
现在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份。
①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
②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
③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
④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
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我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
4.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2)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3)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4)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干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心情不好时,感觉一切都没有了原先的色彩,天空顿时会塌陷.其实,周围的一切如故,山依旧是山,水不会变为蒸气.心情不好时,试着去干自己最认为有激情的事,可以完全脱胎换骨,换个全新的的面孔,不要想着别人会取笑你,你要深信如果还作他人,说不定不如你表现的棒!
心情不好怎么办?
你们对自己的情绪状况了解吗?你想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吗?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相信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有这样的说法: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也就是说稳定、愉快等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机体的内脏器官和腺体的正常活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而烦躁、愤怒、狂喜等大起大落的不良情绪则会引起机体的生理活动紊乱,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另外,良好的情绪还有利于提高记忆力、注意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中学生的情绪反应强度较大,也易变化,常常为一点小事就会勃然大怒或得意非凡。因此中学生一定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首先请大家做一个关于自己情绪特点的小测验。
对下列问题做出“是”或“否”的回答。
1 尽管发生了不快,仍能毫不在乎地思考别的事情。
2 不计小隙,经常保持坦率诚恳的态度。
3 习惯于把担心的事情写在纸上并进行整理。
4 在做事情时,往往具体规定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5 失败时仔细思考,反省其原因,但不会愁眉不展,整天闷闷不乐。
6 具有悠闲自娱的爱好。
7 常常倾听众人的意见。
8 做事有计划地积极进行,遇挫折也不气馁。
9 无路可走时,能够改变生活方式和节奏,以适应生活。
10 在学业上,尽管别人比自己强,但仍保持“我走我的路”的信条。
11 对自己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都会有高兴的表示。
12 乐于一点一滴地积聚有益的东西。
13 很少感情用事。
14 尽管想做某一件事,但自己估量不可能时也会打消念头。
15 往往理智、周密地思考和判断,不拘泥于细枝末节。
评分:
评分规则:
每题选择“是”记1分,“否”不记分。然后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你的总分________
0~6分:你的情绪不是很稳定,经常是患得患失,又不能很好地生活。常常拘泥于一些小事情,无论做什么事都过分认真,总是忙忙碌碌,耗费心机。难于做出重大的决策,一丝不苟反而使自己感觉迟钝。
7~9分:情绪稳定性一般。
10~15分:你的情绪很稳定,大多擅长于处理事物的方法、判断及思考等,不拘泥于细微小节,能积极大胆地处理一些事情,在各种困难面前毫不动摇。
你的具体情况如何呢?得分低的同学也不要过于着急,认真照着下面专家给你提供的方法去做,相信慢慢地你也会成为一名情绪非常稳定的中学生!
1 寻找情绪不佳的原因。
当你闷闷不乐或忧心忡忡的时候,不要任其发展下去,关键要找出原因,究竟是别人误会了你,还是自己做错了事,找出问题的症结后,想办法对付它。如果找不出原因,那么你可能处于情绪周期的“低潮期”或“危险期”,也可能由于天气等环境的影响,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罗拉德·达尔教授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对我们的情绪影响极大,他说:“对睡眠不足者而言,那些令人烦心的事更能左右他们的情绪。”
2 采用深呼吸的方法。
当你过分紧张、恐惧的时候,可通过身体的放松来缓解心理的紧张。你可以深深地呼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气,这个过程能使肌肉很快地放松。同时不断地暗示自己“放松、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事物上停留几分钟。可重复这几个步骤,直至缓解一些不良情绪。这种深呼吸的方法十分简单,无论是在假想情景还是实际情景中,都可以多次重复练习。这种放松方法是1972年由布格发明的。
3 转移注意力。
当情绪有所反应时,头脑中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点,此时如果建立一个或几个新兴奋点,便可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中心。中学生正处在情绪变化比较激烈的时期,很容易为一些小事情怒气冲天。强压怒火对身体有害,任其发泄就会害人害己,不如暂回避一下,让自己冷静地分析一下,去寻找一下更适合的解决办法。例如,当某次考试不理想,不必整日长吁短叹、自我责难,你尽可以去打打球、散散步或做其他一些轻松的活动,如听听喜欢的音乐等等,使自己的情绪松弛下来,然后客观地分析失败的原因,争取下一次取得好成绩。
4 适当地宣泄情绪。
保持稳定的情绪并不是让你感情冷漠,对什么事都没有情绪反应,而是不做无克制的发作。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遇到伤心的事当然会哭,遇到快乐的事当然会高兴,但要适当表现,而不能过分、过久。例如,亲人亡故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强忍不哭反而有害于身体的健康,泪水可以带走体内的有害物质,也可缓解悲伤和紧张。但如果痛哭不止,并持续不断就属于不正常了。遇到烦恼,找个知心朋友倾吐一下,把想说的说出来,就可以使心情平静下来。当你心里积满了怨气想向别人发泄时,你可以找一些个代替物来进行发泄,比如摔几下摔不坏的洋娃娃,打几下很粗的大树等。我们要学会发泄情绪,即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5 学会让步。
要学会自我批评,不要把责任全往别人身上推。也要学会拓宽心理容量,使自己有良好的修养和宽大胸怀。对于琐事,没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争论和纠缠,也没有必要事事争强好胜。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的才智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都超过他人。否则只会使你经常陷于不满、愤怒和自责等不良情绪中。
心情不好怎么办?
你们对自己的情绪状况了解吗?你想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吗?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相信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有这样的说法: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也就是说稳定、愉快等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机体的内脏器官和腺体的正常活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而烦躁、愤怒、狂喜等大起大落的不良情绪则会引起机体的生理活动紊乱,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另外,良好的情绪还有利于提高记忆力、注意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中学生的情绪反应强度较大,也易变化,常常为一点小事就会勃然大怒或得意非凡。因此中学生一定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首先请大家做一个关于自己情绪特点的小测验。
对下列问题做出“是”或“否”的回答。
1 尽管发生了不快,仍能毫不在乎地思考别的事情。
2 不计小隙,经常保持坦率诚恳的态度。
3 习惯于把担心的事情写在纸上并进行整理。
4 在做事情时,往往具体规定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5 失败时仔细思考,反省其原因,但不会愁眉不展,整天闷闷不乐。
6 具有悠闲自娱的爱好。
7 常常倾听众人的意见。
8 做事有计划地积极进行,遇挫折也不气馁。
9 无路可走时,能够改变生活方式和节奏,以适应生活。
10 在学业上,尽管别人比自己强,但仍保持“我走我的路”的信条。
11 对自己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都会有高兴的表示。
12 乐于一点一滴地积聚有益的东西。
13 很少感情用事。
14 尽管想做某一件事,但自己估量不可能时也会打消念头。
15 往往理智、周密地思考和判断,不拘泥于细枝末节。
评分:
评分规则:
每题选择“是”记1分,“否”不记分。然后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你的总分________
0~6分:你的情绪不是很稳定,经常是患得患失,又不能很好地生活。常常拘泥于一些小事情,无论做什么事都过分认真,总是忙忙碌碌,耗费心机。难于做出重大的决策,一丝不苟反而使自己感觉迟钝。
7~9分:情绪稳定性一般。
10~15分:你的情绪很稳定,大多擅长于处理事物的方法、判断及思考等,不拘泥于细微小节,能积极大胆地处理一些事情,在各种困难面前毫不动摇。
你的具体情况如何呢?得分低的同学也不要过于着急,认真照着下面专家给你提供的方法去做,相信慢慢地你也会成为一名情绪非常稳定的中学生!
1 寻找情绪不佳的原因。
当你闷闷不乐或忧心忡忡的时候,不要任其发展下去,关键要找出原因,究竟是别人误会了你,还是自己做错了事,找出问题的症结后,想办法对付它。如果找不出原因,那么你可能处于情绪周期的“低潮期”或“危险期”,也可能由于天气等环境的影响,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罗拉德·达尔教授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对我们的情绪影响极大,他说:“对睡眠不足者而言,那些令人烦心的事更能左右他们的情绪。”
2 采用深呼吸的方法。
当你过分紧张、恐惧的时候,可通过身体的放松来缓解心理的紧张。你可以深深地呼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气,这个过程能使肌肉很快地放松。同时不断地暗示自己“放松、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事物上停留几分钟。可重复这几个步骤,直至缓解一些不良情绪。这种深呼吸的方法十分简单,无论是在假想情景还是实际情景中,都可以多次重复练习。这种放松方法是1972年由布格发明的。
3 转移注意力。
当情绪有所反应时,头脑中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点,此时如果建立一个或几个新兴奋点,便可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中心。中学生正处在情绪变化比较激烈的时期,很容易为一些小事情怒气冲天。强压怒火对身体有害,任其发泄就会害人害己,不如暂回避一下,让自己冷静地分析一下,去寻找一下更适合的解决办法。例如,当某次考试不理想,不必整日长吁短叹、自我责难,你尽可以去打打球、散散步或做其他一些轻松的活动,如听听喜欢的音乐等等,使自己的情绪松弛下来,然后客观地分析失败的原因,争取下一次取得好成绩。
4 适当地宣泄情绪。
保持稳定的情绪并不是让你感情冷漠,对什么事都没有情绪反应,而是不做无克制的发作。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遇到伤心的事当然会哭,遇到快乐的事当然会高兴,但要适当表现,而不能过分、过久。例如,亲人亡故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强忍不哭反而有害于身体的健康,泪水可以带走体内的有害物质,也可缓解悲伤和紧张。但如果痛哭不止,并持续不断就属于不正常了。遇到烦恼,找个知心朋友倾吐一下,把想说的说出来,就可以使心情平静下来。当你心里积满了怨气想向别人发泄时,你可以找一些个代替物来进行发泄,比如摔几下摔不坏的洋娃娃,打几下很粗的大树等。我们要学会发泄情绪,即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5 学会让步。
要学会自我批评,不要把责任全往别人身上推。也要学会拓宽心理容量,使自己有良好的修养和宽大胸怀。对于琐事,没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争论和纠缠,也没有必要事事争强好胜。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的才智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都超过他人。否则只会使你经常陷于不满、愤怒和自责等不良情绪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现代社会有许多人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不明白心理的规律。
河北衡水市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修老师,以前患过10来年的心理障碍。后来在试用各种方法,阅读各种资料后,自已领悟到了心理的规律。也帮助了很多的人走出了心理的误区。这些心理规律即使对正常的人的心理也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心理也被作为一种事物来研究。但心理不同于一般的物理现象。所以好多人对于心理问题走进了误区,机械地看心理问题,现实中的物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很明确,很机械,但心理就不一样,它变化多端。所以如果医院用药物治疗心理障碍作为主要手段,就是错误的。心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心理的原因,只要思想变好了,问题就解决了,跟体质没多大关系,除非是心理影响伤害到了身体,需要对身体治疗。
弗洛伊徳的潜意识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虽然在科学上有重要意义,但还是很不完善的。而且在我们心理的实际应用上没多大作用,比如你如果对汽车的各部分都相当了解,但是你驾车技术不好的话,你车也是开不到好的,而如有一人对汽车各部分都不了解,但他驾车技术好,他就可以把车开的更好。心理也是一样,我们的心理驾驶技术决定了我们的心理运行的好不好。弗洛伊德晚年的研究使他自己陷入了完全的悲观,不但对心理治疗感到完全的悲观,甚至对整个人类也感到了完全的悲观。弗洛伊德本人并没有实际治愈过一例典型的心理障碍患者,而且弗洛伊德本人也承认这一点。
怎样让我们的心理变的更好呢?从古到今,有着对此各种各样的讨论。其实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老子,庄子,佛教的禅宗中得到很多有有益的启示。但是一提到宗教,很多人可能就想到那些迷信的东西,当然,想通过神,鬼 等使心理变好,那是肯定错误的,即使佛教都说佛不能直接救你,要你自己开悟。但是这些古人的思想中确有一些真正的可取之处。那就是关于心理方面的一些知识方法,也可以说是技巧。
比如佛教的禅宗,提倡顿悟。其实这个开悟就是对心理规律的技巧方法的掌握,但它不当当是个知识,它是一种体验,它要你自已去真实感受它,要实际运用它,觉得好了,你就会知道了。就比如你没吃过一样东西,不管别人怎么说它的味道,你还是不会知道它真正的味道,只有你亲自吃了后,你就立刻知道。当然,我们也不要把悟当成是什么成佛成仙的事,没有那么神的。我们只把它当成是对自已心理的一种领悟。
这是个什么方法呢?其实它是太简单,简单到你可能不会认为它是个好方法,它才会从我们眼前溜走。我们喜欢把问题复杂化,我们的本能使我们认为简单的东西更不正确。所以才有禅宗里的棒喝,就是师父拿着根木棒要逼徒弟领悟,就是说这么简单的东西你还不知道。
这个方法就是“接纳”。就是诚心接纳你所有的感觉,感受,想法,行为,痛苦,害怕,高兴等等一切。就这么简单。要注意是一切,不管再怎么痛苦,再怎么难受,再怎么不合理,都接受它,接纳了,你就会好。在接纳的同时,你也可以观察自已的心理到底在想什么,去感觉自已的感受,就好象看另外一个人一样。这就好象佛教里的俗语,“观照”和“觉知”。当然,你没去想怎样接纳,你也可以是在接纳。
这个方法对于正常人,对于有心理障碍的人都是一样有用的。其实所谓正常人和不正常人的区分界限是不大的,甚至就在一念之间。
我们可以用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做为例子,这样更容易理解。比如,有个有心理障碍的人,他每天总在睡前要看一下门关了没有,即使他已经知道门关好了,他还是要去重关一下,如不去,他就不舒服,而且几乎每次门都是已经关好的。他意识到这是个病,为此很烦。如果运用接纳的方法就是,你就接纳有这种想法,有这种行为,接纳自已为此而产生的烦恼。那你就会变好。其实我们有古怪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这种想法呢,为什么不那样想就是正常的,我们如果把有那种想法和没那种想法都看着是正常的,那我们胸怀就更宽广。就比如庄子的家人死了,他一点都不伤心,反而敲乐器,别人觉得不正常 ,就问他为什么不难过,他说,人死了就是难过的事吗,人死了,与天地同眠,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那个总关门的人,就是为有这样的想法而烦,所以他就努力压制这样的想法,但是心理就是这样,你越压制,他越对抗。这样相互对抗,冲突就会越来越大。这是愚蠢的做法。如果他去接纳这种想法,接纳这种行为,那么渐渐的反而就会变好。当然,这是个渐变的过程,这点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蜕变,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变好。就象我们在睡觉时,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睡着的,你从不会知道是哪一刻睡着的。当然这个蜕变的时长因人而异,有些人很快,只需一会儿,有些人则要几天或者几十天。
当接纳时,我们的心理反而慢慢不再对抗了,这时我和我们的心理成为一体了,就象“无我”那样。有一个典故,有人问佛,我为什么烦恼呢,佛跟他解释后,他立即顿悟了,佛大概的意思就说,是你自已在烦,是你自已一直在纠缠你的心,本来你是不烦的,你为什么要去纠缠它呢,也就是说你接纳你的烦恼,你就不会烦了。所以也有个典故,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就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惠能得到了师父的衣钵。勤拂拭正是自已没有必要的纠缠。所以佛教常常以小故事来启发人们。
那个关门的人其实更多的是为有那种想法而烦,当他接纳后,他可以常去关门,甚至还可以喜欢上关门,但他也可以不去关门,如果不关门有不舒服就接受不舒服。这样渐渐地,关不关门对他就无所谓了。心理也没什么障碍不障碍了。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我们话语有时难以表达清楚,但只要去体验就容易明白的,而且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实际体验。
另外我们也要相信接纳就会好,信则有,不信则无,这虽然很主观,但心理就是这样的,你不信的话,你连体验它正不正确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客观的心理科学。禅宗的悟也是客观的心理科学。
再比如有些人会失眠。对于失眠,药物治疗是没什么用的。完全是心理原因。当失眠时,你就这样想,我就让它失眠,一直醒着到天亮我也真的接受,有烦恼有担心我也接受,当然你闭上眼睛,摆好了睡觉的姿势。你要相信接纳就会好的。而的确实际上就是会好的,慢慢地,不知不觉你肯定会进入梦中。这个过程也是很微妙的。
总之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都大同小异。解决的方法也差不多。有心理障碍也不一定是坏事,正所谓没有迷哪来的悟,没有悟也就没有迷。
其实我们还可以由这种体验领悟到很多道理。还有象老庄的“无为而无不为”,我们的工作是工作,如果我们不工作时,就是在玩吗?不工作时,我们的身体在运行,嘴巴在呼吸,在一定意义上不可以说是工作吗。所以你即使一事无成,和做成大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样的,这就是你的思想要有包容性。有时候世俗的思想是片面的。还有老庄思想的柔弱能胜强硬等等,都是很有道理的。
当我们接纳了自已时,我们还可以体验到更多的感受,有时候即使你一个人静坐时也能感受到无比的愉悦,你也会知道快乐和痛苦是相对的,一波又一波,而且不受我们想法控制。很多时侯你的思考变的根本不重要了,你只需去体验,你没去想接纳,但你是在接纳,而且接纳的更好。我们的思考有时反而束缚了我们,丢开了可笑的思想,我们会变的更自由,更精彩。我们的心是很大的,我们体验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我们的世界是复杂的。有太多的问题我们不明白。好多人喜欢问为什么,有时对于一些问题,你不要去想为什么,不要去钻牛角尖,你想也想不明白,一句话,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的脑子的思考力实在是很渺小。我们的世界也是很矛盾的,真理和错误都是相对的,真理在一定意义下是错的,错误在某种意义下又可能是对的。有时我们的言语很难表达出好多事情,言语表达也有许多不完整性,所以争辩也是没有多少意义,你争赢了也不一定是对的,争输了也不一定是错的。只要我们体会到其中的真正的意思也就足了。
如果你觉得好,则多帮别人回答这类问题。
河北衡水市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修老师,以前患过10来年的心理障碍。后来在试用各种方法,阅读各种资料后,自已领悟到了心理的规律。也帮助了很多的人走出了心理的误区。这些心理规律即使对正常的人的心理也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心理也被作为一种事物来研究。但心理不同于一般的物理现象。所以好多人对于心理问题走进了误区,机械地看心理问题,现实中的物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很明确,很机械,但心理就不一样,它变化多端。所以如果医院用药物治疗心理障碍作为主要手段,就是错误的。心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心理的原因,只要思想变好了,问题就解决了,跟体质没多大关系,除非是心理影响伤害到了身体,需要对身体治疗。
弗洛伊徳的潜意识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虽然在科学上有重要意义,但还是很不完善的。而且在我们心理的实际应用上没多大作用,比如你如果对汽车的各部分都相当了解,但是你驾车技术不好的话,你车也是开不到好的,而如有一人对汽车各部分都不了解,但他驾车技术好,他就可以把车开的更好。心理也是一样,我们的心理驾驶技术决定了我们的心理运行的好不好。弗洛伊德晚年的研究使他自己陷入了完全的悲观,不但对心理治疗感到完全的悲观,甚至对整个人类也感到了完全的悲观。弗洛伊德本人并没有实际治愈过一例典型的心理障碍患者,而且弗洛伊德本人也承认这一点。
怎样让我们的心理变的更好呢?从古到今,有着对此各种各样的讨论。其实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老子,庄子,佛教的禅宗中得到很多有有益的启示。但是一提到宗教,很多人可能就想到那些迷信的东西,当然,想通过神,鬼 等使心理变好,那是肯定错误的,即使佛教都说佛不能直接救你,要你自己开悟。但是这些古人的思想中确有一些真正的可取之处。那就是关于心理方面的一些知识方法,也可以说是技巧。
比如佛教的禅宗,提倡顿悟。其实这个开悟就是对心理规律的技巧方法的掌握,但它不当当是个知识,它是一种体验,它要你自已去真实感受它,要实际运用它,觉得好了,你就会知道了。就比如你没吃过一样东西,不管别人怎么说它的味道,你还是不会知道它真正的味道,只有你亲自吃了后,你就立刻知道。当然,我们也不要把悟当成是什么成佛成仙的事,没有那么神的。我们只把它当成是对自已心理的一种领悟。
这是个什么方法呢?其实它是太简单,简单到你可能不会认为它是个好方法,它才会从我们眼前溜走。我们喜欢把问题复杂化,我们的本能使我们认为简单的东西更不正确。所以才有禅宗里的棒喝,就是师父拿着根木棒要逼徒弟领悟,就是说这么简单的东西你还不知道。
这个方法就是“接纳”。就是诚心接纳你所有的感觉,感受,想法,行为,痛苦,害怕,高兴等等一切。就这么简单。要注意是一切,不管再怎么痛苦,再怎么难受,再怎么不合理,都接受它,接纳了,你就会好。在接纳的同时,你也可以观察自已的心理到底在想什么,去感觉自已的感受,就好象看另外一个人一样。这就好象佛教里的俗语,“观照”和“觉知”。当然,你没去想怎样接纳,你也可以是在接纳。
这个方法对于正常人,对于有心理障碍的人都是一样有用的。其实所谓正常人和不正常人的区分界限是不大的,甚至就在一念之间。
我们可以用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做为例子,这样更容易理解。比如,有个有心理障碍的人,他每天总在睡前要看一下门关了没有,即使他已经知道门关好了,他还是要去重关一下,如不去,他就不舒服,而且几乎每次门都是已经关好的。他意识到这是个病,为此很烦。如果运用接纳的方法就是,你就接纳有这种想法,有这种行为,接纳自已为此而产生的烦恼。那你就会变好。其实我们有古怪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这种想法呢,为什么不那样想就是正常的,我们如果把有那种想法和没那种想法都看着是正常的,那我们胸怀就更宽广。就比如庄子的家人死了,他一点都不伤心,反而敲乐器,别人觉得不正常 ,就问他为什么不难过,他说,人死了就是难过的事吗,人死了,与天地同眠,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那个总关门的人,就是为有这样的想法而烦,所以他就努力压制这样的想法,但是心理就是这样,你越压制,他越对抗。这样相互对抗,冲突就会越来越大。这是愚蠢的做法。如果他去接纳这种想法,接纳这种行为,那么渐渐的反而就会变好。当然,这是个渐变的过程,这点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蜕变,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变好。就象我们在睡觉时,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睡着的,你从不会知道是哪一刻睡着的。当然这个蜕变的时长因人而异,有些人很快,只需一会儿,有些人则要几天或者几十天。
当接纳时,我们的心理反而慢慢不再对抗了,这时我和我们的心理成为一体了,就象“无我”那样。有一个典故,有人问佛,我为什么烦恼呢,佛跟他解释后,他立即顿悟了,佛大概的意思就说,是你自已在烦,是你自已一直在纠缠你的心,本来你是不烦的,你为什么要去纠缠它呢,也就是说你接纳你的烦恼,你就不会烦了。所以也有个典故,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就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惠能得到了师父的衣钵。勤拂拭正是自已没有必要的纠缠。所以佛教常常以小故事来启发人们。
那个关门的人其实更多的是为有那种想法而烦,当他接纳后,他可以常去关门,甚至还可以喜欢上关门,但他也可以不去关门,如果不关门有不舒服就接受不舒服。这样渐渐地,关不关门对他就无所谓了。心理也没什么障碍不障碍了。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我们话语有时难以表达清楚,但只要去体验就容易明白的,而且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实际体验。
另外我们也要相信接纳就会好,信则有,不信则无,这虽然很主观,但心理就是这样的,你不信的话,你连体验它正不正确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客观的心理科学。禅宗的悟也是客观的心理科学。
再比如有些人会失眠。对于失眠,药物治疗是没什么用的。完全是心理原因。当失眠时,你就这样想,我就让它失眠,一直醒着到天亮我也真的接受,有烦恼有担心我也接受,当然你闭上眼睛,摆好了睡觉的姿势。你要相信接纳就会好的。而的确实际上就是会好的,慢慢地,不知不觉你肯定会进入梦中。这个过程也是很微妙的。
总之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都大同小异。解决的方法也差不多。有心理障碍也不一定是坏事,正所谓没有迷哪来的悟,没有悟也就没有迷。
其实我们还可以由这种体验领悟到很多道理。还有象老庄的“无为而无不为”,我们的工作是工作,如果我们不工作时,就是在玩吗?不工作时,我们的身体在运行,嘴巴在呼吸,在一定意义上不可以说是工作吗。所以你即使一事无成,和做成大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样的,这就是你的思想要有包容性。有时候世俗的思想是片面的。还有老庄思想的柔弱能胜强硬等等,都是很有道理的。
当我们接纳了自已时,我们还可以体验到更多的感受,有时候即使你一个人静坐时也能感受到无比的愉悦,你也会知道快乐和痛苦是相对的,一波又一波,而且不受我们想法控制。很多时侯你的思考变的根本不重要了,你只需去体验,你没去想接纳,但你是在接纳,而且接纳的更好。我们的思考有时反而束缚了我们,丢开了可笑的思想,我们会变的更自由,更精彩。我们的心是很大的,我们体验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我们的世界是复杂的。有太多的问题我们不明白。好多人喜欢问为什么,有时对于一些问题,你不要去想为什么,不要去钻牛角尖,你想也想不明白,一句话,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的脑子的思考力实在是很渺小。我们的世界也是很矛盾的,真理和错误都是相对的,真理在一定意义下是错的,错误在某种意义下又可能是对的。有时我们的言语很难表达出好多事情,言语表达也有许多不完整性,所以争辩也是没有多少意义,你争赢了也不一定是对的,争输了也不一定是错的。只要我们体会到其中的真正的意思也就足了。
如果你觉得好,则多帮别人回答这类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