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为何选择与朱棣共同造反?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建文元年(1399),太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历时四年,朱棣成功从他侄子手中夺得皇位。那么,当时的藩王中,实力强大的宁王朱权为何选择站在朱棣这一边?这要从明初的藩王制讲起。
藩王制及建文帝的削藩
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国家的治理上采用了藩王制。从洪武三年(1370)起,太祖先后三次分封他的二十六个儿子,除立为太子的长子朱标和早夭的第二十六个儿子外,其余二十四个儿子均被封为王,加上一个重孙,共二十五个王。诸王长大后,纷纷就藩各地。
可以这么说,在大明开国初期,从东北到西北的漫长边防线上,诸王的封国星罗棋布,这些藩国有力抵御了外族势力特别是北元的侵犯,保障了大明的统治。到了太祖晚年,藩国的势力日益壮大,尤其是宁、燕、晋等三位藩王,拥有重兵。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允炆登基后就着手削藩,不到一年的时间,先后削夺了周、岷、齐、湘、代五个藩王,除了湘王自焚外,其他四位亲王或是幽禁,或是迁往边远地区。这么一来,剩下的藩王都被震慑得不敢有所动作,老实了许多,唯一还有点实力的也就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了。
远在北平封地的燕王朱棣,在朱允炆削藩之初就开始装疯扮傻,后来看情势还是难逃被削的命运,于是在身边谋士的建议下,于建文元年(1399)以“清君侧”为名起兵。
宁王朱权
据百度百科介绍,宁王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于大宁(内蒙古多伦一带),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就当时的藩王势力而言,宁王虽然比不上燕王,但也不容小觑,当时朝堂中盛传“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再来科普一下宁王封地的重要性。明朝时期,“大宁”在今内蒙古多伦一带,曾是辽代中京治所大定府。《辽志》上对大宁是这样描述的:“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险足以自固。”可见,此处为战略重地。洪武十二年,马云率兵攻克大宁,此后经多次建设,初成规模,《边略》记载“大宁镇抚降夷,控扼北边,西翼开平,南卫辽海,藩屏要地也。”
由此可见,“靖难之役”打响后,宁王朱权的站位显得越发重要。
宁王朱权的被迫选择
朱允炆着手削藩后,宁王朱权的日子并不好过,作为当时有钱有兵的重要藩王,他也担心他的侄子皇帝会对自己下手。所幸,削藩的火还没烧到他这里,朱棣起兵了。
朱棣起兵后,朱允炆担心宁王投向朱棣,于是下诏让宁王朱权进京,朱权一看这情况不太秒,如果自己去了,很有可能会被软禁起来,甚至把小命丢在京城。宁王权衡再三,还是没有奉诏进京。这下,朱允炆急了,意识到形势较为严峻,开始着手削弱朱权的军队。
另一方面,朱棣也知道宁王的重要性,他曾与诸将商议道:“以往我巡察塞上时,见大宁诸军十分剽悍。如果我能获得大宁,截断辽东,采用边骑助战,便大事可成啊”。故在起兵后,朱棣专程跑去找宁王。
到了大宁,朱棣握住朱权的手,一顿号啕大哭,说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朱权代为起草奏章谢罪。一手感情牌打得朱权晕头转向,毫无招架之力,防备之心全失。朱棣在大宁的几天,朱权以诚相待,殊不知,朱棣早已将自己的精税部队埋伏大宁城外,部分官兵也渐渐入城,并暗中勾结朱权的部下。
朱权的部分手下被朱棣策反后,朱棣才告辞离去,朱权到城外为其饯行。此时,城外的伏兵趁机而起,一边抓了朱权一起返回朱棣的封地北平,一边与朱权的部下里应外合,攻下大宁,朱权的部下朱鉴抵挡不住,力战而死。朱权的妃妾世子均随入军回到北平,大宁成了一座空城。
就这样,朱棣挟持了朱权,这使得朱权从中立,转而不得不加入他的队列。朱权进入燕军之后,时常为朱棣草拟檄文。朱棣对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所以说,朱权选择与朱棣共同造反,一方面是因为朱棣的威逼利诱,另一方面是他本身受到了朱允炆的打压。
朱棣登基后,他把宁王封在了南昌。此后,宁王朱权韬光养晦,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并撰述纂辑见于著录者约70余种,存世约30种。正统十三年(1448年)卒,享年71岁,谥曰“献”,世称宁献王。
朱棣想造反,缺兵少将,而宁王当时正好手里有一支持还比较不错的军队,朱棣就假装和宁王交好,宁王心眼少,结果中计了,被朱棣端了老窝,裹胁着一同参加了反叛。
在造反的过程中,初期,宁王也许不太乐意,担心被朱允文给剿灭,但宁王也是一直被监视着,也没有啥办法。
到了后来,朱棣都打到南京城下了,只要不是个S子,都知道这时跟着朱棣有好处了,那他还有啥其他的想法。
就这样,所以就一路跟着造反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