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起兵后,约定和宁王平分天下,那么宁王最终结局如何?

 我来答
野半下独0y
2022-07-27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8万
展开全部

靖难之役发生的时候,燕王朱棣40岁,而宁王朱权只有22岁。一个40岁的中年人,哭哭啼啼跑到这个22岁的小伙子跟前诉苦,显然就是一场骗局。

朱权这孩子不仅当真了,而且还亲自出城送朱棣回去,结果半路上就被朱棣的人马给劫持了。 朱棣果然是一位不需要科班训练的演员,天生演技出众。

那么朱棣为啥要去骗弟弟朱权呢?理由很简单,因为朱权手里有朱棣要的一样东西,那就是兵权。


一、有朱权的人马相助,朱棣才有了底气。

朱元璋多鸡贼啊,老朱家的门户不敢给外人看着,所以就让自己的儿子来镇守。 所以朱元璋在东北设立了宁王、辽王、沈王、韩王等等藩王,清一色都是老朱的儿子。

朱权被封为宁王的时候才13岁。这哥们的封地在大宁,让朱棣眼馋的,除了他手里的8万军士、6千战车外,还有著名的朵颜三卫。

朱权这个人不是书呆子,他时常会同各路兄弟出塞御敌,作战很有手段。年纪轻轻就能够指挥千军万马,不得不说,朱元璋对儿子的教导还是很有分寸的。

我们会发现,朱元璋把太子朱标教育成了治国人才,而剩下的戍边王爷们,全都被教育成了军事人才。这就是老朱的过人之处,他知道哪些儿子该干些什么。不过朱标最后掉链子早逝,这是朱元璋没料到的。


朱棣曾经跑到朱权的防地自驾游了一趟,发现大宁的兵马真是雄壮,士兵们一个个都是肌肉男,如果能拉他们入伙,靖难这事儿才算靠谱。

可人家朱权是藩王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凭什么要跟着你朱棣入坑呢?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朱权有点动摇了,因为朱允炆开始对叔叔们动手了,甚至还逼死了湘献王朱柏。

因此当朱允炆召朱权入京的时候,朱权主动给拒绝了。朱棣看到了希望,所以果断上演了一场悲情戏,打动了朱权。

朱权被朱棣控制以后,大宁的兵权也就这么落在了朱棣手里。不过朱棣当时为了让朱权宽心,特地表示:事成之后,你我兄弟,平分天下!


二、当真平分天下了?朱权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其实朱权听了这句话以后,就应该立刻把这句话给忘了。为啥?因为这话不能当真,更不能再次被提起。

上了黑船的朱权,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他除了努力辅佐朱棣,帮他成功以外,就只有兵败身灭的结局了。

所以朱权一直没有再提过这件事,而朱棣更加不可能再提这件事。 他做了皇帝以后,早就把这个约定给忘光了。他反而希望朱权提出来,因为只要他敢提,朱棣就敢收拾他。

朱权表示,你当我傻啊!所以朱权压根就没打算平分天下,甚至连再次带兵的想法都没有了。所以他向朱棣开始索取其他封地,天下的一半我就不要了,给块好地方养老总行吧?


第一次,索取苏州之地作为封地。

真是会挑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朱权想占了半个天堂是不?朱棣偏偏就是不答应他。朱棣的理由很简单, 苏州挨着京城南京,哪能给你当封地呢?

第二次,索要钱塘之地作为封地。

朱权一想,这倒也是,靠着你朱棣,我还担心哪天被你给收拾了!所以朱权就希望能够改封钱塘。真是会挑地方啊,不去苏州,就去杭州,算你厉害。

朱棣还是没有满足他,朱棣这次的理由是,当年朱元璋本打算把老五朱橚封在钱塘,后来想想就算了,因为这地方是国家赋税重地,封给你了,朝廷吃什么?

而且朱棣还列举了朱允炆将他弟弟朱允熥封在了钱塘,你看看他们一大家子的后果咋样?

朱棣看朱权脸色有点难看,所以就给他指了几个地方让朱权挑,最终朱权选定了南昌作为自己的封地。


三、朱棣没有陷害朱权的想法吗?

你别说还真的有,朱权被封到南昌以后没多久,便有人跑去告发朱权了。理由很简单,因为朱权用巫术害人,而且诽谤他人。

这种罪责放任何人身上,都不算个事儿。可是偏偏落在了朱权身上,那就可大可小了,完全看朱棣的态度。

于是朱棣还真的派人偷偷去调查了一番,可惜最后没有找到相关证据。因此朱权就这么躲过了一劫。

从此以后,朱权可就老实了。他知道自己随时有杀身之祸,为了保住小命,朱权过上了闭门读书的日子。每天只在家看看书,弹弹琴,再也没有管过军事和政务。朱棣看这个小弟弟成长得很快嘛!所以就放了朱权一马。


总结:朱权一直活到了明英宗时期。

别以为朱权从此就一直这么老实了,其实他还是挣扎了两次的。当然了,自然是在朱棣去世以后,朱棣活着的时候,这哥们是不敢蹦跶的。

朱棣去世以后,明仁宗朱高炽上台了。这胖侄子是个仁厚的人,所以朱权上书,表示南昌不是他的封国。 意思很简单:你叔叔我要换个好地方做封地,不给苏州和钱塘,那就让我回大宁好了!

明仁宗对此很无奈,他两手一摊地询问朱权:您老搁南昌已经二十多年了,咋现在才想起来要换地方?朱权一时语塞,也就算了。

明仁宗只在位8个多月时间就去世了,明宣宗朱瞻基上台后,朱权又跑出来蹦跶了。 他上书朱瞻基,希望能把南昌城附近的灌城乡土田送给他。隔了一年,朱权又跑出来给朱瞻基提建议,表示宗室不应该定品级。

朱瞻基是个暴脾气,他跟朱棣更像,所以把朱权骂了一顿。 吓得朱权立刻道歉谢罪,知道自己惹了不该惹的人,朱权只好再次闭嘴,从此以后又恢复了闭门读书的习惯。

最终朱权活了71岁,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才去世。 朱权熬死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孙三代人,也算是长寿了。

参考资料:《明史》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事成之后,平分天下,这是天下最大的饼,也是天下最大的谎。说这话的 历史 上并非朱棣一人,但很可惜,从未兑现过!

明太祖朱元璋是很能生的,一生有 26 子 16 女。在这 42 个子女中,唯有三人名气最大, 一是太子朱标,二是燕王朱棣,三是宁王朱权。 朱元璋儿子们的名字都是木字旁,难道都五行缺木?

1398 年,朱元璋去世,时年70 岁,干了 15 年革命,当了 30 年皇帝,绝对够本。这时, 老大老二老三都已去世,四子朱棣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 ,皇位似乎唾手可得。但朱元璋仍然固执的将皇位传给太子朱标之子朱允炆,是为建文帝!

21 岁的朱允炆走马上任,年轻气盛,在一众朝臣的鼓动和操作下,开始革他叔叔们的命,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你别说刚开始效果还真不错,不少藩王要么被贬为庶人,要么直接自杀。

(明成祖朱棣剧照)

当然朱允炆的这些叔叔们并非都是软蛋,都是听话的好叔叔,四叔朱棣就是其中一个不听话的。加之与皇位失之交臂,现在又有保命之忧,干脆扯旗造反,开始了长达 4 年的 “靖难之役”。

明史评价“ 太祖诸子,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这话没错。朱棣是挺能打的,但凭借北平一地对抗建文帝的整个天下,加之事起仓促,要想成功实则很难,于是他便想起了住在北平旁边宁王朱权。

(宁王朱权 剧照)

宁王朱权为朱元璋第十七子,母为杨妃,生于 1378 年。朱元璋采取皇子守国门的政策,很多有出息的皇子都被分封到塞北一带,厉兵秣马,打击蒙元残余势力,燕王朱棣的北平,宁王朱权的内蒙多伦都是抗元第一线。加之宁王有雄兵八万,战车六千,实力不可小觑。

朱棣想到了朱权,朱允炆同样想到了朱权,于是急召朱权回京,这一下子就把宁王架在了火上烤。

一边是四哥朱棣,一边是大侄子皇帝朱允炆,跟着四哥搞反叛,似乎也不是一件明智之举,听大侄子的话乖乖回朝廷,小面恐怕也不保。朱权想来想去,最好是保持中立,维持现状,谁也不帮!

(靖难之役形势图)

朱权想中立,朱棣可不给他这个机会。于是朱棣假借会见朱权,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是不得已而起兵,央求朱权代写谢罪奏章,表奏给皇帝。朱权一听就乐了,这就好嘛,知错能改!

朱棣在稳住朱权的同时,暗中收买朱权手下的将领。在城外临别之机,乘势扣押朱权,收了朱权的兵将,一行人浩浩荡荡回北平。所以, “靖难之役”可不仅仅是燕王朱棣,还有宁王朱权。

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朱权也是个狠人,虽是不得已被卷入到这场叛乱之中,到也尽心尽力为朱棣做事。毕竟一旦失败,大侄子可不会分什么主动被动主犯从犯之类,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同时这位四哥还信誓旦旦的对他说,一旦事成,中分天下!不知道当时这位善谋者朱权是否相信?

1402 年,经过 4 年的战争,朱棣进入南京,是为明成祖。朱允炆一把大火烧了皇宫,不知所踪。四哥当了皇帝,似乎对当年那“中分天下”的话给忘了,朱权也不好提,双方都很默契的选择了遗忘。

在宁王朱权看来,半个天下肯定是不可能的,能不能给我换个地方?于是便提出要把苏州作为封地,朱棣说京畿重地不可,朱权又说钱塘怎么样?朱棣说不祥之地亦不可。

这一下子朱权就全明白了,后来被朱棣安排到了江西南昌。南昌虽比内蒙多伦好一点,但比起苏州钱塘等江南之地,南昌的财政收入、富裕水平和文明程度显然要差好几个档次,基本上就算是被流放了。

光是流放还不够,朱棣把南昌破破烂烂的布政使司衙门改为朱权的王府,同时派人严密监视。皇帝的心思大家都懂,于是便有人说朱权用巫蛊害人。朱棣很高兴,马上派锦衣卫前去调查,没想到没有查出什么证据,只好作罢。

有了这些事情,宁王朱权也彻底看开了,于是不问世事,韬光养晦,一心读书。朱权还擅长音乐,精于茶道,写了不少的书籍, 一个善谋的宁王被朱棣活生生的逼成了一位大学问家。时人也用“皇兄称帝,皇弟吃茶”来调侃这对兄弟。

宁王朱权不问世事,朱棣慢慢也就放心了。 1448 年,朱权去世,享年 70 岁。此时,当初那个许诺分给他半个天下的四哥朱棣,早已去世 24 年。


(心学大家 王阳明)

朱棣和朱权都已经过世,但两人之间的纠结似乎还没有完全解开。差不多 100 年后,朱权的后人朱宸濠发动叛乱,史称 宁王之乱或宸濠之乱, 试图挑战明武宗的帝位。

显然,这位宁王比起他的先祖朱权差了很多,不得民心,指挥失误,只用了四十三天,便被赣南巡抚王守仁所平定,朱宸濠最终被处死。

王守仁何许人也?便是那位顶级哲学家,阳明心学的创始人,文武双全的王阳明! 朱宸濠败于这位圣人之手,倒也不冤!

朱棣起兵的时候,曾答应和宁王朱权平分天下。但是我们都知道,结果并非如此。宁王最终什么也没得到。那么,宁王的结局是怎样的?他的家人是否服气呢?

(靖难之役)

朱棣刚刚起兵,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由于自己的兵力很少,因此他已经看上了宁王朱权的军队。当时朱权守护在辽东一带,兵多将广。朱棣想把宁王的兵收归己有,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就开始想计谋了。

朱棣首先和朱权不断交好,这自然引起了皇帝朱允炆的注意,朱允炆害怕朱权和朱棣联合起来,因此就请朱权到京城来。朱权当然知道去京城,就是有去无回的意思,所以他就没有动身。因为朱权没有动身,因此朱允炆非常生气,就削夺了朱权的三个护卫队。

这事实上就是朱棣计谋的第一步,让朱权和皇帝交恶。

朱棣开始实施第二步,跑去安慰朱权。朱权当然对朱棣是很提防的,害怕朱棣是一个白眼狼,因此只允许他一个人进城。朱棣当然也就是一个人进城。

他进城呆了一段时间,两人抱头痛哭,朱权好酒好肉招待朱棣。过了几天,朱棣离开,朱权把朱棣送到郊外。在朱权看来,一切都好好的,没想到也就在这几日,朱棣的手下已经悄悄进城做工作,联络朱权手下的那些将领们,那些将领们都倒向了朱棣。所有这一切,朱权还一直蒙在鼓里。

朱权在郊外给朱棣践行的时候,朱棣的军队一拥而上,把朱权抓了起来,一直把他护送到北京,软禁了起来。同时,把他的军队全部夺了过去。

(朱棣)

当然了,虽然说是软禁,但朱棣表面上对朱权却非常好,什么事儿都和朱权商量,请朱权帮他出谋划策。同时他还对朱权说,等将来打下江山以后,将会和他平分天下。显然,朱棣这样做,就是要稳住朱权的心,同时也让其他藩王觉得他朱棣不错,因此不会帮朱允炆反对自己。

不过,后来朱棣夺了天下以后,对朱权却非常不好。当时朱权想留下苏州。但是朱棣说苏州是“畿内”。接着朱权又说钱塘,朱棣也推了,最后把朱权放在南昌。就算在南昌,朱棣差点也没有答应朱权。而且南昌周围就不是朱权的土地,朱权几乎只有一座空城。

后来,朱棣去世了。他的儿子朱高炽以仁爱出名。朱权见朱高炽仁爱,于是就说,南昌并不是他的封国。意思是说,他想回到自己原先的封国。但是朱高炽却说,你在南昌生活了二十多年,怎么还说不是你的封国呢?意思就是让他就住在那里,哪儿也不准去。

朱高炽去世,朱瞻基继承皇位后,朱权又向朱瞻基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说吧南昌周围的土地给他一点。但是朱瞻基依然没有答应。

可以说,朱棣爷孙三人,对待朱权都是非常刻薄的。明明朱权把自己的军队家产全部拿出来帮助朱棣打天下,而且朱棣也承诺过,打了天下和他平分江山,最终却得到了一个偏远之地的南昌,而且南昌也就一座空城。朱权内心的荒凉,是可想而知的。

朱权死后,他的儿子、孙子、重孙都没有说什么;直到朱权的玄孙朱宸濠的时候,心里不平了。他想要把朱棣当年承诺过的那半壁江山给夺回来。

(朱宸濠)

朱宸濠当时觉得他是可以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时的皇帝明武宗贪玩好耍,同时他的身边,有一大帮奸臣。明武宗并不听朝廷中那些忠勇大臣的话。因此,朱宸濠觉得,只要把这些奸臣搞定,他就可以获得利益了。

朱宸濠先是花钱贿赂大太监刘瑾,希望能恢复自己原先朱权所拥有的三个护卫队。花了很多银子,可惜最终被明武宗杀掉,他的银子白花了。后来他又贿赂钱宁,也花了很多银子。好在这次成功,他恢复了护卫队。

同时,朱宸濠不断讨好明武宗,让明武宗觉得他是一个好人。他讨好明武宗还有一个目的,因为当时明武宗没有儿子,朱宸濠想把自己的儿子送进京城当太子,这样一来,江山自然就到他手里了。

可惜的是,朱宸濠做事太过于高调,以至于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员,都觉得他是想造反,不断向明武宗上奏。

朱宸濠见有人奏他,所以就打击这些人,这样一来,结怨就越来越多。反对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后来,朱宸濠利用明武宗率军攻打蒙古小明王的机会,公开造反。由于他结怨太多,王阳明在手中无兵的情况下,一声高呼,因此大家都聚拢到他身边,接着,他三下五除二,就把朱宸濠给抓了。

朱宸濠想给朱权报仇,可惜实在没脑子,最终不但没能报仇,反而自己的宁王之位,从此也就没有了。

(参考资料:《明史》等)

建文帝上台后,朱元璋的儿子也已经死的七七八八了。像老二和老三甚至都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同时在建文帝削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将周、湘、齐、代、岷五个亲王废为了庶人。



可以说,剩下的藩王,吓得非常老实,更不敢有所动作。唯一还有点实力的也就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了。宁王虽然比不上燕王,但其势力也不容小觑,当时朝堂中盛传“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可从后来的事态来看,没看出宁王什么谋略,反而被朱棣坑惨了。这也是朱权之所以被绑上朱棣战车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朱棣起兵后,专门去了一趟大宁。虽然两人是兄弟,但自古无情帝王家,两位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朱权也防着自己的这位哥哥,朱棣一人进了城,把部下留在了城外。


但是朱棣却耍起了手段,暗中收买朱权的军队,轻而易举的拿下了朱权的势力,挟持了朱权。这使得朱权从中立,转而不得不加入他的队列。


当然了,对于宁王朱权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当时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宁王作为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藩王,要钱有钱,要兵有兵,又被吹嘘的如此厉害。那么建文帝削藩,显然不会忘记自己的这个叔叔。


建文帝更害怕宁王投向朱棣,所以准备把朱权召回南京,朱权一看这情况不太秒,如果真的去了,那么自己很有可能会被软禁起来,说不定也会把命留在京城了。朱权并没有来京,这让建文帝看到了不太好的苗头,开始着手削弱他的军队。


所以,朱权的妥协,一方面是因为朱棣的威逼利诱,另一方面是他本身受到了建文帝的打压。


至于朱棣的那个承诺,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想来朱权也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不止如此,朱棣登基后,宁王朱权请求改封南方,不过并没有答应朱权的要求,反而把他封在了南昌。


万幸的是,朱棣在位期间,朱权并没有被朱棣抓




到什么把柄,一直老老实实的,没有遇到什么祸端。

人通常都是自私的,只能共患难,不可同富贵,尤其是帝王,所以就有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说。大家都知道在朱棣靖难之役中,宁王出了很多力,尤其他的朵颜三卫,帮助朱棣所向披靡。那么朱棣继位后,宁王什么下场呢?

宁王,朱权,朱元璋的十七子,十三岁封宁王,十五岁去大宁上任,有兵8万,车6千,是藩王中实力最强之一,尤其宁王善于谋略,他的归属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靖难之役的胜败。

宁王手下最厉害的是朵颜三卫,这个朵颜三卫全是蒙古的雇佣兵。骁勇善战,是宁王的王牌,靖难之役来时候,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围攻北京,燕王去宁王处求援,宁王其实想中立,无奈朱棣贿赂朵颜三卫,又硬拉着宁王归附与他,并且许诺成功后要与他平分天下。

就这样宁王在半挟持,半憧憬下,跟了朱棣,朱棣率领北军,放弃攻打北方的重镇,绕过直接攻打京城,最终攻进南京城,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顺理成章登基,成为了永乐大帝。

朱棣当上皇帝后,开始了分封功臣,朱棣现在是一国之君,说过的话一定得信守承诺,他又不想履行对宁王的承诺,就一直也不主动分封宁王,宁王也知道,平分天下那是不可能的,闹不好还会身首异处,不过去个好的去处就藩还是应该可以的,于是他就主动跟朱棣说,想去杭州就藩,朱棣不许,然后又说去苏州总该同意了吧,结果还是不同意,最后被朱棣安排在了洪都,就是现在的南昌,当时南昌就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无奈之下宁王只好服软,乖乖去就藩了,然而心里的怨气是无法躲藏的,他的子孙后代也知道老祖宗的憋屈,也对皇帝心底里埋藏着仇恨,结果在武宗时爆发,宁王朱宸濠造反,结果被王阳明被团灭,由于武宗太爱玩,还出现了放俘虏再抓俘虏的闹剧,宁王从此消失在 历史 舞台。






这种鬼话也亏得朱权能信,一山能容二虎?不过话又说回来,朱权不信又能怎么着呢,跟着朱棣混,如果打赢了,好歹算是有功劳的,多少能期望他念及这点功劳,别把自己整得太惨。

宁王朱权

朱权如果不跟着朱棣混,朱棣倒了,下一个就轮到他朱权了,朱允炆能放过他,藩王们被囚禁的囚禁,被逼自杀的自杀,一个的结果已经可见,另外一个还可以期待一下,所以朱权也很悲哀,他没得选。

可能有人会想,朱权别跟着朱棣混,自己起兵干,说不定还有机会当皇帝,朱权的确有这种机会,但有当皇帝的机会和有敢起兵的魄力是不同的。

朱棣起兵后,朱允炆要朱权入京,朱权不敢去,被削了三护卫,朱棣去找朱权求助时,朱权也只是好好款待朱棣,他的态度很明显,就想要做个中立者,问题在于动荡之时,朱权手握八万甲兵,朱棣,朱允炆都盯着你,想要毫发无损的躲过风波,怎么可能?从朱权的应对来看,他缺少了掌握大局的能力。

朱允炆

朱棣到大宁,说是求救,实际上是盯上了朱权手中的八万甲兵,他早把兵马埋伏在了城外,为了取得朱权的信任,朱棣独自进入大宁,几天后,朱棣的小股人马也进入大宁,收买勾结大宁守军。

目的达成后朱棣才离开大宁,朱权也跟着出城送行,结果中了埋伏,朱权被俘,兵权自然也归了朱棣,朱棣也是在这个时候为了安抚朱权,给他承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此时的朱权是什么身份,还是称霸一方的藩王吗,说不好听点就是朱棣的阶下囚,这种情况下朱棣许下的诺言能当真吗?生杀都是朱棣一句话。

朱权也不傻,知道平分天下就是糊弄自己的,朱棣登基后,朱权如果敢让朱棣兑现诺言,朱权的死期也就到了,所以朱权只能退而求其次,不敢想当副皇帝,当个有钱的王爷也还是不错的。

朱棣

于是朱权就像朱棣提议,请求将自己封到苏州去就藩,朱棣不放心,就说这里靠近京城,不适合做藩国(此时还未迁都北平),所以朱权又请求分封到钱塘,朱棣又说父皇想把这给我们的五弟没成,建文帝想封给他的兄弟也没成,可见这块地不好,你可以去建宁,重庆这些地方嘛,大明需要你们来建设的。

朱棣就是想把朱权封到偏远些的地方去,最后朱权被分封到了南昌,但朱棣还是不太放心朱权。不久后,有人告发朱权搞巫蛊之术来害人,朱棣见机会来了,就暗中让人到南昌去调查,但最终还是没有调查出任何证据,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朱权经过这件事后,很少在参与朝政,将精力花在了修道,编撰文献上,病逝于正统十三年,也算是善终了。

明成祖朱棣食言了,将宁王分封在偏僻之地,同时派人暗中监视,宁王只得装孙子;



当初建文帝削藩,结果朱棣反抗,直接靖难,导致了连续4年的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进入南京,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而朱棣继位之后,对于藩王也同样警惕,知道这些藩王一旦有兵有权就会威胁到中央的权力。而且有些藩王看到朱棣靖难的行为,不免会有走之前靖难的老路,于是对于藩王来说朱棣一开始进行削藩了。


朱棣一进入金川门,马上就派人将周王和齐王从狱中救出。开始他们很惊慌,以为建文帝要斩尽杀绝,要把他们拉出去宰了,当他们知道这是老四朱棣在救他们时,自然喜出望外。他们把朱棣的胜利看成自己的胜利,以为往日的权势和富贵又会重来。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位“大兄”是一位削藩更彻底的人物。


只是因为刚进京师来朱棣还需要得到诸王的支持,二来自己因反对建文帝削藩而起兵,自己不能马上再削藩。为了表现出与建文帝的明显不同,他要先对诸王进行安抚。要先对诸王进行安抚。


朱棣一即位就宣布,凡是被建文帝削去王号的诸王,一律恢复旧爵。这样,周王、齐王、代王、岷王都恢复了旧封。湘王因在建文时被逼自焚而死,建文帝给他的号为“戾”,显然带有贬意,朱棣改谥其为“献”,这就有褒义了。不仅这些王都复了旧爵,他们遭牵连的部下也都得到复职。


但诸王们很快就发现,他们在朱棣手下只能安分守法,不能骄恣放纵,更不能干任何危害皇权的事。否则,朱棣削起藩来比建文帝要坚决果断。前面说了,宁王朱权的三护卫都是剽悍的骑兵,为朱棣的靖难立下了汗马功劳。朱棣借兵的时候跟朱权说了,如果以后推翻建文帝,跟朱权中分天下。但是朱棣即位后,开始君临天下了,就不太愿意兑现什么“中分天下”,甚至连个较好的封地也没有给他。

而宁王也很有自知之明,自然也不敢提什么中分天下的事,于是就提出只要求封到苏州这里当藩王。苏州处于江南之地,在这里油水这么充足,你宁王来了还了得啊,于是朱棣以苏州为机内之地,没有答应。


宁王又说能否分封在钱塘,就是杭州,这跟苏州有什么区别,于是朱棣又说他们的父皇曾打算封五弟(周王)到钱塘,最后也没实现,所以现在也不能封给他。于是宁王好说歹说,最后朱棣将宁王分封在南昌,因为当时的南昌还属于比较偏僻的地方,穷山恶水。对此,宁王朱权自然快快不快,但是也没办法,形势比人强,胳膊拗不过大腿。于是宁王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就封,结果不久就有人告,说“权巫蛊诽谤罪”。宁王朱权听说后非常害怕,于是朱棣派人去核查,没找到确切的证据,又见宁王那么担心,似有悔改,未予惩治。从此以后,宁王“日韬晦”,以鼓琴诗书自娱,在永乐一朝总算平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