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惩罚学生最有效

 我来答
南城吹机
2020-10-22 · TA获得超过209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39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3万
展开全部
1.学校的校规应该在刚进校就对学生们进行宣传,并且以后要重复宣传;
2.课堂应该建立课堂常规,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部分,应该注意人性化.课堂常规主要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而对不能接受课堂教学内容的学生应该多一些宽容.比如可以睡觉,可以看其它书本之类.但不可以讲话,打电话,随便走动,吃东西等.所谓认真听讲那样的规定其实是很不现实,也是没有办法实行的,因为有些教学内容对一部分学生而言根本听不懂,或者早已掌握了,要"认真"是不可能的,既然做不到,为什么还要规定呢?
3.应该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与老师一起来讨论课堂规定.我所以不喜欢对学生有太多的命令就是因为这一点,学生们如果从来没有对规定进行过思考,命令只会让他们一味的听从,而失去了自主的意识.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的规定,这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4.对"处罚方式与量"应该作明确的规定,这点尤其在法律上应该明确!近来有不少报道,或者说媒体一直最关心的体罚事件就是过分的惩罚甚至是侮辱性的惩罚方式,伤学生自尊的,让学生身体承受巨大伤害的事件也挂着"教育惩戒"的名.虽然这些事件人们一看就会觉得过分,但正是因为缺少对惩罚方式的明确规定,所以才会有这些事件的发生.因为没有惩罚,教育活动就会很难进行.
5.对于惩罚方式,我想到以下一些:迟到或者不能准时交作业等与时间相关的,也许可以通过一定量的抄写等方式来进行处罚;对上课破坏教学活动的,可以请学生站到教室外面去反省,并注意时间的把握,10分钟其实并不为过,有必要时,一节课也是可以的,但不应该超过一节课;对于体育课,罚站更是不为过,因为体育本身就是身体的活动,惩罚与身体相关也是很自然的事,罚跑或者俯卧撑等都不为过,但对没有能力完成者或者身体不适者,应该禁止采用罚站或者跑步等方式.但抄写与检讨书等并不为过.
6.惩罚不能走向体罚。“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而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教育所必需的惩罚来自于学校的的规章制度,来自于法律法规,其根本目的不仅是为了简单地制止某种错误的行为,更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错误并形成正确品行,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准。只要学校或教师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处理得合理合法,不致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应是合理的。而体罚则往往发生于教师自己的情感化,它很可能是一种主观的、超越法律限度的不当行为。惩罚是教育,而体罚则是伤害。可见惩罚教育和体罚(包括变相体罚)的严格区别,所有的依法惩罚教育都不会有体罚。在教育中,体罚这种违背教育法规的行为是必须反对的。
合理的惩罚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惩罚权,也应该合理利用惩罚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特殊要把握惩罚的“度”,合理的惩罚是教育,不合理的惩罚就是体罚。超越一定的“度”,合理的惩罚也会变成体罚,因为,它伤害了学生,而不是教育了学生。比如,对学生迟到、早退、上课开小差、不参与集体活动等行为,它们够不上行政惩罚,而在教师规劝等教育无效的前提下,适量地罚学生打扫卫生、罚学生跑步、罚学生抄写单词等,不应属于体罚范畴。例如:假如说学生没有履行值日的职责,本来要扫教室一天,现罚扫教室二天,这就是合理的惩罚,假如罚扫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就属体罚。
7.惩罚教育的五大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往往很复杂,教师在处理学生的错误时切忌感情冲动,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惩罚,而应首先冷静地分析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弄清事实真相,再决定是否惩罚,如何惩罚。
(二)罚要及时的原则。及时的惩罚能使学生的不安、内疚等体验更深,能使他们更清楚地看到错误造成的后果。延迟的惩罚和处理会因事过境迁而使学生忘记,淡化错误行为,惩罚意义也不大。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能听之任之,等到学生的错误行为造成危害后再来“揭伤疤”,“算总帐”这样易使学生产生情绪上的反感和对立,不利于学生从思想上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三)对事不对人原则 。惩罚是否定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不是否定学生本人。要把惩罚限制在学生的不良行为上,就事论事,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也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内心对他的冷淡、轻蔑的态度。
(四)寓教于罚原则。对犯错误的学生实施一定的惩罚,是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必要手段,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惩罚仅仅是一种手段,教育才是目的。任何形式的惩罚,都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内容。班主任对犯错误的学生,万不可罚不择法、罚而无度、为罚而罚、以罚代教。
(五)依法施罚的原则。惩罚必须以校纪校规为依据,必须与班规相符合,而班规要求全班同学民主讨论确定,这样的“惩罚”已不是来自教师的一人说了算,而是来自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集体意愿。这样做,犯错误的同学容易接受,不会认为是老师对他过不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
总之,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但是,我们同时也应清楚,惩罚不能代替教育,运用惩罚手段不等于提倡惩罚。我们需要怀着一颗爱心,科学的、合理的、富有人情味的使用惩罚教育,才能使学生在惩罚中规范自己的言行,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感到是一种责任,从而健康、茁壮的成长。
对于学生的犯错行为,惩罚本身当然不是目的.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是应该做好的工作.而就在这一点上,却常常成了惩罚的问题所在,因为只是惩罚而不进行心理的疏导对孩子的成长是害处很大的.教师的爱与指导是犯错受罚后的孩子们最需要的.这一点在法律上很难规定,因为这毕竟不能量化也没有固定的形式,需要每一个教育者的良知. 其实合理的校规与课堂常规再加上合理的惩罚方式的制度化是让"教育惩戒"得于进行而又不伤害学生的最佳方式.让学生理解规定本身是实现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 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但是惩罚需要有法可依.合理的体罚应该写入法律.
南溪687955
高粉答主

2020-10-22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64%
帮助的人:258万
展开全部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是孙云晓老师说过的话。

听过孙老师的几场讲座,读过他的一些书,对他的教育理念有一些了解。他的很多话引起我的共鸣,给我印象很深,摘录几段孙老师关于教育惩罚的谈话并谈谈我的理解:
“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我认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

——越要惩罚,越要尊重。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我认为每一个犯了错误的人,本身都会有一种深深的自责和懊恼,他的自我评价常常会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只有坦诚地帮他分析错误的本质原因,尊重他的感受,才能真正帮助他。任何的挖苦和轻视,都会给一颗处于敏感状态的心灵雪上加霜,使他更加自责,甚至自弃,或者莫名其妙地因为自卑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要把握好这个度,需要教育技巧,更需要真诚的爱心。每一颗心对爱都是敏感的,尤其是孩子们,教育者博大宽容的爱是一切教育技巧的基石。

“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
——错误,是教育者不可多得的教机,也是孩子们成长中必经的台阶。我们都不应回避,而应该以一种友好的亲切的态度去面对,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学会宽容,宽容自己也宽容别人。"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
——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在实践中,我们太多教育者让自己扮演了改造人的角色,且乐此不疲,这是很可悲的!就我自己的经验,从本质上来说,人是不可能被改造的,只有人性中沉睡的另一面被唤醒,才能使人有所改变。

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要惩罚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比如,对他说你确实很优秀,但是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批评的是错误的做法,而不是否定整个人,惩罚要就事论事,这应该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切忌一怒之下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就象是要彻底打倒“肇事者”似的,就象是到了秋后了,要算总帐了,然后要押往菜市口了似的。

引导孩子自己反省,从本质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比我们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要好得多。一方面孩子从感情上更容易接受批评和惩罚,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和能够承担责任的态度。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巧言令色地推卸责任,不肯承担自己应该负的责任。恰当的惩罚,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我们不要先剥夺了孩子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机会,然后又抱怨现在的孩子没有责任心。
自然惩罚法——孙老师特别倡导自然惩罚法,认为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这引起我强烈共鸣。孙老师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妈妈说孩子总是丢三落四,她的解决办法是在孩子每个口袋里都放上钱,每个口袋都装上名片。

而另一位母亲,则全然不同。孩子去夏令营,妈妈问,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说,都好了,你就别管了。妈妈看了看,提醒孩子,那边的气候如何?衣服够不够?晚上活动的东西都准备了吗?孩子说没问题。妈妈就没再说什么。一个星期后,孩子回来。妈妈问,玩得开心不?有没有什么麻烦?孩子说:哎呀,冻死了,没想到山里这么冷。还有晚上活动没有手电很不方便,看来,以后得像爸爸一样,出差之前列个明细单,有些事情好好咨询一下。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是在不断试错中完善自我的,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犯错几乎不可避免,一方面我们要给予包容,另一方面我们要明确人的本性——趋利避害。

惩罚的目的不是伤害,只要我们本着爱的原则,对学生负责任,我们相信学生和家长都能够理解我们的一片苦心!教育中惩罚决不能缺失,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修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xzyxyeflying
高粉答主

2020-10-22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462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157万
展开全部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xiangyao0486
2020-10-22 · TA获得超过590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23
采纳率:79%
帮助的人:119万
展开全部
其实,对于惩罚,我一向是持保守的态度的!因为毕竟孩子们的心理是很多元化的,而又是那么的脆弱.随意的惩罚很可能伤害孩子的心灵.对此,其实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太对,因为我没有做好教育者的"教育"的工作.但是,当我在寻找适当而有效的惩罚方式的时候,却发现是那么的难!即使在自己看来是恰当的,但也被定义在了"体罚"的行列!(或者是变相体罚!) 关于法律,有不少国家是允许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而他们的家长也对教师行使的体罚权比较理解,不会像我们国内一样,动不动就抱着"宝贝"来向老师问罪! 很多人天真地以为教师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积极向上,只会用"惩罚"的方式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无能!当这话来自学生本人或者家长时,你不觉得这是多么可笑的无知与愚昧吗? 难道孩子的不良行为只是老师的责任吗?难道说孩子的教育只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吗?家长自己作为孩子的第一教师的责任呢? 而学生本人这样问的时候,那更是可笑!难道说自己犯错应该由他人承担责任吗?难道说自己的行为自己都不能承担责任吗?难道惩罚本身不正是在教育此可笑的学生吗?
至此,,我想我们有必要去寻找关于"惩罚"的出路! 在社会管理中,我们有公安局,有监狱,这是因为违法者在所难免,无论这个社会多么发达,总有这么一些人,而社会对他们必须进行一定的管理.对于违法者,并不是一味的教育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在企业的管理中,我们对违规者会有扣公资或者开除等方式处罚.而在教育面前,开除是很少出现了,在义务教育中更是几乎不会出现开除的情况.那么,如何对不守纪律者进行处罚呢? 事实上,我也并没有找到什么很好的解决之道!只是提几点建议,拿出来讨论一下:
1.学校的校规应该在刚进校就对学生们进行宣传,并且以后要重复宣传;。
2.课堂应该建立课堂常规,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部分,应该注意人性化.课堂常规主要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而对不能接受课堂教学内容的学生应该多一些宽容.比如可以睡觉,可以看其它书本之类.但不可以讲话,打电话,随便走动,吃东西等.所谓认真听讲那样的规定其实是很不现实,也是没有办法实行的,因为有些教学内容对一部分学生而言根本听不懂,或者早已掌握了,要"认真"是不可能的,既然做不到,为什么还要规定呢?
3,应该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与老师一起来讨论课堂规定.我所以不喜欢对学生有太多的命令就是因为这一点,学生们如果从来没有对规定进行过思考,命令只会让他们一味的听从,而失去了自主的意识.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的规定,这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4.对"处罚方式与量"应该作明确的规定,这点尤其在法律上应该明确!近来有不少报道,或者说媒体一直最关心的体罚事件就是过分的惩罚甚至是侮辱性的惩罚方式,伤学生自尊的,让学生身体承受巨大伤害的事件也挂着"教育惩戒"的名.虽然这些事件人们一看就会觉得过分,但正是因为缺少对惩罚方式的明确规定,所以才会有这些事件的发生.因为没有惩罚,教育活动就会很难进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神小朵
高粉答主

2020-10-22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95万
展开全部
从这个角度讲,老师对学生的一系列手段,到底算惩戒还是体罚主要取决于老师的目的、惩戒方式和强度、最终效果三个指标,任何一个有问题,惩戒都有可能变成体罚。

1.老师惩罚学生的一瞬间,到底是发泄气愤更多一些,还是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很难说的清楚,但是我们可以从整个过程推断出一些端倪:

商丹高新学校王老师长期辱骂婷婷,这件事很明显是发泄居多,目标并不是教育,这就不属于惩戒,属变相体罚。
五莲二中杨老师因学生逃课而抽打,这件事情梁老师认为发泄和教育参半,并非单纯的惩戒,或是单纯的体罚。
某物理老师在考试前讲某知识点时和学生达成协议,这个知识点考试再错,打手心五下,三五名学生依然因粗心写错,物理老师按照协议打手心,梁老师认为这虽有体罚之实,但应该归于惩戒。因为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带私人情绪,一方按照协议惩罚,一方因为感受到了自己的错误而受罚,并且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2.老师对学生的惩戒方式和强度是显性的。

学生犯多么严重的错误,应该得到怎样的惩戒,虽然暂时还没有具体的法规和文件规定,但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杆秤,惩戒是否合理,是否过度,一眼看得明白。

商丹高新学校王老师因婷婷成绩不好,没有通过了解婷婷的性格、习惯等细节,就选择了骂这种方式,这是不合理的,骂一次也就罢了,持续性辱骂,这就属于过度。
五莲二中杨老师,惩戒几个逃课的熊孩子,看这几个熊孩子的性格,应该是可以揍,惩戒方式梁老师认为是合理的,用书本打,未造成实质伤害,让他们通过痛记住教训,惩戒强度也算合理的。
物理老师因学生考试粗心大意,做错了刚讲过的知识点,在协议之下打手心,方式也算是合理的,打五下,只要不造成伤害,强度也算合理。
3.惩戒的最终效果决定了这次惩戒的有效性。

惩罚不是目的,警戒才是。惩戒效果如何要看学生是否悔改,哪怕悔改几个小时、几天,也算惩戒有效果,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反复纠正的过程。

可以看出,商丹高新的王老师不但没有起到惩戒的效果,还伤害了婷婷;五莲二中的杨老师也没有起到惩戒的效果,还被几个熊家长纠缠不清,被连续处罚;物理老师虽然体罚了学生,但起到了警戒的目的。

因此,教育惩戒并非那么简单。

梁老师认为,惩戒的概念应该是:老师在尽量平和的心态下,根据学生的性格、心理状态来选择合适的方式,选择合理的强度,对学生略施惩罚,以起到警戒的目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