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
廉颇对白起,也是秦国赢,谁对白起,也是秦国赢。为何?实力使然。
战争讲究的啥?相信不少人一说一道,战争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与人和”,战争讲究的是战士素养与将领的指挥才华……
说了半天,绕了一圈绕回来,战争讲究的是综合国力。
什么是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评判战争最终胜负的唯一标准。战争可以打很多仗,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综合国力更强,资源更多,求胜欲最强的一方。
下面来分析两国国力。两国的崛起皆由于其国内本身的一场变革,秦国进行的是“商鞅变法”,而赵国进行的是“胡服骑射”。
“商鞅变法”被称作最成功的变法,其改革涉及到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军功爵制度更是完美解决了秦军“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尴尬局面。
军功爵制度刺激了秦民作战立功的积极性,战场上皆争先恐后,斩敌立功,虎狼之师因此而成。在农业方面,废除井田制,多干多得。而且,除了战场杀敌可以立功之外,种地织布也可以立功受奖。
确定法家的治国策略,利用严酷的秦法来规范秦民,法令上下通用,政令在国内畅通无阻。当然,商鞅变法的精髓,不仅仅是这几点,但通过这几点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确实是一次彻底的改革。
到秦昭襄王时期,经过几代秦王的苦心经营,秦国俨然成为了战国七雄里面实力最强的一个。以一国之力,曾几次化解山东六国的合纵。
而且,他还扫平了秦国背后的隐患,义渠国再也无法成为掣肘秦国东出的棋子了。
而赵国则是由赵武灵王实施的“胡服骑射”,这场改革仅仅涉及到军事方面。使得赵国的军事实力更上一层楼,但对于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法令,都没有作出有效的提升。
于是,单靠着骁勇无敌的赵边骑,赵武灵王带领赵国成为了抗秦先锋。赵国骑兵的实力也在频繁对战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可是赵国的百姓,在农业生产方面,并没有得到改善。赵国的民众,依旧在“不服就干”,赵国的君王,依旧在凭借个人的判断在治理国家。
如此发展下去,赵国综合实力提升并不明显,反而走进了穷兵黩武的怪圈之中。频繁对外作战,使得赵国在外交方面疲软无力,也为赵国之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长平之战实况如何长平之战的主要原因,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该吃的吃,不该吃的,还在吃。秦国费了好大力气,使得韩国的上党郡成为了一块飞地。
眼看上党保不住了,于是便直接送给了赵国。赵国看着眼前的肥肉,竟然吞了下去。秦昭襄王大怒,命大将王龁率军前来讨伐,长平之战爆发。
在战争起因方面,赵国理亏。因此,秦国师出有名,而赵国则是被动防御。从对待战争的态度方面,秦昭襄王与赵孝成王的态度也不一样。
事关秦昭襄王的脸面,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而赵孝成王呢?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还回去,及时止损。
战争开始之后,廉颇率领赵军正面硬刚秦军,结果战败,于是廉颇转到了被动防御阶段。而秦军也在前线驻扎,一场消耗战开始了。
敲黑板:赵国硬碰硬打不过秦军,实力存在差距,于是想通过消耗,让秦国退兵。可以理解为,赵军开局就是劣势。
消耗开始之后,两边的士兵就成了一堆造粪的机器。双方不断地将粮草运到前线,两边的士兵每天就是吃饭,训练,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
长平离赵国近,离秦国远,两年拖下来,赵国竟然受不了了。国内的耕地得不到有效耕种,赵孝成王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想要迫切地结束这场战争。
于是,他派使臣前去求和,秦昭襄王顺势宣传,给了其他国家一个假象,那便是两国很快恢复和平状态。那能救赵国的,也只有他们自己了。
赵王迫切想要结束战斗,而秦昭襄王只想取胜赵王想如何结束,快速与秦国决战。话再说得明白点,那就是他接受失败,他不愿意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赵国的经济就会崩溃。
秦王则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按照题中的假设,白起对战廉颇会怎么样?
上文也分析了,赵国不管是从综合国力,再到求生欲上,包括军队实力方面,都不及秦国。于是,廉颇只有一条路可以选,那就是出击。
因为事实证明,拖下去必输,而出击则在一开始就证明了,廉颇率领的赵军,连王龁的军队都打不过,你指望他能打得过白起吗?
这也可以看出,为何廉颇誓死不出,逼得赵孝成王不得不换赵括。廉颇在两条路都证明了,自己打不过秦军,在这种情况下,出去还不是送死?
于是赵孝成王不得不让赵括来试试运气,因为赵孝成王只想结束战斗,输赢方面还真就不太在意。可他低估了秦军,低估了白起。
赵国一败,伤了国本如果是常规战争,或许秦国不会屠杀赵国士兵,正因为秦军也筋疲力竭了,掌控不了这么多的赵军,而且也没有粮食养着他们了。
无奈之下只能坑杀。
这个结果,是双方都想不到的,也是赵孝成王承担不起的。可历史就是这样,一失足就足以成千古恨。
综上可以看出,不管如何,长平之战赵国必败,只不过是败的体面些还是败的狼狈些的区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