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性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追求课堂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其为“有效教学”。从狭义上讲,有效教学是指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三者有机整合与发展的课堂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作为一种理念,“有效教学”始终致力于教学效益的提高;作为一种策略,“有效教学”表现为教学者为提高教学效益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式,具体落实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阶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思想品德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着过于强调个体的接受性学习的状况,过多地追求知识体系的系统系和完整性,致使学生大部分都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作为农村初中,教学效率普遍偏低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率呢?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有效教学实践中,我与学生一起成长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感受颇深。与此同时,我觉得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惑,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得是有效教师”,也就是教师要拥有有效教学的思维、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对象的认识和主张。它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教学的实效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式就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很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是教师说、学生记,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少一些学科知识,但必须要更多的注重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参与,避免一味的背诵教学知识内容。长时间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熏陶下的学生,必然是没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这更是思想政治课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点与之背道而驰的。所以,新课程下的思想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切实从“学生主题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出发,关注学生综合性的全面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有个性特长的发展。“死记”的知识和现成的结论是对学生发展不利的,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关注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关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永远是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因此,我决心用更多的时间自己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多与同行交流,多借鉴优秀、成功的教学经验,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有效教学,勇于承担教改的责任,力争当一名“有效教师”。
二、精致的备课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斯霞老师说:“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常常把备课比作指挥员在组织战役,我总是反复推敲,直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为止。”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树立大备课观,实现多维度备课。既要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设计,也要备自己。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思考和解决对教材的处理如何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怎样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是否有足够的时空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等问题。备课还应注重挖掘教师自身的天赋,一节好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展示教师自身教学个性美的课。用这种美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备课中的难点应该是把握课程和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品位,即寻找教育教学的真谛。备课通过寻找教育教学的整体感觉,能把教育教学的真谛体会出来,从而给自己带来充沛的教育情感和教学激情。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方向。成功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内,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导入形式,比如音乐、漫画、故事、小品、诗歌、谜语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导入,能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将学生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是现实有效教学的本质和关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初中思想品德是以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的课程。其内容、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与学习内容相融合的真实学习情境,还知识的本来面目,是抽象的只是具体化、感性化,让学生身临其境中学会知识、获得能力,学会在感受、体验中认识世界,丰富人生经历”。要面向丰富多彩、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恰当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做会有以下几点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和更新知识内容;提高理解、分析和辨别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逐渐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联系生活实际,首先要联系学生个体实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心里、性格、身体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智差”能差“、”势差“的学生给予关爱和帮助,创造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使之有信心地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例如,优秀生要帮助“差生”学习,即让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完成,而难度大的问题学习,如讨论探究、反馈评价等,由优秀生完成,然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成果。其次,要联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学校的历史文化淀积、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生态校园、生态文明村、文明户等等,一定要恰当地、经常地运用到教学中来,才能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效。再次,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这一点尤其重要。由于不同版本的思想品德教科书相对稳定,造成教材中的资料、数据、事实、人物事例等相对陈旧,过时。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取得进步;同时,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时期,信息化、价值观多元化、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出现,某些方面改革阻力依然很大等等。这对于思想品德教学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例如:在学习“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时,我引用“郭美美事件(炫耀财富的照片)”来说明我国公民的民主、政治意识不断提高,通过网络等传媒来行使监督、检举等政治权利。不料,课堂上冒出个“捣蛋鬼”,站起来说:“郭美美是小三……”课堂上开始有点“乱”。幸好,我随机应变,马上指出几点:郭美美的虚荣心太强大了,炫耀他人送给的财富,认证(在微博里)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假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真是没有一点礼义廉耻。为什么?因为她没文化,只读高中毕业。我又结合心理品质、道德、终身学习、合理的消费观等方面进行评析,起到了“一石多鸟”的效果。因此,联系生活实际,要坚持前瞻性(拓展知识,更新观念),目的性(教学目标需要)、实效性(符合学习内容)、实践性(有利于探究学习和实践),坚持正确导向、批判错误的教学原则。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内容很多,如:重大时事政治、事件;热点问题;优秀、杰出人物事例;最新文艺作品、体育竞赛、平民生活和工作等。方法也灵活多样,例如,可以把班上的同学分为四组进行轮流,每组负责一个星期的搜集,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自主进行,然后师生相互交流,允许同学发表自己的一些评论。教师要参与合作、补充,并针对性地用学生学过的、现在学的或将要学的知识、观点和同学们进行评析,教学相长,这样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学得快乐、轻松。
四、精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效教学的延伸和提升应用性、实践性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突出特点。
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比如江苏省普遍开展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非常好的课外作业活动形式。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巩固和印证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形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新课程规定,今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会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双手去操作,还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课后作业的布置应抓住学生动手能力这一关键,要体现学科的特色,学会迁移应用。
五、精心的复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目前,新课改正在进行中,有效教学主要表现在对“效果”、“效率”、“效益”三方面的综合评价上,其核心就是追求教学的效益。因此,有效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其可测性或量化,还要用好复习巩固这个“常规武器”。
首先,要用好“标”。这里指课标和考标。比如连云港市《中考指南》中阐述的命题依据为:“中考思想品德科将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共中央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贯彻党的十七大的指导意见和十七大报告的相关内容进行命题。”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将综合考查学生的以下能力:“识记能力,考生应能再认或再现考试范围内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能力,考生应能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解释和推理;应用能力,考生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表述能力,考生应能恰当使用所学思想品德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社会实践能力,考生应能设计一些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程序,具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素质,能反思总结所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教师要深刻领会课标和考标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要把好“脉”。这里指的是社会热点和焦点。要寻找热点素材与教材的有机结合点,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复习言有信度、悟有载体,切实提高复习效率。要设计好热点素材与教材相关的有效问题,既丰富课堂学习的内容,又提高了复习的效果。
再次,要选好“题”,坚决反对“题海战术”。要注重选题的针对性,学生先练后用;注重选题的典型性,做到一题多用,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注重选题的探究性,选题应基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方法。通过精心选择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老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认真看书,动脑思考问题,让学生真正从复习巩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要上好“课”。复习课必须上得充实、扎实,注重回归教材,关注生活,落实知识点,做好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教学更有效,学生多受益。
以上几点,是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努力实践、相互交流,共同总结,一起努力,就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起来,就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能成为一名“有效老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思想品德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着过于强调个体的接受性学习的状况,过多地追求知识体系的系统系和完整性,致使学生大部分都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作为农村初中,教学效率普遍偏低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率呢?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有效教学实践中,我与学生一起成长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感受颇深。与此同时,我觉得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惑,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得是有效教师”,也就是教师要拥有有效教学的思维、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对象的认识和主张。它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教学的实效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式就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很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是教师说、学生记,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少一些学科知识,但必须要更多的注重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参与,避免一味的背诵教学知识内容。长时间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熏陶下的学生,必然是没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这更是思想政治课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点与之背道而驰的。所以,新课程下的思想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切实从“学生主题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出发,关注学生综合性的全面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有个性特长的发展。“死记”的知识和现成的结论是对学生发展不利的,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关注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关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永远是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因此,我决心用更多的时间自己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多与同行交流,多借鉴优秀、成功的教学经验,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有效教学,勇于承担教改的责任,力争当一名“有效教师”。
二、精致的备课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斯霞老师说:“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常常把备课比作指挥员在组织战役,我总是反复推敲,直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为止。”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树立大备课观,实现多维度备课。既要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设计,也要备自己。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思考和解决对教材的处理如何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怎样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是否有足够的时空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等问题。备课还应注重挖掘教师自身的天赋,一节好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展示教师自身教学个性美的课。用这种美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备课中的难点应该是把握课程和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品位,即寻找教育教学的真谛。备课通过寻找教育教学的整体感觉,能把教育教学的真谛体会出来,从而给自己带来充沛的教育情感和教学激情。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方向。成功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内,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导入形式,比如音乐、漫画、故事、小品、诗歌、谜语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导入,能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将学生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是现实有效教学的本质和关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初中思想品德是以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的课程。其内容、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与学习内容相融合的真实学习情境,还知识的本来面目,是抽象的只是具体化、感性化,让学生身临其境中学会知识、获得能力,学会在感受、体验中认识世界,丰富人生经历”。要面向丰富多彩、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恰当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做会有以下几点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和更新知识内容;提高理解、分析和辨别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逐渐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联系生活实际,首先要联系学生个体实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心里、性格、身体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智差”能差“、”势差“的学生给予关爱和帮助,创造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使之有信心地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例如,优秀生要帮助“差生”学习,即让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完成,而难度大的问题学习,如讨论探究、反馈评价等,由优秀生完成,然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成果。其次,要联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学校的历史文化淀积、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生态校园、生态文明村、文明户等等,一定要恰当地、经常地运用到教学中来,才能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效。再次,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这一点尤其重要。由于不同版本的思想品德教科书相对稳定,造成教材中的资料、数据、事实、人物事例等相对陈旧,过时。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取得进步;同时,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时期,信息化、价值观多元化、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出现,某些方面改革阻力依然很大等等。这对于思想品德教学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例如:在学习“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时,我引用“郭美美事件(炫耀财富的照片)”来说明我国公民的民主、政治意识不断提高,通过网络等传媒来行使监督、检举等政治权利。不料,课堂上冒出个“捣蛋鬼”,站起来说:“郭美美是小三……”课堂上开始有点“乱”。幸好,我随机应变,马上指出几点:郭美美的虚荣心太强大了,炫耀他人送给的财富,认证(在微博里)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假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真是没有一点礼义廉耻。为什么?因为她没文化,只读高中毕业。我又结合心理品质、道德、终身学习、合理的消费观等方面进行评析,起到了“一石多鸟”的效果。因此,联系生活实际,要坚持前瞻性(拓展知识,更新观念),目的性(教学目标需要)、实效性(符合学习内容)、实践性(有利于探究学习和实践),坚持正确导向、批判错误的教学原则。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内容很多,如:重大时事政治、事件;热点问题;优秀、杰出人物事例;最新文艺作品、体育竞赛、平民生活和工作等。方法也灵活多样,例如,可以把班上的同学分为四组进行轮流,每组负责一个星期的搜集,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自主进行,然后师生相互交流,允许同学发表自己的一些评论。教师要参与合作、补充,并针对性地用学生学过的、现在学的或将要学的知识、观点和同学们进行评析,教学相长,这样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学得快乐、轻松。
四、精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效教学的延伸和提升应用性、实践性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突出特点。
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比如江苏省普遍开展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非常好的课外作业活动形式。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巩固和印证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形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新课程规定,今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会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双手去操作,还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课后作业的布置应抓住学生动手能力这一关键,要体现学科的特色,学会迁移应用。
五、精心的复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目前,新课改正在进行中,有效教学主要表现在对“效果”、“效率”、“效益”三方面的综合评价上,其核心就是追求教学的效益。因此,有效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其可测性或量化,还要用好复习巩固这个“常规武器”。
首先,要用好“标”。这里指课标和考标。比如连云港市《中考指南》中阐述的命题依据为:“中考思想品德科将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共中央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贯彻党的十七大的指导意见和十七大报告的相关内容进行命题。”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将综合考查学生的以下能力:“识记能力,考生应能再认或再现考试范围内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能力,考生应能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解释和推理;应用能力,考生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表述能力,考生应能恰当使用所学思想品德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社会实践能力,考生应能设计一些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程序,具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素质,能反思总结所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教师要深刻领会课标和考标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要把好“脉”。这里指的是社会热点和焦点。要寻找热点素材与教材的有机结合点,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复习言有信度、悟有载体,切实提高复习效率。要设计好热点素材与教材相关的有效问题,既丰富课堂学习的内容,又提高了复习的效果。
再次,要选好“题”,坚决反对“题海战术”。要注重选题的针对性,学生先练后用;注重选题的典型性,做到一题多用,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注重选题的探究性,选题应基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方法。通过精心选择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老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认真看书,动脑思考问题,让学生真正从复习巩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要上好“课”。复习课必须上得充实、扎实,注重回归教材,关注生活,落实知识点,做好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教学更有效,学生多受益。
以上几点,是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努力实践、相互交流,共同总结,一起努力,就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起来,就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能成为一名“有效老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