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法体系建设初探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随着国务院《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的发布实施和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成立,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将一改过去的传统模式,向科学、效能的方向发展。国土资源部在贯彻《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的同时,正在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这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重大举措,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发展的里程碑。为配合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法规的贯彻实施,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积极建设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更大程度上调配管理资源,从管理学的高度认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已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技术方法概述

1.国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法

发达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很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加拿大全国有40多个由政府管理的岩心库,存放着取自陆地和近海钻孔的连续取心剖面、岩石样品和钻井岩屑;美国地质调查所岩心研究中心、国家冰心实验室是美国重要的实物资料管理机构;澳大利亚的西澳地质调查所岩心库、新南威尔士州矿产资源部伦敦德里岩心库都是世界有名的岩心库;俄罗斯等国家也都建有数量不等的岩心管理机构。

国外大多数管理机构对实物地质资料的缩减、检索、查询、观察、取样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对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入库前的缩减,国外多根据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如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油气董事会要求石油公司提供给托贝岩心库“储存的岩心的横截面积不少于原来的三分之一,而保留的岩心则要求是连续的”。在加拿大目前运行的40个岩心库中,有12个岩心库的钻孔岩心只按一定的比例保留了下来,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缩减标准。

加拿大岩心库实物地质资料的检索、查询一般采用卡片索引,但省级联邦机构岩心库已初步建立了网络化的服务系统,通过它管理的信息服务网络,可以很快地了解到为各研究目的而钻探的陆上和海上钻井取得的实物资料,还备有显示钻井位置的图件。从总体看,越来越多的岩心管理机构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对库存资料进行存取和对外开放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美国地质调查所岩心研究中心的客户可通过计算机查询库存实物地质资料,在那里,只要输入一个或多个关键词即可进行检索,将来还将提供在线服务。

国外岩心库非保密实物都实行对外开放,允许取样,但要求提出取样申请,填写所需样品的数量和采用的分析方法;但不同的单位对取样都作了不同的取样限制,如有的岩心库对取样的条件是,将来必须给岩心库一份研究报告的副本,剩下的实物则必须返回岩心库,而且大多数岩心库都配备了实验检测场所和水电供应。对保密期内的实物地质资料另有相应规定,在加拿大的矿业公司岩心库中,整个保存期的实物地质资料都是保密的,但有些岩心库则规定了特定的保密期,安大略省的保密期规定为90天,而西北地区、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保密期可达三年,大部分岩心库则只保存非保密物质,应捐赠者要求可以保密,保密资料的查阅受岩心库管理规定的限制。

综观上述国家的岩心库管理文献,每一个岩心管理机构都有各自的管理服务办法,虽然并没有形成统一、系统的岩心管理技术标准或管理制度,但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国内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法

建国以来,我国在地质工作中产生了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为了保存、保护好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原地质部曾在1962年制定了《地质队的标本岩心试验样品的保管和处理办法》,对岩矿心的缩减、处理和保管工作制定了一些措施,可以算作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雏形,在当时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79 年,原地质部针对一些地质队对岩矿心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管理不善造成实物地质资料严重丢失和混乱的现象,为加强管理,出台了《岩矿心管理规定》,强调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对岩心保管的单位和个人强调了岗位责任,规定实行年报制度,要求对岩矿心保管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时逐级反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管理措施不力或玩忽职守等造成实物地质资料损坏丢失的现象要分别不同情况,进行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岩心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岩心箱及库房建筑,库前的岩心管理,岩心库房保管,岩矿心的缩减、移交和清除等。这是地矿部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岩心管理规定,可以看出,在当时对实物资料的管理是非常重视的。

在此期间,各省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继制定了一些旨在保护实物地质资料的规定,如云南省地质局1984年10月向局属各单位印发了《实物(标本)档案汇交条例》等。这些措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由于受“文革”干扰和旧体制的影响,文件规定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据1987年地质部《关于我部岩心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披露,由于岩心总库有专人看管,经常进行整理维护,所以岩心保管状况尚好,具有可利用的价值;但有些地质队露天存放和零散存于租用民房的岩心保管状况则不尽如人意:房屋门窗被盗、房瓦损坏,岩心箱丢失时有发生,许多岩心票、取样牌字迹模糊或脱落,已失去保存价值的约占70%~80%,除新疆部分常年不雨地区外,长期露天存放的实物地质资料绝大部分报废率几乎为100%。针对此问题,地矿部在1988年、1990年先后发出了《关于加强岩心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岩矿心管理规定的通知》,明确了地质矿产部矿产资源管理司主管岩矿心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并要求部直管局给予协助,实行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按专业归口相结合与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管理机制,对现场管理、岩心库房管理、岩心缩减和保管年限等都做了规定。1992年又制定了行业标准《地质勘查岩矿心管理通则》(代号DZ/T0032—92),对实物地质资料的采集入库、验收、缩减、更新与清除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实物资料管理规定。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机构和法规制度,充分发挥实物地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务院于2002年7月1日实施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土资源部正在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规定》,这些法规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总体布局是建立统一管理下的部门委托与分级管理体制,并在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包括实物地质资料的采集、汇交范围、汇交时间、汇交程序、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的代表性原则、适度原则与技术要求以及汇交发生费用等)和馆藏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包括汇交实物地质资料的归属及管理原则、实物地质资料的入库、公开与保密、取样、收费、提供社会服务、保管期限和处置程序、年报制度、馆藏机构对馆藏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全国和省级馆藏实物地质资料的调整、汇交人的保管义务、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的捐献、以往实物地质资料的清理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为我国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进而推进我国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规范统一。

总之,我国地矿系统对实物地质资料的统一科学管理刚刚起步,规章不健全,技术方法不完善,甚至许多领域仍是空白,致使许多措施实施不力,管理较为落后。

石油系统对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则十分重视,大部分油田对岩心、岩屑等实物地质资料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与开发利用。对岩矿心的管理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信息化的科学管理,同时配备有观察、扫描、取样、检测等一系列设施。有些管理部门建立了一些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制定了《岩心γ射线扫描操作规程》、《岩心库设备管理办法》等;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岩心库日常工作管理制度与各种岗位职责,在油田的科研与开发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远不完善。

二、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都是由完成工作的地质单位和各省地质局负责,由于实物地质资料较为分散,没有建立国家统一的实物地质资料库,加上管理的力度和方法措施不够得力,管理落后;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地矿部门属地化改革的逐步落实,受旧的管理体制、经费投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实物地质资料的分散存放、相互封锁、部分资料保存条件差造成损失现象十分严重,给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实物地质资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已不能适应地质工作新要求。

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非常重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在实施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成立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承担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为落实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职能,确保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及时投入运行,建立一套旨在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的技术方法,以规范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工作,并最大限度地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推广,以便逐步形成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技术标准,进而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的科学与规范管理,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技术方法标准化,不但十分必要,而且特别紧迫。

三、建立实物地质资料方法体系的思考

为有效的保管、保护好现存实物地质资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需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和行之有效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方法体系,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实践中对影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控制,解决管理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和掌握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运行规律,使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不断完善,并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持续有效运行,保证落实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方针和实现管理目标。

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法体系,关键是要从研究实物地质管理思想、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定位和实物地质资料的服务需要出发,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深入了解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和地质教学等社会需求,把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地质科学工作的技术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和可操作性强、贯穿整个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的技术方法,使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相适应的技术规定,而且使每个参与管理的人员都受到标准的约束,以达到管理工作的统一,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的标准化管理。其次,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思想是制定管理技术方法的指导思想和依据,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思想通过诸多技术方法加以实现,没有明确的管理思想,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则无从下手,没有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法,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思想则无从体现,即实物地质资料方法体系的建立要体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协调和统一。第三,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技术方法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要协调统一。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技术方法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科学依据,没有技术规范的管理实物地质资料将失去其科学价值,科学和行之有效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制度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技术方法得到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要相互协调,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技术方法体系文件要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各个技术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概括起来,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立的管理方法体系要体现以下特性。

1.系统性

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立的管理体系是为实施实物资料管理而制定的。根据管理需要确定的体系要素,综合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即研究制定一套涵盖实物地质资料分类、筛选、汇交、采集、验收、更新、服务等全过程的技术方法标准(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文件之间不是简单的集合,而是相互支撑、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形成有一定科学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建立管理体系时必须树立系统的观念,才能确保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2.全面性

管理体系应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硬件、软件、人员、物资)控制。

3.有效性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体现在管理体系应能减少、消除和预防管理缺陷的产生,一旦出现管理缺陷能及时发现和迅速纠正,并使各项管理活动都处于受控状态。体现了管理体系要素和功能上的有效性。

4.适应性

管理体系文件能随着实物地质资料性质的不同和其他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进行修订补充,以适应管理的需要。

5.可操作性

制定的管理技术方法体系文件,要为实施标准化管理打下基础,即便于标准的贯彻实施。故内容应明确、具体,即明确各个部门岗位职责、必须遵照的规程规范,具体确定各类管理人员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任务,以及由于实物资料损毁、散失所应担负的法律责任,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

四、实物资料管理方法体系框架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法体系体现了为实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而确定的管理方法的全部内容,它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提供了一套文件,即体系要素(体系文件),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实物资料管理方法体系(图1)。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法体系文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技术方法(或称规范)体系文件。包括:实物地质资料的采集、包装运输、入库验收、整理、分类、分级;编录编码和建档标准;筛选和缩分原则;库藏管理方法;更新与清除;观察取样;国内外交流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等。

(2)实物地质资料行政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实物地质资料各类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实物地质资料库及设备设施管理工作制度、仪器操作规程等。

五、实物资料管理方法体系文件剖析

1.《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是实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最高准则,它系统地规定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和所要执行的规范以及规章制度,属于纲领性的文件,也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原则指导下,具体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法标准及行政管理制度,以达到建立和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的目的。

2.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技术方法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的作用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技术方法(或称规范)的制定,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走向科学、规范的重要步骤,是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程序必不可缺少的体系文件,是贯彻管理思想的技术支持,它和管理体系中的行政管理制度共同构成管理体系,为建立良好的管理秩序奠定基础。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技术支撑。主要包括:

(1)《实物地质资料分类、分级标准》;

(2)《实物地质资料筛选、缩减标准》;

(3)《实物地质资料编录、编码、建档暂行方案》;

(4)《实物地质资料验收规范》;

图1 实物地质吸料管理技术方法体系框架

Fig.1 Framework of management,technique and means system of geological material

(5)《实物地质资料库藏管理规定》;

(6)《实物地质资料更新、清除管理规定》;

(7)《实物地质资料的检索与查询》;

(8)《实物地质资料观察、取样规定》;

(9)《实物地质资料的实验、检测规定》;

(10)《实物地质资料交流与合作暂行规定》;

(11)《实物地质资料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暂行规定》;

(12)《实物地质资料数据与信息管理暂行规定》。

3.实物地质资料行政管理制度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的作用

为保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技术方法的实施而制定的行政管理制度,是技术方法的补充,是实现管理目标的行政管理支撑,属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程序第二类体系文件。主要包括:

(1)《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2)《实物地质资料统计工作制度》;

(3)《实物地质资料设备、设施管理规定》;

(4)《实物地质声像资料管理规定》;

(5)《实物地质资料的安全保密制度》;

(6)《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仪器仪表操作规程》。

六、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法体系运行的保证措施

1.落实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实施实物资料管理职能而设置的组织单元,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重要保证,明确各组织单元的职责范围、隶属关系和相互联系,是贯彻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针、政策和实现管理目标的组织保障。

(1)确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技术业务部门;

(2)确定综合协调的管理部门;

(3)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及相应关系;

(4)配备资源以利于各个部门开展工作。

2.明确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部门职责

明确各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在实物资料管理工作中应承担的任务,使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法体系在全面受控下运行,加强管理,发挥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

3.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程序

管理程序是实施某项活动所规定的方法步骤,是为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所需要遵循的规定,主要规定某项工作的目的范围、应做什么事、由谁来做、如何做、什么时间实施、如何控制和记录以及采用什么设备、依据什么文件等。

在实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过程中,程序文件(包括行政管理制度和技术方法)的制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求与实际工作相衔接,并在运行中不断补充和完善;程序文件的制定和修改程序,都要有严格的规定,它同其他文件一样纳入体系文件中,它是管理成败的关键。

4.合理配备管理资源

包括人员、设备、设施、资金、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即管理体系的资源要素,是落实实物资料管理方针和实现管理目标的保障。

七、结语

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资料管理条例》,防止在管理过程中造成实物地质资料的损毁、散失,建立完备的管理技术方法体系,以便实物资料库建设完成后顺利开展工作,是管理过程中的当务之急。同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积极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技术方法标准化研究,尽快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技术方法标准,为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的统一管理提供技术保障,逐步实行实物地质资料的标准化管理。除尽快收集整理以往地质工作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外,随着地质大调查和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也会不断产生大量有重要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收集、整理、保存好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对地质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认真做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