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的思考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文 艳 田新忠 赵黎华 别 肯

(新疆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摘 要 地质资料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重要参考资料,对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城市地质勘查、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馆藏基础情况、数据库建设、系统平台建设和服务进展四个方面,介绍了新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所取得的进展,最后提出了今后工作的设想及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地质资料 集群化 产业化 新疆

1 概述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0]113 号)精神,按照“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方针,建立新疆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围绕“358 项目”需求,进行地质资料专题开发利用和服务,为新疆矿产调查与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新疆整合矿权,整装勘查、地保工程实施提供有利支撑;加速新疆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为政府(国家和地方)、矿山企业、社会大众、科学研究提供有利支撑。

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进展

2.1 馆藏基础情况

新疆地质资料馆 60 年来接收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大量地质资料,目前馆藏成果地质资料 9700 余种,包括地质、矿产、科研等成果资料。数据量庞大,数据种类繁多。目前,地质资料信息分散,诸多业务系统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遍存在,资料开发利用方面人才缺乏、技术力量不均衡,缺乏必要的硬件环境。

我馆从 2002 年就开展了馆藏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工作,截至 2011 年 6 月,已有 8168 种地质资料实验电子化数据。这些数据大多以文件形式存储,没有经过有效地整理和建库,数据检索繁琐,使用效率低,无法展开利用,地质资料管理及保存现状严重制约了资料的开发利用。

2.2 数据库建设

在加强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积累的基础上,建立我馆完整的地质数据库体系。目前我馆开展的基础数据库有案卷级目录数据库、文件级目录数据库、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库、新疆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等。今后还要进一步开展区域地质、基础地质及成果地质资料等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地质数据资源建库工作,集成整合各类地质信息资源,形成横向覆盖各专业领域、纵向跨多比例尺的省级地质数据库体系,实现我省地质数据库在统一标准下的一体化管理和更新维护。同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开展专题数据库的开发,为国土资源全国“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撑,为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提供数据支撑,为地质信息社会化服务提供依据。

2.2.1 数据基础建设

(1)在摸清家底、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开展新疆区地质资料汇交、催交工作;摸清、收集分布在新疆各个单位的成果地质资料,建立新疆地质资料案卷级目录数据库 9700 种,同时为广大用户提供电子查询服务;建立文件级目录数据库 17500 件,形成了权威、公开的新疆地质资料目录。尤其是新疆近年开展了区内 7 个重要矿区资源潜力评价、储量利用大调查、矿政管理数据库建设,以及 1∶50 万、1∶25 万、1∶5 万区域地质调查等项目,为摸清家底、领导决策、服务公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集群化产业化服务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2)2008 年,开展了青藏高原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与服务和其他成果集成和综合研究,初步探索了在新疆范围内开展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的道路。完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昆仑地区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目录检索图册》和《新疆西昆仑主要金属矿产勘查成果信息检索图册》等成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方法技术指导。

(3)2010年开始,开展了新疆工作程度数据库的建库工作,新疆工作程度数据库已更新维护至9500种。新疆工作程度数据库的建库目的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区开展的地质工作,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汇总、建库和展示,以有助于社会各界方便地了解和掌握已有地质工作程度信息,使地质工作规划和部署更具科学依据,避免工作投入的重复和浪费。这项工作将为国内外其他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的国家机构、事业单位和有意于投资地质勘查事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互联网或电子光盘,使他们能够查询和获得所需要的我区地质工作程度方面的信息。目前该库还在建设中,未提供对外服务。

2.2.2 依据社会需求,建立专题信息数据库

358 项目总体部署是以“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山、开拓昆仑—阿尔金山”为总的勘查布局。我们结合 358 项目的开展,全面收集、整理、分析该区域成矿区带内的地质资料信息,集合新疆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中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物化遥、水工环、地质研究等方面信息,提取 358 重点成矿区带内基本信息,形成支撑 358 项目的专题资料数据集。编制相关检索图册、说明,提供对策建议。开展专题性地质资料综合开发利用,针对专项开展需求调研,以便发现更多重要线索和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为新疆矿产调查与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3 系统平台建设

早期新疆地质资料的共享方式多采用的是文件共享方式,各行各业地质资料信息建立的标准不一致,而且行业保护意识较强,数据格式、编码不统一,应用软件平台也不一样,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在系统维护、数据更新上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数据不能及时更新、系统不能正常运转。随着我区地质资料信息集群程度的提高,迫切需要集成共享同一平台,并解决海量异构空间地质资料信息的快速检索。

我中心研发的“三维地质资料查询系统”,能够在真实的三维场景下查看地形地貌与地质资料数据集合,构建面向地质资料管理的数据集成服务与分析应用的开放式平台,实现地质资料属性、空间信息的查询检索,并且能够浏览图文电子化成果,实现了地质资料的共享,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2.4 服务进展

为贯彻落实《加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若干规定》(国土资发 [2005]215 号)及《关于建立健全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体系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6]98 号)文件精神,近几年新疆地质资料馆加大了地质资料网络建设及服务利用的工作力度。

建立了地质资料馆网站,设立了“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地质资料目录查询”等,内设“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办事程序”“借阅利用办法”“信息交换”“资料管理动态”等管理信息,指导地质资料利用人有效、经济地查询利用地质资料。及时更新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据统计,网站年均点击数万次以上。我们还将进一步建立电子阅览室和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及时、高效、准确地提供各种数据和分析结果。

馆内设有清洁、整齐、明亮的纸质资料阅览室,有卡片式目录和计算机目录检索系统两种目录查询检索工具,可满足不同借阅者的需求。若客户查询检索有困难,我馆借阅服务岗工作人员将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目录查询检索帮助。除了基本的借阅服务外,我馆还为客户提供图文扫描和图文复印服务。

3 对新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设想及建议

3.1 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的设想

新疆区地质资料摸底、催交,形成新疆区系统的地质资料目录,开展 358 等重点地质项目专题服务,进行地质资料信息采集与集成处理,编制相关图件,删除涉密信息后及时向社会公开利用。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研究,探索新疆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任务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开展调研工作,摸清家底,深入梳理以往地质工作成果信息,针对专题服务工作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基础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开展 358 专题服务;第二阶段是根据 358等项目和地方建设发展规划、部署需求、方向,采集、建立各类数据集信息,并对三大重点成矿带已有工作程度及资料基础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及时掌握地质资料的需求状况,探索地质资料产业化服务。

3.2 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的建议

3.2.1 抓汇交,保障服务资源

地质资料的催交、汇交为推动我区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奠定了工作基础。我区自严格执行国家下发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来,采取一些合理合法的行政手段,使地质资料汇交人汇交意识不断增强,地质资料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汇交人的汇交意识,同时无论是从业务水平还是服务水平上都对我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汇交人的汇交率与合格率都得到显著提高。

另外,在国土资源部建立的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总体框架下,建立完善了我区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对我区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实行全程监管,促使汇交人依法汇交地质资料,以进一步落实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制度及各项标准、规范体系,促进我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不断提高我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水平。

3.2.2 建立联动机制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有关要求,配合西安地调中心开展我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试点,探索形成部、局、大区与省协同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新机制,拓宽服务渠道,形成集群化运作模式,为其他省开展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提供借鉴。

3.2.3 加大经费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数据的集成整合为地质资料实现集群化提供基础支撑,而资金的投入为地质资料的集群化提供了保障;只有在资金的充分保障下,馆藏机构的基础数据才能及时地更新和完善,才能真正地实现地质资料的集群化,促进地质资料服务产业化,以便实现部、局、大区与省之间常态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2)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信息的集群化需要具有高度专业知识和创造性的研究开发人才,高效率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也需要一大批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责任心的服务人员[2]。对于馆藏机构来说,一方面要加强本馆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地质信息管理服务的专业人才,提高馆藏机构人员的整体水平。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大专院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应该根据实际需求积极调整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国家有关部门也需要从实际出发,推动地质信息专业资格的培训、认证及就业指导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郑晓光,徐向琴,王传礼 . 地质资料信息集成服务方法初探 [J]. 档案与建设,2009(8):21 ~ 22.

[2] 姚华军,贺冰清,曹献珍 . 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研究 [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22(9):4 ~ 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