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二世而亡到底什么原因?
关于秦朝,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首先印入脑海的印象就是“二世而亡”。没错,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天下的伟大王朝,但它确实也是昙花一现的短命王朝。所以很多不明就里的朋友会因此质疑、甚至嘲笑秦始皇的伟大之处。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带着面纱的姑娘,任由人们去猜测她面纱背后的真实面貌。每个人都有他猜测的权力和评判的依据,所以我也不想去刻意纠正那些诋毁、黑化秦始皇的人。
但是,我还是要强调一点,历史是有逻辑的,面纱只能让它变得朦胧,却不能真正掩盖真相。也就是说我们所熟知的东西不一定是严谨的,但是只要我们严谨地去追寻,一定会看到清晰明了的历史的。
关于秦朝“二世而亡”,这是一个公知事实,而且很多人都能说出一些它“暴病而亡”的原因。比如严刑峻法、比如赋役繁重等等。其实这些并没有明显的毛病,但是却有点浮于表面、过于笼统的感觉。其实,秦朝的突然灭亡是一个体系的崩塌,是一种人性的反弹。
今天,我就尽量用一些通俗的语言和逻辑来和大家聊聊秦朝崩了究竟是因为什么?从它的崩塌之中我们又应该反思到什么?
秦崩的来龙去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秦始皇有多伟大我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介绍过了。但是,秦始皇终究是一个凡人,他也受人性的制约。一个俯瞰众生的人最容易感到空虚寂寞冷,“高处不胜寒”不是说高处有多么寒冷,而是高处太寂寞,容易让人心冷 。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此时的秦始皇已经把别的帝王几辈子都干不成的事情都干了一个遍,他不知道再干些什么对于他来说是有意义的了。于是,他决定全国巡游,去看看自己的杰作,去普天同庆,其实他已经陷入了一种精神上的空虚了。他去了泰山封禅——与天对话,去了琅琊看海——与谜问路。
无敌是多么的寂寞?看看无敌的人为自己选择的对手就知道了,但凡天下无敌的人最后都会迷信地去挑战神话和未知,没有例外!所以,秦始皇决定要成仙。这很荒唐吗?并不,因为现代医学早已证明,抑郁症往往是因为人对人生失去目标而导致的
所以,事实上成功人士患上抑郁症的概率要比奋斗者们大得多。秦始皇本来对于人生的每一步都规划好的,结果一不小心啥都实现了,他不没事瞎想谁有资格瞎想?
秦始皇认为成仙的突破口应该在东边的大海(他来自西边,北边是北狄,南边是南蛮,只有东边的海的那边不可知),传说在东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仙山上有神仙,神仙有不死药。这实际上就是自己出题自己作答的逻辑。
为了证明他的自我猜测,他派了很多探险船队去东海寻找仙山、仙人和仙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徐福带着数千童男童女的那支队伍,这支队伍有去无回,据说成为了日本人的祖先。后来,秦始皇又来到帝国的东北——碣石(河北昌黎),命令燕地的一位名叫卢生的方士再去海中求访仙人。
很明显,那些投其所好的方士都是在忽悠秦始皇的。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雄才伟略的秦始皇这么好忽悠了呢?其实人都是好忽悠的,只要把握住他们的欲望,想怎么忽悠就怎么忽悠,保健药卖给了那些想长命的老年人,课程推销给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衣着暴露的女子诱惑那些饥渴难耐的男人们……这些忽悠有技术含量吗?并没有,但几乎一拿一个准,就是他们都是迎合了人性中的欲望。
但是,忽悠到最后总是要穿帮的,所以徐福跑了。而卢生估计是在海上溜一圈,没找到可以跑的地方,所以又回来了,但绝不能空手而归,所以他带回来了一本宝书《录图书》,书上赫然写了五个扎眼的大字—"亡秦者胡也"!
大家可能觉得这也可信?秦始皇走火入魔了吧!其实这可信不可信对秦始皇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觉得他找到事情干了。根据他的理解,他觉得这是上天要他去消灭胡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总称。
以前,秦国就是西戎,齐国就是东夷,楚国就是南蛮,北边的游牧民族就是北狄。现在除了北方的游牧民族,所谓的胡人除了北狄外都被统一在伟大的大秦帝国之中。秦始皇觉得他的下一个使命就是消灭北狄。
后世人把这一出戏和胡亥挂上了勾,说这五个字是秦国亡于胡亥之手的意思。我除了对这种脑洞大开的编故事者表示呵呵外,实在是无力吐槽了。
这个事情只能说明卢生是个很有水平的忽悠者,他的问题指向深得蒙太奇手法的要领。因为你在对方的已知领域去忽悠人家基本上是找抽,在对方未知的领域去忽悠却能引起他的好奇心、好胜心。卢生的这一次忽悠为大秦帝国的崩塌埋下了一根引线。
秦始皇决定要灭胡了,而且秦始皇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实际上当时的匈奴不堪一击,秦始皇这么干有点大炮打苍蝇的味道,消耗了自己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却很难打死苍蝇,只会加剧自己国家的内部矛盾。
匈奴当时由于骑兵技术和装备还没有开发出来,根本形成不了对中原政权的真正威胁。只不过他们骑着马,跑得快,让人逮不着,所以很烦人而已。他们就是一股跑得快的小蟊贼,类似于后世的“飞车党”,一群“飞车党”式的小蟊贼能颠覆或者侵占一个帝国吗?
其实这种小蟊贼,给点甜头,哄着他们别闹事,是最好的方式,类似后来的招安、和亲。但是秦始皇觉得,六国都被我弄死了,还搞不定你们这帮小蟊贼?秦始皇和秦朝越走越偏了。
迷之自信的秦始皇亲自巡边,从碣石沿着北方的这一线,到渔阳、代郡、雁门、上郡溜了一圈后,便回到咸阳开始大展拳脚。
秦始皇的思路是“四连击”,先把高速公路——秦直道修到北部边境,解决军队和物资的运输问题;然后派出大军,打跑匈奴;再修复原有的秦、赵、燕三家的长城,防止反弹;最后迁移内地的居民去定居边境。这个思路绝对是无懈可击的,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正确无比。
但有时候,我们得明白,如果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不管你怎么聪明,都很难解出正确答案的。匈奴根本就不应该打!因为大炮打苍蝇,怎么打都不划算。
秦朝刚刚站稳脚跟,正是需要平稳过渡的时候,这个时候来这么个大动作,简直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灭六国时可以以战养战,打匈奴就得全靠自己输入了,而且那个地方又远又偏,运输成本使得战争成本根本降不下来。山西高原那条革命线成了秦朝的夺命线。
虽然秦始皇也意识到了战争成本太高了,决定修路来降低成本。但是,在没有挖掘机的时代,修路的成本低不到哪里去。关键秦始皇是边修边打,这就对秦国的物资、人员调配能力提出了双倍的要求了。
还是在公元前215年,他派出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去扫平匈奴。这次大炮打蚊子虽然吓得蚊子惊慌失措,但秦朝这门大炮也被折腾得要报销了。
三十万的军队,背后得几百万的民夫运送粮食,翻山越岭地输血,往往是输血队还没赶到输血地,血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消耗的最终是谁的血与泪?还不是老百姓来承担,这就是秦朝当时怨声载道的主要原因。
蒙恬最后不负众望,将河套地区的匈奴全部扫荡肃清,匈奴震于秦国兵威,向北方远遁。秦朝赢了面子,输了里子。但秦朝还没停,因为还要修长城,还要移民戍边,又是劳民伤财的大事,(顺便说一下,长城确实很重要)又是百姓买单。老百姓的活路越来越窄了。
再说一下,秦朝打完北胡之后,并没有停止,又调转枪口去打南胡。再来一次大炮打苍蝇,再给秦朝的老百姓火上浇了一次油。
但是,中国的老百姓永远都是世界上最驯良的群体,但凡有一丁点活着的希望,他们都是不愿意造反的。这并不是他们怕死,而是他们心中有爱,不想连累自己的亲人。此时的秦朝已经摇摇欲坠了,但好在秦朝恐怖的战斗力和秦始皇绝无仅有的威望暂时还能稳住局面。
可是,生来就是干大事的秦始皇,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修秦直道的同时,秦始皇又征调了囚犯七十万人,动工开始修建“天下第一宫”阿旁宫和继续投入到已经修建了三十五年的秦始皇陵。
看看细节,上面的数据里光囚徒就是100多万,这是个什么概念?当时约2000万人口,除去一般女人,再除去老人和小孩,将近百分之二十的成年男子都是囚徒。有这么高的犯罪率吗?而是因为秦始皇连续不断地大手笔,很多人“被迫”成了囚犯而已。可想而知,秦朝当时的社会关系结构是多么畸形的。
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出巡途中驾崩,他的传位诏书被权臣赵高篡改,公子扶苏被伪命自杀,蒙毅蒙恬等忠臣良将被残害,皇室贵族被大量清洗。史称“沙丘政变”。
秦始皇的尸身在臭鱼烂虾的掩盖下运到了咸阳,葬到了秦始皇陵中。秦始皇死了,他的大秦也活不久了。因为他的继任者胡亥是个庸才,身边的赵高更是一个小人,李斯虽然有才但是无德,无法被重用。
大泽乡,陈胜喊出了中国历史上最牛逼的造反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星星之火成了燎原之势,大秦帝国被烧成灰烬。
秦崩的逻辑分析通过上述的介绍,大家觉得秦朝到底是崩在哪里呢?是秦始皇太残暴?是秦朝法治过严?是秦始皇死得太早?是胡亥太无能?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都很片面。
秦始皇最后五年这些大动作,从一个国家的战略意义上来说,你能说他没道理吗?可以说,其中的每一项都是足以彪炳史册的。但是,做正确的事为什么会导致灭亡呢?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逻辑误区,我们姑且称之为“成功者的逻辑误区”吧,成功者往往是看不到失败的阴影的。我为什么经常劝大家,越是在成功的时候,越要保持冷静,因为人在成功的时候是容易得意忘形的。成功的经验不光可以增加人的信心,也足以使人狂妄自大。多少高手败于轻敌?多少英雄死于自大?
秦始皇因为太牛了,所以他觉得他做什么事都是手到擒来的。所以他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在他那个年代和环境,他也意识不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高深道理。秦始皇这种领导,拿大方向基本上是十拿九稳的,这是他的见识和格局所决定的。
但是论逻辑的严谨性和层次感,他还不够,这是由他的经历和成就所决定的。通俗点讲,一个富翁,在有钱的情况下,他能把日子过得大气优雅,这一点穷人学一辈子也不一定学得会;但是在快要破产的情况下,谁能把日子过得更精致更没有风险,估计大多数的富翁都要跟穷人学。
前面也说了,很多人说秦朝二世而亡是因为秦始皇死得太早,而胡亥太无能,导致秦朝这台机器散架了,失去了控制力。其实,跟秦始皇的死关系并不大,秦始皇即使多活几年,但只要他继续这么搞下去,秦朝迟早会崩!胡亥的无能确实也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要是他上位之后,马上停止所有的功臣,慢慢给百姓疗伤,或许还有一丝转机。但他更加放纵自己,耗尽了大秦帝国最后的气数。
最后说一下,大秦是死在严刑峻法上。这个是有关系,毕竟大泽乡起义的直接诱因就是“失期当斩”!这个问题我不反驳,只提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秦朝的严刑峻法源自商鞅变法,秦国的百姓没有受过其苦?为什么秦国的百姓不反?
秦朝给百姓施压最严重的时期是秦始皇的最后五年,为什么那个时候百姓不反?那个能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真的是农民吗?
说了这么多,那么秦朝究竟是崩在哪里呢?其实就是在于吃得太饱、吃得太快。你秦国以关中一地统一天下,这本身就是蛇吞象,把自己的胃都快撑破了。
关键你还是狼吞虎咽地三下五除二全部塞进肚子里的。这个时候,你最需要干的事情是消化,哪怕消化一半都是极好的。你刚吃完就四处蹦跶,你不肚子痛谁肚子痛?饭后不宜剧烈运动,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并不能活学活用。
关键一点,你大秦国吃进肚里的东西还是从别人碗里抢来的,别人可怜巴巴地流着口水,保持沉默,不代表别人不怨恨你,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每一个沉默的仇恨者都是一桶火药,他们只需要一根引线就能引爆。这根引线正是秦朝的严刑峻法,它把秦朝百姓的生存空间压缩到了极致,压力过大会导致爆炸,这是常识。
秦朝归根到底是在欺负老百姓,但是欺负老百姓也是有方法和方式的,同样是抽人三十巴掌,你一天抽三巴掌,大概率受欺负的人会忍到第十天;但是你如果一口气不停地三十巴掌连着抽,很少有人会忍得住。你凭实力欺负人,隔三差五打人家一顿没问题,但你真要把人往死里打,你看看会不会跟你拼命?
归根到底,秦朝崩塌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没有弹性,制度、法律都是生硬的。没有弹性的社会是最容易让底下的人感到恐惧,进而感到绝望的。而秦朝根本没有意识到国家机器已经没有润滑油了,强行运行、甚至加速运行,这样,这台机器不散架才怪。
秦崩的生活思考有人说,秦朝这么欺负人,所以它崩了活该。这句话没什么大错,但显得有点小孩子气。毕竟政治与道德无关,古往今来,统治者的统治逻辑就是建立在欺负人的基础上的。别指望皇帝真正爱民如子,能把你当作是别人家的孩子就不错了。
至于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进入了冷血时代,为什么会到了一百多年之后建立大统一王朝才慢慢崩溃呢?法家思想为什么能帮助秦国赢得天下,却不能帮助秦国稳住天下呢?这个问题很复杂,我简单地说一下,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把人往死路上逼,逼出你的潜力,逼出你的服从,逼出你的麻木,这和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训练杀手的逻辑是相似的。所以这种思想的局部杀伤力是很大的。一个杀手组织进攻能力是很强的。但是什么时候见过一个杀手组织统一武林?因为打败、打死一个人都是相对容易的,打服一个人才是最难的。(不要用现在西方法治社会来抬杠,那是两回事!)
通过秦崩的过程,我们要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的,任何因果都是有度的。所以我们得把握好度,掌握好节奏。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但过于绝对的东西肯定都不好。商鞅变法好不好?好呀,它实用呀,立竿见影呀!
但是,你要一直极端地使用它,人不亡你,天也要亡你。就像春药一样,偶尔吃一粒,可以增加男性自信心,增加夫妻情趣,你天天吃,看看会是什么后果?
所以,尽量让自己活得通透点,读书看历史,听歌谈风月,都不要见风就是雨,也不要人云亦云张口即来,不要盲目相信那些鸡汤套话,要有思考,要懂辨别。举例说一下,“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这样的劝酒话该怎么理解?
他是真的想培养你,还是只是想忽悠你喝酒?你喝了八两只是会醉会难受,还是会进医院会丢性命?劝你喝八两的人和你有几两的感情,他又是一个愿意陪你喝几两的人?想不清楚这些道理,尽量保持沉默。
最后回到秦崩的话题上来,其实也是很通俗的逻辑,一个武力强大的人,打遍方圆数十里无敌手,又试探性地欺负了一些人,一看没反应,于是胆子越来越大,步子步子越来越快,终于惹了众怒,十里八乡一声吼,把群殴给弄死了。所以,我们要时刻谨记,不管我们多么牛逼,对手多么不堪一击,永远不要把人往绝路上逼。
另外,像卢生那种人,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我们要学会辨别别人的意见,别觉得自己很牛,别人指个坑你也敢往里面跳。那不能证明你牛逼,只能说明你沙雕。
而且,大炮打苍蝇的事情不要干。拿着一千万的筹码和别人去赌一千块钱的输赢,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输得最惨的那一个。和对等的人干对等的事才有意义,恋爱、生活、工作、聊天都是如此,所以不要陷于那些口水战,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吵架高手吵架吵赢过一个傻子。
关于秦崩的思考其实无处不在,我只是抛砖引玉地抛出一些看法供读者朋友参考,更多的历史感悟其实是需要大家自己去从历史逻辑中去慢慢体会的,这才是历史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很多人把历史当故事看,其实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其味,未得其益。总之,如果大家真的爱历史,就尽量细致地去理解历史吧!
秦朝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和建国后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任用人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人才观念的先天缺陷、文化政策的后天失误、制度建设的自我僵化造成了士人对秦王朝的强大离心力,最终酿成毁灭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