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死得冤不冤
袁崇焕死的还是很冤的,当时明朝面临内忧外患两大险境,而且对于北方的满洲人,明朝除了袁崇焕打败过他们,其他人都是接连败退,杀了袁崇焕也意味着明朝最后的救命稻草没了,但是在当时环境下不杀袁崇焕在百姓和官员那里不好交代。但是袁崇焕却是在5年平辽这件事情上说了大话,而且后来私自杀掉了毛文龙,这也使得他在当时社会上的舆论压力很大,崇祯不得不处死他。
袁崇焕之所以后来能够受到重用,原因也是他在天启年间镇守宁远城堡,面对努尔哈赤的大炮,最后赢得了明朝首次抵御清军的战争,之后到了崇祯这一代,崇祯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两大困境。所以就有大臣建议任用袁从焕。后来崇祯紧急召见袁崇焕,并且在宫里面召开了一个御前会议,当时崇祯面对北方的清军问袁崇焕有什么建议的时候,袁崇焕一上来就口出狂言说要五年平辽,后来中间休息时间,其中一个大臣问袁崇焕有什么锦郎妙计没有,袁崇焕也只是说了四个字,聊慰上意。意思就是安慰皇上,只是说说而已。
之后袁崇焕意识到自己的话说过头了,而且对当时辽东的形势来说,明朝能够守住就不错了更别提恢复土地了,于是休息之后,袁崇焕便对皇上提了各种条件,希望皇上能延长一点时间,结果他所提的一切条件,崇祯都答应了,袁崇焕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后来袁崇焕被任命为平辽的辽东钦差大使,他上任之后,他需要所有地方的大臣都能听他的调取,但是镇守在鸭绿江边毛文龙他管控不住,后来袁崇焕就对毛文龙起了杀心,并且私自用尚方宝剑将毛文龙处死,这件事传到了京城中,许多官员也是议论纷纷,认为袁崇焕是大敌当前同室操戈。
而后一些毛文龙的军队也是投奔到清军去了,结果到了崇祯二年,清军就南下,包围了北京城,后来袁崇焕也是回来解围,但是清军在京城边抓了一个太监,把他关押起来,后来用离间计,让这个太监听到他们说袁崇焕和皇太极有秘密交易,然后并且放这个太监回去通风报信,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就旧账新帐一起算将袁崇焕给杀了。
二.擅杀朝廷重臣,明朝的制度即便谁有尚方宝剑,但要杀三品以上大员也必须上报朝廷,毛文龙官拜左都督、总兵、赐尚方宝剑,不仅在三品以上,且同样是有尚方宝剑,袁崇焕先斩后奏,崇祯也没有办法,不可能把袁崇焕也治罪,那谁去戍边。而杀毛文龙的原因无非是因为毛文龙不服管并且贪污,个人认为明朝贪污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能做事,戚继光、张居正难道不贪?毛文龙一直坚持抗辽,为辽国心腹大患,死后他的三个部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人兵变后降清,里面有两个可是跟吴三桂平起平坐的汉族王。
三.临阵指挥不力,一直没有正确判断敌军进攻方向,直到判断出皇太极的目标是北京才一直在后面追击堵截,导致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被迫在天子面前打保卫战,你说五年平辽,过了一年多人家打到首都了,对于一个君王死社稷的皇帝是什么打击。
不要受金庸老先生的碧血剑影响,金老先生本名查良镛,据说祖上是汉八旗,他很多对于满汉的观点有失偏颇,旗下明报有机会你们可以看看。
不冤!
如果不是断章取义的看那一段历史,就会觉得袁崇焕死的不冤。
为什么说袁崇焕死的不冤,这里可以列举一系列事实
1 崇祯上台,袁崇焕自称5年平辽,获得督师大权,随即对友人说只是糊弄皇帝
2 当年,崇祯将相当于国家当年财政收入的70%拨给袁崇焕,袁崇焕依然叫嚷着军饷不足
3 袁崇焕违反国家法律,擅自杀了有大功的毛文龙。而毛文龙即对明帝国有大功,又起着至关重要的牵制作用。
4 袁崇焕开边市,声称要与蒙古人通商以弥补不足军饷。兵部探子发现有满洲人在该边市大量买粮,告知袁崇焕后,袁崇焕未处理。同时,袁崇焕要求与建奴议和,被崇祯拒绝。
5 毛文龙即死,满清后顾无忧,策划绕道蒙古突破长城攻击北京。袁崇焕身为蓟辽督师,没有整顿蓟镇防御。
6 满清绕道古北口攻击北京,袁崇焕率兵回救北京,途中要求总统所有勤王军队,被崇祯同意,得到京畿战场所有明军指挥权。
7 蓟镇总兵利用地形,堵住了满清大军的南下之路,满清的南下可能失败。这时袁崇焕命令蓟镇总兵带领军队去另外一个地方,由他的关宁铁骑接管该地防御。关宁军接管该地防御后,满清大军“潜越”该防线(潜越这个词从此有了新的定义,几万人带着全部辎重从几千人面前偷偷过去,叫做潜越)
8 满洲军队打到北京附近,袁崇焕带领关宁铁骑也追到北京。袁崇焕要求带领关宁军进城休息,但是明朝的法律规定,勤王军不得进入北京城而只能在城下依城而战。崇祯于是拒绝了袁崇焕的请求。
9 满洲军队与满桂的宣大兵、袁崇焕的关宁军、部分京营军队在北京城下激战。袁崇焕自称(还有后来编明史的乾隆也声称),关宁军在广渠门外打败了满洲军。但是城墙上观战的北京军民则声称,关宁军一触即溃,还不如后面的京营兵能打。而且有关宁军跑到城下,游泳过了护城河,请求入城被城上军民扔石头赶走。最后,广渠门外的满洲兵是被京营努力击退的。
PS:这段历史有出入,乾隆编的明史声称,重创满洲军队(采信了袁崇焕的说法)。但是清史中在谈论到这一战的时候,则说首先迎战的明军一触即溃,后面的明军抵抗比较坚决。清军为避免被城墙上的明军炮轰而撤退。而明人编纂的史料都声称该战役关宁军一战即溃。
满桂的宣大军(应该只有不到五千人)抵挡不住上万满洲军队的猛攻,向广渠门靠拢时,满桂被关宁军乱箭射伤。
10 之后,袁崇焕又找了崇祯,要求关宁军入城,再次被崇祯拒绝。崇祯接到满桂的投诉,讯问袁崇焕为什么攻击满桂,讯问关宁军为什么一触即溃,讯问袁崇焕为什么将满洲军队放入北京,袁崇焕不能答,崇祯关押袁崇焕。
11 祖大寿知道袁崇焕被下狱后,率兵逃回山海关。袁崇焕为脱罪,写信劝祖大寿回来继续勤王。祖大寿回到了京畿。
12 皇太极见北京城难以攻下,勤王军队集结渐多,且已经掳掠足够,于是撤兵退出长城(有说法了,袁崇焕下狱后,皇太极见没了内应就退兵了)。
.
从上面这些事实来看,无论袁崇焕自己怎么说,无论金庸怎么说,杀袁崇焕,都不冤。
天涯上有个帖子讨论袁崇焕该不该杀,有人给袁崇焕抱冤说【人家说五年平辽,你不给人家五年时间就杀了人家,凭什么说人家没本事无法平辽?】
下面有个帖子回复说【你告诉国家主席,你五年能打下台湾。你一年拿了国家财政收入的70%,又杀了广州军区司令员。然后第二年初,台湾兵临北京城下,你说该不该杀你?】
.
至于欺君之罪……本来兵不多,军饷不多,五年平辽,诸葛亮也未必能做到,再说皇帝问你,你敢直接说,灭不了后金?
至于临阵指挥不敌,那是她政治头脑不够。引到北京城下,我一开始也不知道,直到那句主守,后战。以战斗力而言,如果与后金野战,就算是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也只能略占上风,要想彻底击败后金,那只能用宁远、宁锦之战的老办法,坚城和大炮。哪里还有坚固的城池?只剩北京了。因此,综合看来,袁崇焕的战略是引诱皇太极前往北京,然后以京城为依托进行反击。但是他忽视了一个漏洞,先问一下,为什么他的师傅孙承宗没这样做?答案五个字,这里是京城。袁崇焕,这辈子什么都懂,就是不懂政治,皇上在京城里坐着,敌人就在眼皮子底下转悠,觉都睡不好,把你叫来护驾,结果你也跑来跑去,把皇帝当猴耍,现在招呼没打就到北京城下,要干什么?!
怎么说呢?袁崇焕有孙承宗的军事才能,却没有他的政治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