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通篇论道,那么道与德是什么关系呢?
“道”不是实体,也不是可以言说的属性,也并非常人理解的规律。我们假设“道”是一种状态,一种最原始、最本初的状态。而处于这种状态下,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但是仅仅是有可能,并没有任何可能真正发生。
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这种状态。
我们简单的比喻。假如我们站在原地,要向某一个方向出发,但是并没有迈步,那么是不是有着朝任何方向走的可能性呢?这种充满所有可能却没有选择的状态,就是“道”。因为没有选择而拥有所有选择,这也就是“无”。
如果我们现在向某个方向移动一步,就打破了这种状态,我们在“道”的基础上做出了选择,抛弃了其它方向,得到了前进的方向,这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有”了,也就是“得”了。“道”的状态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而“得”其实就是“德”的本意。
《道德经》其实就是讲选和不选的问题。道是不选,德是选了。这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来形容老子所说的这种无法描叙、无法陈述的“道”和“德”,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而《道德经》的“德”经就是从哲学思想沉入思考进入世俗的部分。讲“德”其实就已经背离了“道”,但是世人只有通过修身立德,才能尽可能地接近“道”,顺应“道”,成为“得道之人”。
《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源头。“道”为世界本源,“德”为世界之路。
而今天世俗的“道德”是指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三者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当然是有的,中国社会所有的精神文明都来自于《道德经》的“道”与“德”,但是如果只讲定义的话,中间隔了太多的演变和衍生。就好像王阳明的“心学”,我们虽然称之为儒学,其实和孔子的先秦儒学已经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道德”和“道”与“德”的关系也是如此。
论道德
“道德”二字,经常被人们提及。古今中外,与此相关的书籍,可谓多如牛毛。其内涵之丰富,可见一斑——我也略微谈谈。
虽然辞典里有现成的定义,但我仍想改弦更张,另作阐述。人道,即为人处世之道,指个人或群体同外界联系时,应当具备的方法、原则及态度。而道德,可定义为:人与人相处时,应当具备的方法、原则及态度。
显然,严格说来,道德仅在人与人联系时起效;在人与非人的事物联系,以及非人的事物互相联系时,并不适用。所以,我们不可戴上“道德”的眼镜,看待人类的杀生与动物的弱肉强食。
由定义,不难得知:道德有利于维持人类的稳定。所以,究其本源,可认为道德,是人类为维持自身稳定,而自我约束的产物。进而可知,对维持人类稳定的作用大小,是评判道德高低的核心依据。
谈到作用,也不可不提利益。为更多的人,谋得更大的利益,所展现的道德便越高尚;令更多的人,受到更大的损害,所展现的道德便越低劣。
而展现,须有合适的时机——毕竟道德存之于心,而见之于行。若不得驰骋,便无法区分马匹的优劣;不得施展,便难以判断才能的高低。
人生的舞台:愈是狭窄和隐秘,对外人利益的影响,便愈为微小,也愈难于展现道德与才能;愈是宽阔和明显,对外人利益的影响,便愈为重大,也愈易于展现道德与才能。
要想更为深入地了解道德,必须将其拆分而单论。“道”与“德”的内涵,原本并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被连用,且“道”的分量逐渐下降;“道德”一词,几乎成为“美德”的代称。
所谓的“道”,即道品,指吻合于中庸之道的德行。德盛,则道不达;道高,则德不厚。唯有庸德庸行,方才符合中庸之道。
道德有别,根源便在于两者的评判依据,存在差异。前者立足于延长人类的存在时间,后者着眼于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种群数量。须知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种群数量提升得越快,人类的存在时间便会越短。——举此一例,更容易理解:长势越快的树木,往往天年越短;天年越长的树木,常常成长越慢。
对人类(非指个人)而言,存在时间,与生活质量及种群数量,都能影响自身的稳定;且前者的影响,显著大于后者。
换而言之,只要存在时间延长,人类便更趋稳定;若缩短,便更不稳定——此时,生活质量及种群数量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生活质量及种群数量的提升,虽原则上有利于人类的稳定,但若使人类的存在时间缩短,反不利于自身的稳定。
显然,道高于德,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道德经》有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高,则无拘泥于德;德厚,则无执着于仁;仁深,则无纠结于义;义重,则无束缚于礼。
当然,前文可谓玄之又玄,并不容易理解。判断道与德孰高孰低,还有更为直观的标准——智慧的大小。莫问智当何处寻,去其浊者水自清。寡欲静心,而人自明。所以,道德越高,智慧越大。
道之高,莫过于老聃、庄周、洪应明;德之盛,莫过于孔丘。今人大可静心咀嚼与比较儒道经典,通过两家对世事人生的感悟,从而判断出智慧的大小。
要想提高智慧,必须提升道德。而道德之路,颇为漫长与艰辛。古人云:“逆以炼心。”不能忍受锤炼的痛苦,与长期的煎熬,必不会拥有高深的道德。
道德之本,在于自爱;进德之本,在于自省。若能坚持寡欲匡过,定可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