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死的冤吗?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袁崇焕的死,是历史的悲剧,没有冤不冤之说!
1630年,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于北京,做出这个决定的是年轻而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他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他已经亲手将最后一个可能挽救他和他的国家免于毁灭的人,送上了绝路。
从这一刻起,他的王朝彻底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我无法确定,即使是袁崇焕活着,面对日后北京城下、尚未腐化前依然骁勇善战的大顺劲旅,是否有战胜的可能;或者他能够击败甚至是消灭李自成,面对日益强大的后金,面对已是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他是否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但他和他的关宁铁骑,依然是那个年代有可能实现这幻想的唯一力量,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面对李自成,面对皇太极,还是面对什么别的威胁,他都决不会做出日后吴三桂那样的选择。
正像金庸先生说的那样,他是个“×你妈,硬顶上”的英雄。
“死去何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这就是督师最后的遗言,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只是为“忠魂依旧守辽东”的悲壮而感动,后来,才为其中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忠勇所感动。
“死去何愁无勇将”,其实是“死去但愁无勇将”,一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面对忠奸不分的君王,面对嫉贤妒能的朝臣,面对盲从愚昧的百姓,面对这一切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的人,他所放不下的,竞还是他们的生死,他们的江山。
这已经不是忠臣的情怀,简直是佛祖的精神,只有我佛才有如此舍身饲虎的胸怀。
而历史再次证明了袁崇焕的远见,当祖大寿在大凌河战败的时候,能够让督师的悲观预见可以避免的最后希望,破灭了。
吴三桂根本不值一提,他已经变成一个惟利是图的小人,一个为了私利可以出卖祖宗的汉奸军阀,在他的身上,已经再也看不到一丁点关宁铁骑的忠勇和血性。
第一次看到袁崇焕的故事,我感到的只有愤怒,不仅仅是对崇祯和皇太极等人的愤怒,甚至也有对祖大寿等人的愤怒,眼看着生死与共的督师被凶恶的锦衣卫带上镣铐,他们所做的竟然只是率军而去,数万雄兵,他们为何不能拔刀而起,刚刚被后金攻掠过的残城,惊弓之鸟般的君臣,衰弱之极的守军,如羔羊般软弱无力的愚民,那里会是关宁铁骑那久经战阵的骏马钢刀的对手?
好啊,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管他什么后金军在后,管他什么民乱迭起,救出督师再说,杀呀,杀他个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反正北京城里死的一个也不冤枉……
后来才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排除种种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人间毕竟还有两个字,大义。
正因为有这两个字,身在狱中的袁崇焕才会写信劝说祖大寿,祖大寿才会率领关宁铁骑走而复返,期望能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取督师生还的希望。
但是很遗憾,他们感动不了谁,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帮猜疑心重兼寡廉鲜耻到了难以用正常人标准衡量的君臣,以及一群做惯了奴才根本无法分辨是非甚至懒得分辨是非的愚民。
我并不认为袁崇焕是死于皇太极的反间计,且不说皇太极这并不高明的计策是否能够真的蒙蔽大明满朝君臣,但是袁崇焕从被捕到处死整整经历了八个月,就可以知道他的殒命和皇太极那条多少显得有些拙劣的计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最终还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我一直设想过一个颇为尴尬的幻境,九泉之下,袁崇焕和努尔哈赤面对,老英雄抱拳为礼:“我一生大小数百战,纵横无敌,只锦州城下一败于督师,抱恨而终,但阁下如此英雄,谁能杀你?”
袁崇焕:“……”
可笑的悲剧仍在上演,祖大寿败于大凌河,“绝援而降”,也是败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所以我从不责怪祖大寿,锦州城破,也是绝援,他降而复叛,再次与后金血战数场,但这次又是绝援,面对这样一群毫无利益廉耻的衣冠禽兽,他的绝望有着充足的理由。
但我也并不推崇祖大寿,相对于赵率教、何可纲的义烈,他的行为又显得渺小了,城破之时,率军血战到底,以身殉职,九泉之下与督师及众兄弟团聚,岂不强似苟且偷生,与范文程等汉奸老猪狗同列?
崇祯绝望之极曾经写下过“文臣皆可杀”,说的不错,但还不足,应该是“君臣皆可杀”。
所以看到崇祯吊死梅山,我从没有惋惜,而只有痛快。
甚至看到史书上写道闯军进京后,如何的杀戮虐民,我也丝毫没有同情,只是在心底恶狠狠的想到,不管如何,总算为督师出了一口恶气。
我没有袁崇焕那样的胸怀,我只是个遵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简单原则的普通人。
也正因为有着我这样的普通人,才更衬托出袁崇焕那高尚的情怀,这种高尚的情怀与他令人炫目的功业结合在一起,使他成为了明末那混乱不堪、德行沦丧、枭小横行的混乱年代里,最为明亮的一颗星辰。
1630年,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于北京,做出这个决定的是年轻而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他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他已经亲手将最后一个可能挽救他和他的国家免于毁灭的人,送上了绝路。
从这一刻起,他的王朝彻底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我无法确定,即使是袁崇焕活着,面对日后北京城下、尚未腐化前依然骁勇善战的大顺劲旅,是否有战胜的可能;或者他能够击败甚至是消灭李自成,面对日益强大的后金,面对已是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他是否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但他和他的关宁铁骑,依然是那个年代有可能实现这幻想的唯一力量,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面对李自成,面对皇太极,还是面对什么别的威胁,他都决不会做出日后吴三桂那样的选择。
正像金庸先生说的那样,他是个“×你妈,硬顶上”的英雄。
“死去何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这就是督师最后的遗言,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只是为“忠魂依旧守辽东”的悲壮而感动,后来,才为其中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忠勇所感动。
“死去何愁无勇将”,其实是“死去但愁无勇将”,一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面对忠奸不分的君王,面对嫉贤妒能的朝臣,面对盲从愚昧的百姓,面对这一切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的人,他所放不下的,竞还是他们的生死,他们的江山。
这已经不是忠臣的情怀,简直是佛祖的精神,只有我佛才有如此舍身饲虎的胸怀。
而历史再次证明了袁崇焕的远见,当祖大寿在大凌河战败的时候,能够让督师的悲观预见可以避免的最后希望,破灭了。
吴三桂根本不值一提,他已经变成一个惟利是图的小人,一个为了私利可以出卖祖宗的汉奸军阀,在他的身上,已经再也看不到一丁点关宁铁骑的忠勇和血性。
第一次看到袁崇焕的故事,我感到的只有愤怒,不仅仅是对崇祯和皇太极等人的愤怒,甚至也有对祖大寿等人的愤怒,眼看着生死与共的督师被凶恶的锦衣卫带上镣铐,他们所做的竟然只是率军而去,数万雄兵,他们为何不能拔刀而起,刚刚被后金攻掠过的残城,惊弓之鸟般的君臣,衰弱之极的守军,如羔羊般软弱无力的愚民,那里会是关宁铁骑那久经战阵的骏马钢刀的对手?
好啊,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管他什么后金军在后,管他什么民乱迭起,救出督师再说,杀呀,杀他个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反正北京城里死的一个也不冤枉……
后来才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排除种种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人间毕竟还有两个字,大义。
正因为有这两个字,身在狱中的袁崇焕才会写信劝说祖大寿,祖大寿才会率领关宁铁骑走而复返,期望能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取督师生还的希望。
但是很遗憾,他们感动不了谁,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帮猜疑心重兼寡廉鲜耻到了难以用正常人标准衡量的君臣,以及一群做惯了奴才根本无法分辨是非甚至懒得分辨是非的愚民。
我并不认为袁崇焕是死于皇太极的反间计,且不说皇太极这并不高明的计策是否能够真的蒙蔽大明满朝君臣,但是袁崇焕从被捕到处死整整经历了八个月,就可以知道他的殒命和皇太极那条多少显得有些拙劣的计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最终还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我一直设想过一个颇为尴尬的幻境,九泉之下,袁崇焕和努尔哈赤面对,老英雄抱拳为礼:“我一生大小数百战,纵横无敌,只锦州城下一败于督师,抱恨而终,但阁下如此英雄,谁能杀你?”
袁崇焕:“……”
可笑的悲剧仍在上演,祖大寿败于大凌河,“绝援而降”,也是败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所以我从不责怪祖大寿,锦州城破,也是绝援,他降而复叛,再次与后金血战数场,但这次又是绝援,面对这样一群毫无利益廉耻的衣冠禽兽,他的绝望有着充足的理由。
但我也并不推崇祖大寿,相对于赵率教、何可纲的义烈,他的行为又显得渺小了,城破之时,率军血战到底,以身殉职,九泉之下与督师及众兄弟团聚,岂不强似苟且偷生,与范文程等汉奸老猪狗同列?
崇祯绝望之极曾经写下过“文臣皆可杀”,说的不错,但还不足,应该是“君臣皆可杀”。
所以看到崇祯吊死梅山,我从没有惋惜,而只有痛快。
甚至看到史书上写道闯军进京后,如何的杀戮虐民,我也丝毫没有同情,只是在心底恶狠狠的想到,不管如何,总算为督师出了一口恶气。
我没有袁崇焕那样的胸怀,我只是个遵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简单原则的普通人。
也正因为有着我这样的普通人,才更衬托出袁崇焕那高尚的情怀,这种高尚的情怀与他令人炫目的功业结合在一起,使他成为了明末那混乱不堪、德行沦丧、枭小横行的混乱年代里,最为明亮的一颗星辰。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u/1789144911
展开全部
有些冤枉,但是他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
最冤枉的是,他死的那一刻他也不知道他为什麽死。
最冤枉的是,他死的那一刻他也不知道他为什麽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冤,但不比窦娥冤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第一“五年平辽”死罪之一
袁崇焕死的一点儿都不冤,在皇帝面前夸下海口“五年平辽”,好多人认为崇祯刚愎自用、小肚鸡肠,因为袁崇焕没有实现诺言而动动了杀机,其实不是,为了配合袁崇焕五年平辽的诺言,袁崇焕要什么崇祯就给什么,崇祯皇帝在全国加征辽饷,弄的全国百姓不堪重负,纷纷造反,而袁崇焕非但没有做到五年平辽,后金比五年前更加强大,袁崇焕的一个“五年平辽”导致全国面临崩溃,这可不是崇祯小气,非得计较这欺君之罪,袁崇焕夸口“五年平辽”所导致的后果,使得大明王朝真正有了亡国之危,袁崇焕死罪之一。
第二”僭越杀害同样执有尚方宝剑的边关大将”
毛文龙与袁崇焕都是一品大员,品级相当,但是袁崇焕兼职兵部上书,有权节制毛文龙,但没杀的权利,不请圣旨杀手握兵权的一品大员就是越权,更何况毛文龙手持假节钺,也有御赐尚方宝剑,那么袁崇焕不仅是越权,而且是犯有欺君之罪的僭越,杀害毛文龙的手段也比较下流,而且解除了后金的后顾之忧,做了敌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崇祯皇帝是打碎了牙硬吞进了肚子,受了极大的内伤,事已至此,崇祯表面安抚,内心恨不得立马把处死袁崇焕,清朝初期的三个藩王,有两个就是毛文龙的手下,毛文龙不死,他们也不会造反,袁崇焕死罪二
袁崇焕死的一点儿都不冤,在皇帝面前夸下海口“五年平辽”,好多人认为崇祯刚愎自用、小肚鸡肠,因为袁崇焕没有实现诺言而动动了杀机,其实不是,为了配合袁崇焕五年平辽的诺言,袁崇焕要什么崇祯就给什么,崇祯皇帝在全国加征辽饷,弄的全国百姓不堪重负,纷纷造反,而袁崇焕非但没有做到五年平辽,后金比五年前更加强大,袁崇焕的一个“五年平辽”导致全国面临崩溃,这可不是崇祯小气,非得计较这欺君之罪,袁崇焕夸口“五年平辽”所导致的后果,使得大明王朝真正有了亡国之危,袁崇焕死罪之一。
第二”僭越杀害同样执有尚方宝剑的边关大将”
毛文龙与袁崇焕都是一品大员,品级相当,但是袁崇焕兼职兵部上书,有权节制毛文龙,但没杀的权利,不请圣旨杀手握兵权的一品大员就是越权,更何况毛文龙手持假节钺,也有御赐尚方宝剑,那么袁崇焕不仅是越权,而且是犯有欺君之罪的僭越,杀害毛文龙的手段也比较下流,而且解除了后金的后顾之忧,做了敌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崇祯皇帝是打碎了牙硬吞进了肚子,受了极大的内伤,事已至此,崇祯表面安抚,内心恨不得立马把处死袁崇焕,清朝初期的三个藩王,有两个就是毛文龙的手下,毛文龙不死,他们也不会造反,袁崇焕死罪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