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看来,我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误区是什么?

 我来答
解开心结不再迷茫
情感倾听者

2022-08-07 · 我的未来不是梦,明天将更美好。
解开心结不再迷茫
采纳数:604 获赞数:3715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第一、超前教育。现在很多家长都会提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点,并且按照这一套理论实施,不少学前儿童被报了各种兴趣班,孩子的童年苦不堪言,这种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精神上的疲劳。跟更有甚者,一些搞教育的人提出了胎教的概念,给未出生的孩子放音乐的,这其实毫无意义。隔着厚厚的肚皮孩子根本就听不到,何不让孩子安安心心的睡觉呢,尽是瞎折腾。

第二,结果导向教育。一些家长只看孩子的考试成绩,只要考的好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一旦有些退步就鸡飞狗跳,这样的家长忽略了一个事实:孩子的成绩本来就是一个波动的范围,你不能一直以一条直线去要求他,但孩子却在波谷时,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和帮助,而不是批评指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过程为导向,孩子努力了,结果怎么样不重要,一次考试没有考好也没什么问题,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找到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不断改进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第三,父母口中常说“别人家的孩子”,这实际是对自己孩子自信心的一种打击,长此以往,孩子就没有了学习动力,因为他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赶不上“别人家的孩子”,一个人没有自信心是非常可怕的。正确的做法是先肯定自家孩子所取得的成绩,让孩子明白过程努力的重要性。

J0Mm
2022-08-07 · TA获得超过17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428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75.9万
展开全部

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家长们每天要花很多时间陪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包括检查作业和默写等。80%以上的家长都为孩子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即便如此,家长还是有操不完的心,因为孩子的成绩还是像温度计的水银柱一样,上上下下起伏不定,这让家长烦恼不已。在和大量的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之中,目前家庭教育所普遍存在的五大误区,这些误区导致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产生了一些问题。

第一,家长对孩子能取得进步的信心不足。

由于孩子的学习长期处于中等状态,家长在尝试了很多办法后也都没取得预期的效果,长此以往令家长感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从而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但是,家长要引起注意的是,这种行为和想法可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前景信心不足。

如曾有个同学,现在读初二,英语特别好,可以达到班级前三名;数学偏科,分数在65分左右徘徊,影响总体名次。在沟通过程中,思源老师发现妈妈特别着急,因为孩子之前的一次数学考试竟然已经不及格。成绩的落差造成孩子现在每次考数学前都有很大的压力,睡不着觉,妈妈则希望尽快可以让同学在数学上有所突破,因为之前的方法都尝试过,但情况没有改善。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老师首先建议孩子和家长,要相信数学不是特别难学,同学要先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心理,从作业开始,先做数学,后做自己喜欢的英语。有问题及时问陪读老师,不留疑难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老师还特别为她出了不少考试中的易错题,做到数学基础知识点“零”漏洞。短短2个月的时间,同学的数学分数一跃到83分,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第二,家长用自己成人的思维模式及标准去衡量孩子。

现在的孩子的确见多识广,信息接触相当丰富,但他们毕竟是身心都未发育健全的未成年人,仍然需要大人的耐心引导,大部分家长只是简单地将结果或后果告知孩子,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缺乏耐心,并提出很高的标准,动不动说“我们读书的时候怎样怎样”,这样的教育最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也可想而知。

第三,有的家长认为题目做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

目前市面上的教辅书籍铺天盖地,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家长跟风买来了大量参考书给孩子作为“家庭作业”。然而,学校的功课已经很多,再加上家长的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另外,随着学生知识点的加深,家长在辅导功课时觉得力不从心,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中的难点,再加上平时其他的辅助教育也做得不太合理,这会使家长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有所动摇。所以,选择适合的量,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非常有必要。第四,家长急功近利,没有长远目标。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计划,学到哪里算哪里,发现有漏洞了就“眉毛胡子一把抓”,通常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家长心里的预期随着学生的成绩起起伏伏犹如坐过山车,长此以往,学生考试没把握,要么没自信,要么盲目自信。

所以建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家长和教育专家一起为孩子量身定制合理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才是正确的做法。第五,家长缺乏沟通和心理疏导。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要通畅、平等,不要动辄用“粗心、不努力、不专心”等空洞的字眼来形容自己的孩子。时间长了,家长和孩子容易对立。特别是有些毕业班学生的家长,恨不得孩子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不应该有一丁点儿的放松,甚至是孩子填报志愿也往往由家长包办。

对此,建议广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时刻注意尊重孩子,努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并留出时间让孩子体验大自然、锻炼身体等。只有掌握了劳逸结合,才能提升学习力,孩子才会学得轻松,学得精彩。

最后指出,以上五点是常见的家庭教育的误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给孩子自主权,信任孩子,欣赏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样才有利于发挥孩子自身的长处,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达到生活和学习良性循环的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柑橘往事
2022-08-07 · 超过8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8万
展开全部

家长对孩子的强制命令及不合理的相处教育方式。

  ⼀、做⼀个好听众

  

随着年龄的增⼤,许多青少年认为坐下来同⽗母细诉衷肠是⼀件很别扭的事。

⽽对于⽗母来说,必须设法让⼦⼥觉得那样做是很⾃然的,其诀窍就是要让家⾥时时有⼀种“聆听的⽓氛”,这样孩⼦⼀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商谈,⾃然会来找你。

要达到这个⽬的,其中⼀个好办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并做⼀个好听众,⽽晚饭是全家共聚的好机会。

可惜这⼀点往往被⼀些⽗母忽视。同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母⼀起吃晚饭。⽗母如果每天晚饭时肯留⼼听⼉⼥说话,会让⼉⼥觉得⾃⼰受重视,⽽创造这样的“聆听⽓氛”会很有效。

  

⼆、学会与⼦⼥平⾏交谈

  

⽤平⾏交谈的⽅法跟青春期的⼉⼥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的反应。

所谓平⾏交谈,即⽗母与⼦⼥⼀起从事⼀些普通活动时进⾏交谈,但重点要放在活动上,⽽不是谈话的内容,双⽅也不必互相看着。

这种谈话⽅式会让⽗母和孩⼦都感到轻松⾃在,⽽对⽗母来说尤其如此。⼏乎从事任何活动都能得到这种相处的机

会。

  三、只做顾问不做“指导员”

  

有时⽗母提出的意见即使很好,孩⼦们也不喜欢,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指导员”,⽽是顾问——只会细⼼地聆听,协助他们做出抉择,不是插⼿来⼲预他们的事情⽽是建议他们改弦更张。

要是孩⼦把事情搞砸了,不宜直接⼲预、批评,孩⼦不喜欢别⼈指出他们把事情搞得⼀塌糊涂,更不需要别⼈教他们如何⾛出困境。

⽗母应该协助⼦⼥仔细检讨这件事,青少年往往能⾃⾏想出叫⼈拍案叫绝的解决⽅法。

  

四、给孩⼦⾜够的⾃由天地

  

青少年需要感觉到⾃⼰的⽣活并⾮完全由⽗母来控制,孩⼦到了⼀定年龄都渴望有⾃⼰的空间,⽗母尽量不要擅⼊他们的房间,不要让他们觉得只有跑到外⾯才会有这样的空间。

  当代的青少年越来越渴求有⾃⼰的私⽣活,他们往往因此变得感情冷淡、喜欢独处,不肯与⽗母在⼀起。

有些⽗母被⼗⼏岁的孩⼦避开或推开会感到很难过,其实这是青春期⼦⼥正常的表现,很多⽗母不明⽩的是,尽管孩⼦想避开⽗母,却不希望⽗母也这样对待他们。

  

五、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很多专家建议,做⽗母的把不想直接向⼦⼥说或可能不中听的话写下来。因为把话写下来,你的话就会显得很有分量,⼀般⼈会认为⽩纸⿊字更加可信,⽽且可以⼀看再看。

有⼀位美国的母亲发现她14岁的⼥⼉已经开始同男孩⼦约会了,她想向⼥⼉强调性爱可能引起的危险后果,但是每次刚刚开⼝,⼥⼉就不耐烦地说:“这些我早就知道了。”

于是这位母亲就写了封信给⼥⼉,她在信中细说了她的忧虑,还说她知道⾃⼰不能对⼥⼉凡事都要过问,然后她把信放在了⼥⼉的床上。

⼥⼉⼀直没有表⽰收到过这封信,直到三年后的⼀天,母⼥俩正在厨房⾥忙着,⼥⼉突然开⼝说道,她正在等待那个⼈的出现,因为“那封信影响了我”。

  六、不要⽆所不问

  

青少年通常不会把很多有关⾃⼰的事告诉⽗母,如果你的孩⼦也是这样,你应该把孩⼦告诉你的任何事情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

有一个常见的事列,有⼀天她15岁的⼥⼉回家后就抽抽搭搭地哭泣,但没有告诉她原因。于是她陪⼥⼉坐在沙发上搂着她,过了⼀会⼉,⼥⼉就⾛出房间不哭了。

那位母亲始终不知道⼥⼉为什么哭,但她明⽩那⼀天⼥⼉需要的不是⾃⼰的提问⽽是慰藉。⼏年后母⼥俩谈起这件事时,⼥⼉已经记不起哭泣的原因,但是她说她记得当时母亲在她⾝边,⽽对⼥⼉来说,母亲在⾝边才是最为重要的。

  

青春期的孩⼦⼼智尚未成熟,但是他们⼜不愿意被别⼈看做是⼩孩⼦。这种⽭盾就让很多的⽗母与孩⼦产⽣不快。⽗母和孩⼦沟通的时候,尽量让他们感觉到⾃⼰是被尊重的,与家长处于同⼀个位置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慈键痛
2022-08-07 · 超过2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7万
展开全部

我国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是家长只把孩子当作孩子,还不是一个逐渐有着个人想法的独立个体,一味听风根据其他人的办法教育,而没有因材施教,过分期望,这种期望非常强调功利化。


事实上,我老说一个观点,每个家长都在说,不要让我的孩子输到起跑线,但终点到底在哪?
其实大多数家长受市场价值观的影响,也受整体思想道德文化的影响,不自觉地把孩子成长所谓的目标定位在成功上,而这种成功往往有功利化、物质化、现实化等特点。


这样的一种思想,促使家长采取了很多背离儿童发展规律的行为。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孩子普遍生活的不快乐,生活方式不健康,恰恰源于这种过分的爱。
那么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我们独生子女这种社会现状,特别是现在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很多家庭把所有的精力财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缺乏严格的要求和非常重要的行为训练。


所以我们前不久做的调查:孩子在选择有心里话和谁说的问题上,这次调查的结果,第一选择从过去一直以来的朋友不懂孩子,很少去认真去研究思考孩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东哥很帅
高能答主

2022-08-07 · 用力答题,不用力生活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09
采纳率:73%
帮助的人:97.7万
展开全部
在我看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五大误区:一,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用科学和真理解答,而不是用神话和迷信解答。

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孩子提出有关科学知识的问题大人要用科学和真理解答,才能使孩子跟上时代的步伐。相反,用那些神话和迷信的故事误导孩子,只能使孩子愚昧无知,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二,喜欢听话乖巧的孩子。

在大多数中国父母亲心目中都认为听话乖巧的孩子是好孩子。听话乖巧的孩子在家里比较让大人放心,生活受父母安排,父母不允许做的事情很少做;在学校乖巧听话的孩子比较受老师喜欢,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很少违反学校纪律。这样的孩子比较容易管理。那些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孩子通常被认为是坏孩子。在家里,调皮的孩子的好奇心往往比听话的孩子要重,常常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
三,用暴力的方法教育孩子。

很多父母在教育儿女时,如果不听话就用暴力行为,不是打就是骂。有些父母在发火的时候常常骂孩子是“混账东西、畜生、笨蛋、没头脑……”也有些父母自己有本事,恨铁不成钢,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如果子女学习成绩不好,就会经常责骂子女。有的孩子不服气,跟父母顶嘴,他们更是恼火。还有些父母甚至经常动起了武力,只要孩子犯错就拿起棍子打。
四,过于溺爱孩子。与暴力教育方法相反的就是过于溺爱孩子。

由于现在社会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较多,有的家庭甚至还是4+2+1式成员分配现象,也就是不仅孩子独生的,孩子的父母本身也是独生子女,这就形成了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再加上一个孩子的家庭形式。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很多父母和老人把孩子视为心肝宝贝、掌上明珠,放在手上怕摔,含在嘴里怕化,把孩子宠坏了。
五,填鸭式强制教育

在独生子女家庭里,一家人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很多父母为了使孩子长大后变成有用的人才,过早地对孩子实行填鸭式强制教育,使孩子失去了童年应有的活泼和快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