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是怎样欣赏的?

 我来答
易书科技
2019-04-13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音乐艺术的特征

音乐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为物质手段,表现人的审美感受,从而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音乐的物质手段是音响,它必须按照一定规律组合和运动才能构成“音乐语言”。“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乐语言的主要因素是音量、音色、拍子、节奏、和声、旋律等。音乐一般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种基本形式。声乐用人的声音结合语调作为表现手段,成为歌唱艺术。器乐一般分为弦乐、管乐和打击乐等,它们除了作为声乐的伴奏,也是独立的音乐形式。器乐没有语言艺术因素,艺术境界更加广阔,电子乐器的大量产生扩大了器乐的表现能力。声乐或器乐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带有突出的民族色彩。

丰富的音乐色彩

听到一些柔和的音响,就似乎能看到嫩绿、浅蓝之类的柔和色彩,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听到一些低沉、浑浊的音响时,就似乎能看到深黑、灰绿之类的暗淡色彩,产生一种阴冷的感觉。为什么音乐能引起我们除听觉外的其他各种感觉?为什么音乐能具有震撼人的内心世界的极其丰富的表现力?这种奥妙来自于音乐通过“通感”和“比拟”这两座桥梁,把人的感觉心灵与大千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通感”是指由于“条件反射”所形成的各种感觉相通的现象。由于“通感”人们才产生了领域广阔的“类比联想”。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复杂微妙的联系,才产生了“绿肥红瘦”“红杏枝头春意闹”等美妙的诗句,才使得人们感觉到红色的热烈激动、绿色的安详宁静、橙色的温暖愉快,才使得人们在听音乐时,非听觉的感觉领域也随之兴奋,从而完成了对音乐形象的整体感受。

贝多芬在《第五(命运)交响曲》中用节奏性短促、和声式的“命运主题”来比拟“命运在敲门”,概括了黑暗势力对人们追求光明、追求幸福生活的挑衅、压迫和阻碍。二胡曲《空山鸟语》用轻快、跳跃的音调来表现空山鸟语,它还包含着活泼、清新的气氛,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绪等。

其实,在音乐和颜色之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媒介——情感,或者说是心理反应。柔和的音调与柔和的色彩在人们心中引起的心理反应和情感是一样的。这就是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人的内心结构与外在自然中的形式(如声音、形象、色彩等)有一种同质同构、异质同构的对应关系。

所以,人们干脆就认为音乐本身也有丰富的色彩。有宏伟瑰丽的,有秀丽细腻的,有浓艳丰富的,有淡雅洁净的;有风格色彩、和声色彩、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等等。有趣的是,随着科学的进步,音乐与颜色的结合更加亲密也更加巧妙了。激光已荣耀地担任了音乐的伙伴,现代都市的娱乐场所、电视台、影视图案都运用了这一现代音乐手段。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