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统治者是出于什么原因与匈奴和亲的?
和亲,又称和番,简单来讲就是出于外交和政治目的让中原王朝的有特殊贵族身份的女子远嫁非中原王朝贵族的领袖,最终结成政治婚姻。在中国传统的认识中,和亲政策一般都被简单地视为对外软弱、苟且或怯懦心理的产物,所以是屈辱的,并且只有在王朝势弱的时候才会出现。
但是实际上,和亲也绝不仅仅是中原王朝出于军事劣势时的权宜之计,即使在汉匈战争后期,汉军取得巨大优势的时代,汉朝还是灵活地运用和亲政策,缔结对匈奴的军事与政治同盟,比如汉武时代对乌孙的和亲政策。
如果从历史情景来看的,和亲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势力的强弱而决定的。和亲时代的汉匈关系是“约为兄弟”,即平等的国家关系,客观来讲,血缘纽带带来的亲族关系,不仅仅能够给中原王朝带来经济上比较实惠的政策以及环境,更重要的是中原王朝的政治势力可以在无形之中影响游牧民族的政策,实际上缔结的是军事与政治联盟。
并且在匈奴的社会组织体系中,王族虽享有王权独享的优势,但高等种姓的贵族却享有很关键的权力地位,其中,王后由于其娘家部落及实体的力量也居于高等的权力位置。所以,汉朝绝对不是只有在势力弱的时候才“无奈”和亲,而是一种由来已久并且经过考量的政策。
何况,远嫁的公主们除了人们熟知的泪水,她们还在遥远的大草原上传播生活方式和文化,生儿育女,参与复杂的当地政治,也推动了母国在远方的政治影响力。
总之,匈奴与汉朝的和亲是出于其自身利益的角度上来考虑的,这正应正了“外交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