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和诸葛亮相比,他到底厉害在哪里呢?
诸葛亮和郭嘉的谋略属于同一个档次,理由是:
第一,郭嘉死于公元前207年,终年38岁。同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自己谋划。这样,郭嘉与诸葛亮就没有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的交集,无法直接判断谁的智谋高。
第二,郭嘉与荀彧是曹操顶尖级的谋士,他们两人共同为曹操制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谋略,使曹操通过打赢官渡之战,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
国家军事谋略的特点之一,就是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当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被曹操打败后,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时,郭嘉正确的判断出公孙康并不信任二袁,病重的郭嘉给曹操留下一封信,劝曹操不要主动进攻辽东,如果进攻辽东,公孙康和二袁就会联合起来拼死抵抗,如果不进攻辽东,公孙康就会把二袁首级献给主公。曹操征乌桓回来后看到郭嘉的信,果然按兵不动,不久公孙康就把二袁的首级献给曹操,这说明郭嘉具有惊人的判断力。
赤壁之战时如果郭嘉活着,曹操绝不会有赤壁之败。当孙权与刘备联合共同抗击曹操时,面对着孙刘联盟,郭嘉的惯性思维是劝曹操退兵,等一两年后孙刘联盟破裂,在大举南下。这样,赤壁之败,不管是败于火攻,还是败于瘟疫流行,都将被避免。因此,郭嘉之死是曹操的巨大损失。
第三。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了天下三分的战略,后来刘备进占四川,证明诸葛亮的战略是可行的,也是科学的。也就是说,诸葛亮制定的战略的基本目标已经实现了,至于说最高目标,就是北伐曹魏,统一中原。由于失去了荆州,使得蜀国北伐的打击力大大减弱,也就是诸葛亮倾全力北伐,事实上对洛阳已不构成威胁。
这样,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方案,失去了两大前提条件:一是荆州永远的丢失了,二是诸葛亮设想的,一旦天下有变,也就是北方发生战乱的情况始终没有出现。因此,诸葛亮北伐中原统一全国的理想也就永远不能实现的,至于说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都是后人的杜撰,不能真实反映诸葛亮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