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会独处?
在繁杂的社会中,我们利用独处寻找属于自己的栖身之地,享受独处带来的自由和思考。这种独处可以被称之为“有效”的独处。
但有时,我们却对独处唯恐避之不及,害怕其中的孤独与迷失。独处会因我们不同的心理状态,时而解放压力,时而又增加压力。
当面对无法避免的独处时,既然无法选择逃避,就要学会如何将独处带来的痛苦转化为有效的压力释放。
那我们该如何认识,进而改变和消除这种 “无效”独处呢?
Iskra Fileva博士为我们提出了一些可以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有效”独处的建议,帮助我们释放压力,有选择的进行独处,从而更好的调节情绪。
1.当面临“无效社交”和独处时,独处更好
尼采(Nietzsche)说过,有些人偷走了我们的孤独,却不给我们陪伴。当想要避免独处带来的孤独时,去选择这种无谓的社交只会更加痛苦。放弃一些不会给自己带来实效的肤浅的社交,选择给自己多一点喘息和自由空间的独处。进而,独处会变为一种作为“逃避”的享受,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2.有选择的进行分享
当认为独处是一种负担时,可以有意的减少独处的时间,选择去和别人分享和共处。适当的分享生活是有好处的。选择合适的,信任的人分享。只有适量的输出,才能更好地内藏。
3.不要做个“自我厌恶者”
“自我厌恶者”总会进行消极的自我评价,会使我们感到更加的孤独和失败。独处是为了享受自由,而“自我厌恶者”的独处并不自由,是压抑的。他们的脑海中会有一个“暴君”,他在独处时会无时无刻的压制他们,使他们对自己进行自我批判。这会让独处时间变得更加的痛苦。
4.击破“缺陷固定思维”
“缺陷固定思维”是导致“无效”独处的其中一个原因。这种思维是我们对自己的不客观分析,也可以说是钻牛角尖。试着客观的分析自己的问题,不要过度的苛责自己的小缺陷。这样就可以渐渐的走出“自我厌恶”模式,从而可以享受独处时真正的自由。
5.去做,而不是只停留在思考
在独自度过的时间中,我们会进行更多的思考,发现很多自己的失误和缺点。这个时候,不要只停留在自我批判,而是需要去想办法改正它。例如,一个人可能会花几个小时责怪自己找不到工作,而不是去尝试一些看似简单和“低级”的工作。自我批判已经成为了一种“舒适”模式,我们习惯了这种“自虐”并且开始享受它。这时,我们需要将自己从“自虐”模式中解救出来,才可以享受真正的自由。要多去问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做才可以实现。人们必须接受自由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如果你也经历过因独处带来的痛苦,从而逃避和不知所措,以上的五点建议是否对你有所启发呢?相信你可以做出改变,享受“有效”独处,更好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和自己独处的时间,当你独处时,也不要消极和无聊,你完全可以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做些事。例如读书,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可以从书中获取知识、增长见识。你可以坐在阳台上,也可以蜷缩在沙发里,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书的海洋。你可以听听音乐、冥想或者写一些文字,以此来洗涤心灵,另外,你还可以专注于手头工作和学习,那么,你便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又怎么会感到孤独呢?
一个人只有懂得认识自我价值,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才能创造价值。人生就是这样,如果能够做到不断提升自我,让自己永远具有吸引力,就不怕没有人发现。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在独处时完成。与其四处找船坐,不如自己修一座码头,到时候何愁没有船来停泊。所以说,闲暇时间,不如学会静享独处时光吧。那么,高质量的独处是怎样的呢?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充实生活呢?
不得不说,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和不快都来自自己的内心,要想平衡心理问题,就必须心静,宁静可以致远。只有在独处的时候,大脑才会更加清醒;只有在独处的时候,身心才能彻底放松下来。有人用一杯香茗独处,有人用一段音乐独处,有人用一本爱不释手的好书独处,有人用窗外的远山独处,也有人放空心灵,什么都不想,让自己的整个心灵处于空白和清零的状态。生活的环境越是浮躁、焦虑,人们就越是需要时间宁静地独处。倘若你能够时常留出时间来独处,甚至享受孤独和寂寞的滋味,那么你必定拥有一颗成熟的、淡定的、平静的心灵
独处之所以是一种承担,就是让你承担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造成的所有的结果。好的,坏的,都是因为自己而招致。即使有外力的因素,也不是决定性的,决定结果的还是在于自己。那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反省,否则一不留神我们就会习惯性的怪罪外力,怪罪他人,把自己的责任推的一干二净。而看清楚这一切的时候才有可能反省,才有可能承担。而承担就以为着已经了解但是自己创造了自己的一切,自己所拥有的好和坏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和别人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于是,才没有抱怨,有的只是接受。
接受,是一个智慧的词语 能够做到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那是一种笑纳的心态,一中对既往发生的接纳,甚至是鞠躬。在悲欢离合中我们因为接受而获得智慧,而因此成长。抗拒是与之相反的心态。所有对既往发色回归年的抗拒就是对自己的抗拒,对自己生命的某一部分的抗拒,那一定会有挣扎感的。于是,痛苦相应而生。抗拒,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不愿意负责,不愿意承担,不愿意看到结果。甚至回愤愤地说着,凭什么?凭什么是这样的?
独处,就是消化这些不平衡的感觉,消化所有的不能接受的结果,消化种种的抗拒,消化以往未了的事情。随着冰雪消融,我们的心渐渐柔软了,渐渐的喜悦了,渐渐的收缩自如了。于是,智慧的力量应运而生。学习自己跟自己在一起的美好感觉吧。当这种美好的感觉越来越稳定的时候,我们的心便不在粘连在那个附着点上。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心才是自如的。喜悦的。学习独处,让自己彻底地放松。然后,愉悦于生命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