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积极互动”怎么“动”?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昨天在听课中,与老师们讨论起“互动”的问题,有老师认为:互动要体现在练习测验、反馈矫正的环节,我认为,应该有更广义的理解。互动,我们要体现出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等,这应是贯穿课堂始终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关注。 一、动脑思维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建构头脑中认知体系的过程。这个建构过程必须经个人独立思考而完成。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在问题情景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思考,则认知体系将得以丰富和完善,这也正是教育使人智慧的实质所在。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看学生有没有积极、主动、独立的思考问题,有没有将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联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积极、主动、独立地动脑思维呢? 首先,要在创设问题情景上下功夫。创设的问题情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有利于学生获得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做深入的思考、有供学生进行假设、猜想的空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其次,要在引发学生做深入的思考上下功夫。创设情景后,学生会有解决问题的期待,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提出能够引发学生做深入思考的问题。问题提出后,一定要给学生思考和判断的时间,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否则事倍功半。 二、动手实践 教学经验和认知心理学都告诉我们,教学过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 三、动手笔记。 上课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动手做笔记,笔记不仅是将重要的内容记下来,更重要的是笔记的过程是将反应及眼睛和耳朵与手协调的过程。眼到、手到是人的一种重要的能力。现在不少的中学生做事马马虎虎,仅是一个表面现象,马虎的实质是学习能力低下,是眼睛与手的协调与配合差。 四、动手查询。 学生可以通过动手上网查询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使计算机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成为学生探究问题的工具。 五、多项交流。 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很重要,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忆在交流中自己所说的内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同时使学生增强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动手实验,动手板书,动手操作计算机,动手辅导学生等,是与学生互动的过程。 六、动情体验 生动而又有活力的课堂一定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